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天下"观念研究

¥68.00
  • - +
       
  • 商品库存不足,请选择其他商品

相关推荐

新华推荐

  •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349851
  • 字数   268000
  • 中图分类号   B222.05
  • 开本   32开
  • 页数   416
  • 印刷时间   2024-08-01 00:00:00
  • 印次   1
  • 出次   1
  • 出版时间   2024-08-01 00:00:00
  • 出版社   齐鲁书社
  • 作者   刘飞飞

内容推荐

本书立足于古代儒家对于“天下”的概念理解,进一步探讨“天下”一词的哲学概念。作者认为,古人在提到“天下”时,往往不是在客观地陈述某种地理知识,而是表达某种政治、文化观念。古代所谓的“天下”,在不同的语境中常常展露为不同的面相:它时而表现为自在的世界,是一切事物的载体;时而承载着人的价值关怀,是士大夫为学事功的终极所向;当然,它也是帝王心中的统辖范围,虽然其范围总是有限的,远非“普天之下”。“天下”的多重面相,决定了对“天下”的研讨要兼顾多个领域的问题。

目录

《观念史研究丛书》序言
导论
第一节 “天下”的研究史回顾——兼论明清之际为天下观研究提供的学术、思想条件
第二节 对“天下”进行观念史研究
第一章 14世纪以前天下观念的发轫与流变
第一节 从四方到天下:天下观念前史
第二节 仁义:先秦儒家对天下价值与秩序的建构
第三节 王者以仁义治天下的理路及困境
第四节 天下观念的暂时裂变与消歇
第五节 思考“中国”,等待“天下”
第二章 明代中国的天下秩序与前中期儒者的天下理想
第一节 作为天下秩序的册封一朝贡体系
第二节 论明代前中期儒者对理想天下的两类阐述
第三章 “天下人”概念的均质化:君民对立下的公私之辨
第一节 否定君主之“大私”
第二节 “天下为公”对民众之私的承认与
第三节 天下的世俗化:论功能、交易逻辑中的“报君恩”
第四节 思想和制度:天下何以是天下人之天下?
第四章 说“亡天下”——也论清代天下秩序对儒学“华夷之辨”的消解
第一节 “亡天下”背后的“华夷之辨”
第二节 剥夺“夷狄”“进于中国”的资格
第三节 帝国内外:回应“华夷之辨”的天下秩序
第五章 明末清初传教士在华遭遇的观念动因——论天下观的应激性
第一节 传教士来华对天下观念的三重冲击
第二节 西教人华难题及原因
第六章 边缘状态下的天下观念
第一节 渐行渐远的“天下”
第二节 合力:从“天下”到“人类社会”
第三节 “明清之际”以后,“天下”何去何从?
余论:无“家”可归的“天下”是否可能?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目录
普通信息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349851
出版时间 2024-08-01 00:00:00
出版社 齐鲁书社
作者 刘飞飞
字数 268000
中图分类号 B222.05
开本 32开
页数 416
印刷时间 2024-08-01 00:00:00
印次 1
出次 1
我的足迹
您暂未有浏览记录~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