劳动力转移成本与产业空间分布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分析

¥55.00
  • - +
       
  • 商品库存不足,请选择其他商品

相关推荐

新华推荐

  •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865639
  • 字数   180000
  • 中图分类号   F249.21,F320.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4
  • 印刷时间   2025-03-01 00:00:00
  • 印次   1
  • 出次   1
  • 出版时间   2025-03-01 00:00:00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作者   李俊

内容推荐

全书共由五个相关的部分组成,综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从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空间分布的视角,试图理解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过程。由于劳动力是较为活跃的经济要素,对劳动力的约束以及放松,最能由单个微观的主体行为观察到宏观的经济变化。40多年快速的发展历程,劳动力的流动经历了从被流动到允许有条件流动,再到吸引劳动力聚集的过程,在充分发挥劳动力比较成本优势的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广大中、西、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经济地理空间“核心-边缘”的格局也越来越明显。新经济地理学怡怡是在引入空间因素、规模收益递增以及垄断竞争的市场框架下,研究这种现象背后的微观机制。其经典的模型在解释这种经济格局的尝试中,得出了非常可信的结论,给我们理解中国经济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内容安排与框架
第四节研究难点、重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劳动力相关文献
第二节产业转移相关文献
第三节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研究
第四节文献述评
第三章空间的属性与经济学的空间引入
第一节空间的属性
第二节经济学的空间引入
本章小结
第四章有关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化事实
第一节存在大量非农劳动力的跨区域转移
第二节劳动力需求旺盛
第三节转移成本下降,助力劳动力流动
本章小结
第五章基于劳动力转移成本的CP扩展
第一节模型构建
第二节模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空间分布
第一节模型构建
第二节模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第三节经验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第一节主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二节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目录
普通信息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865639
出版时间 2025-03-01 00:00:00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 李俊
字数 180000
中图分类号 F249.21,F320.1
开本 16开
页数 184
印刷时间 2025-03-01 00:00:00
印次 1
出次 1
我的足迹
您暂未有浏览记录~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