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推荐

  • 商品编码(ISBN)    9787522833149
  • 字数   1283
  • 中图分类号   D8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816
  • 印次   1
  • 出次   1
  • 出版时间   2025-01-01 00:00:00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李小云,齐顾波,徐进,李小云,徐秀丽,张悦,武晋

内容推荐

《援助的命运:比较视角的国际发展合作》本书从整体性、历史演化、比较的视角来阐述中西方国际发展合作范式的差异,总结国际经验对于中国建设国际发展共同体的启示,进而探索中国依托对外援助体系,贡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本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在新的全球发展格局下,对外援助如何服务于促进中国国内发展和履行国际责任的需求?本书将国际发展合作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放置于历史演变的脉络中,分别围绕国际发展理论、知识生产、战略政策、组织管理,以及援助有效性、援助专家和民间组织参与援助等典型议题展开分析,进而形成建议。《发展援助体系》什么是国际发展体系?为什么我们要建立国际发展合作共同体?它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面对上述有关发展合作本体性的问题,本书结合当前国际和国内新型发展格局和态势,采用“叙事-主体-实践”三维分析框架,以英国、美国和日本三个主要发展援助国国际发展共同体形成和实践为研究对象,总结上述三个主要援助国的国际经验和教训,并为我国在新时代国际发展合作中如何搭建新的机制、发育新的主体、生产新的发展知识,推动新型国际发展合作实践,从而形成新时期立体、多元的国际发展合作共同体等方面带来启示。《全球公共品:供给、需求与治理的挑战》本书是国内学者首次系统性提出“全球公共品”理论的专著。本书通过回溯人类历史上全球公共品产生及演化的历史脉络,帮助读者理解全球公共品或作为一种集体行动实践,或作为某些公共物品,或作为机制性联系和制度建设等多种形态,其供给机制也从危机驱动型到制度规范型,再到当下面临复合挑战和多元主体时推动共识建设型的可能性。该书还特别分享了中国作为全球公共品提供者

目录

《援助的命运——比较视角的国际发展合作》目录第一章 国际发展合作的理论演变与比较/001  一 国际发展合作的现实图景/004  二 国际发展合作及其理论的衍化/007  三 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理论演变及影响/036  四 国际发展合作的趋势与挑战/041  五 小结/044第二章 国际发展合作的知识生产与传播/047  一 西方发展知识体系的衍化与形成/050  二 中国发展经验中的知识要素:以中国援非的历史实践为例/066  三 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中的知识要素/070  四 系统化支撑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知识体系构建/083  六 中国发展知识生产进程的推动/095第三章 国际发展合作战略与政策的衍化与比较/099  一 国际发展合作的战略与政策现状/101  二 国际发展合作战略与政策的历史演变/117  三 比较视角的经验与挑战/157  四 结论与讨论/169第四章 国际发展合作管理体系的衍化/177  一 国际发展合作机构的现状/180  二 国际发展合作机构的演变/188  三 面临的挑战/203  四 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管理机构的演变/211  五 经验总结与启示/217  六 结论与讨论/224第五章 国际发展合作的有效性:话语、技术与启示/229  一 西方援助有效性话语变迁/232  二 发展合作有效性评价的技术和证据/237  三 南方国家对国际发展合作有效性评价的贡献及局限性/260  四 国际发展合作评价经验对我国的启示/272第六章 国际发展合作中的“援助专家”/283  一 西方发展援助专家:发展项目的“掮客”“翻译者”/287  二 中国援外专家:简要回顾/293  三 中国援外专家的困境与挑战/307  四 中西援外专家比较/311  五 结论与讨论/320第七章 民间组织参与国际发展合作/327  一 民间组织参与国际发展合作现状分析/329  二 民间组织参与国际发展合作的历史过程分析/341  三 民间组织参与国际发展合作的经验与教训及未来发展方向/353  四 比较视角下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国际发展合作分析/368第八章 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国际发展合作:结论与政策建议/377  一 国际发展合作知识生产的经验与启示/384  二 国际发展合作系统性理论框架的经验与启示/387  三 国际发展合作治理与管理的经验与启示/390  四 国际发展合作有效性的经验与启示/395  五 国际发展合作执行机制的经验与启示/397参考文献/401致谢/434《发展援助体系——美国、英国、日本国际发展合作多元主体的建构》目录第一章 研究背景和研究设计/001  一 背景和意义/003  二 研究问题和方法/017  三 研究创新与不足/022  四 章节结构与内容/025第二章 理论综述与分析框架/031  一 有关中国对外援助及多元主体参与的研究综述/036  二 有关多层次治理与协同治理的研究综述/044  三 有关援助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研究综述/050  四 有关国际发展知识和中国发展经验的研究综述/055  五 本研究“叙事-主体-实践”三维分析框架/063第三章 英国多元主体参与国际发展的机制分析/071  一 发展叙事的历史变迁/074  二 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叙事与知识生产/088  三 多元主体参与实践/132  四 经验、教训与启示/167第四章 美国多元主体参与国际发展的机制分析/181  一 发展叙事的历史变迁/184  二 发展援助叙事生产中的多元主体/200  三 多元主体参与发展援助叙事的实践/250  四 经验、教训与启示/311第五章 日本多元主体参与国际发展的机制分析/317  一 叙事的历史变迁/320  二 各主体的知识生产/336  三 多元主体参与实践/368  四 经验、教训与启示/401第六章 国际经验的启示与中国国际发展共同体建设/411  一 西方援助共同体的全球影响力/413  二 英国、美国、日本国际经验的启示/420《全球公共品——供给、需求与治理的挑战》目录第一章 基于世界主义伦理的全球化实践/001  一 世界主义伦理对世界秩序的建构/004  二 世界主义伦理与全球化进程/006  三 新型世界秩序与全球伦理的孕育/013第二章 全球公共品:一种新型考察框架/017  一 公共品的内涵与分类/019  二 全球公共品的内涵与分类/027  三 新全球公共品:一种新型考察框架/038第三章 全球公共品与全球发展进程/049  一 人类公共性与全球公共品的起源/052  二 人类公共危机下全球公共品与全球发展进程互相嵌入的加速过程/056  三 全球公共品的制度性生产/062  四 21世纪以来对新全球公共品的呼唤/067第四章 全球公共品的生产与供给/071  一 全球公共品的生产主体与供给形式/075  二 全球公共品的生产与供给机制/082  三 不同类型的全球公共品的生产与供给/091  四 全球公共品的生产与供给的机制创新/105第五章 全球公共品的治理/107  一 全球公共品的治理:多元主体优化制度的实践/109  二 从促进和平到推动发展:全球公共品治理的目标/114  三 全球公共品治理的机制创新:以减贫、粮农和卫生领域为例/118  四 全球公共品的可持续治理路径与要素/151第六章 大变局时代全球公共品的现状、趋势与挑战/155  一 全球公共品的变化趋势/158  二 全球公共品面临的新挑战/193  三 对未来全球公共品的政策建议/197第七章 中国在全球公共品供给中的新角色/203  一 中国提供全球公共品的历史实践/207  二 中国提供全球公共品的当代基础/210  三 中国提供全球公共品的形态和机制/217  四 中国提供全球公共品的主要挑战/259  五 相关政策建议/261《全球事务与发展》目录第一篇 中国与世界/001第一讲 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发展/003  一 全球视角下的中国/004  二 全球视角和现代世界的形成/006  三 二战后美国主导的世界新格局/011  四 为什么中国今天的发展影响世界/014  五 从现实出发:从被动卷入现代化到主动把握机遇/016  六 中国和世界关系的变化/017  七 国际发展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018第二讲 观念一变天地宽:从世界发现中国/021  一 “中国模式”可以复制吗/022  二 观念一变天地宽:大国成长的历史经验/029  三 如何理解中国?如何理解世界?/038第三讲 人类学家眼中的跨文化交流:重构中心意识与他者关怀/046  一 自我的中心意识与西方中心论/046  二 拒斥西方中心论/051  三 世界的三大转型/053  四 世界发展关系的新格局/055第四讲 跨文化交流的本质是“通心工程”/062  一 文化与文明/062  二 文化安全/064  三 中西方文化差异/067  四 文化软实力与制度性话语权/068  五 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四个方面/069第五讲 全球治理与中国参与/076  一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077  二 全球治理的核心问题——全球公共产品供给/080  三 非国家行为体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089  四 中国与全球治理/091  五 展望未来/099第二篇 全球共同挑战与全球治理实践/101第六讲 联合国与全球治理/103  一 联合国的宗旨和目标/104  二 联合国的治理框架/107  三 联合国的治理效果/115  四 联合国的治理局限/127第七讲 国际经济体系及其理论基础/132  一 国际贸易利益的来源/134  二 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142  三 贸易保护的原因/147  四 汇率的基本理论/150  五 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52  六 国际货币体系/153第八讲 世界贸易组织的“前世今生”/158  一 什么是WTO/158  二 WTO是如何建立的/159  三 WTO建立和发展的五大基础/163  四 WTO如何运转/165  五 WTO改革与前景展望/172第九讲 国际投资中的规则与国际组织/178  一 国际直接投资/179  二 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84  三 国际投资规则变革的内容分析/187  四 关于挑战和应对的几点思考/192第十讲 全球粮食安全治理/194  一 全球粮食安全状况/194  二 全球粮食安全治理/199第十一讲 全球南南农业合作:中国的贡献/206  一 多边合作/209  二 双边合作/213  三 三方合作/214  四 倡导多边合作机制/216  五 中国参加农业南南合作的特点/219第十二讲 全球环境治理与气候变化/221  一 全球环境治理概况/222  二 应对气候变化谈判/234第三篇 国际发展/265第十三讲 国际发展的诞生:涉及人类的本性和社会性/267  一 国际发展的三个概念:发展、减贫与创新/267  二 为什么关注国际发展/271  三 国际安全与发展体系/275  四 如何通过技术来解决全球发展问题/279第十四讲 国际发展的知识与实践/290  一 转型期的中国和世界:新的图景和新的知识/291  二 国际发展的历史、机构和行业/299  三 两个发展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滋养/307  四 对三个问题的回应/311《国际发展教育全球概览》目录第一章 英国的国际发展教育/001  第一节 英国的发展学起源/003  第二节 英国的发展学建制概况/016  第三节 英国的发展学学生培养/032  第四节 总结/044  附录 涉及院校的官网/045第二章 北美的国际发展教育/047  第一节 北美的对外援助历史/049  第二节 北美的发展学建制概况/064  第三节 北美的发展学学生培养/066  第四节 总结/078  附录 涉及院校和机构的官网/079第三章 欧洲的国际发展教育/081  第一节 欧洲的发展学起源/083  第二节 欧洲的发展学建制概况/094  第三节 欧洲的发展学学生培养/095  第四节 总结/121  附录 涉及院校的官网/122第四章 澳大利亚的国际发展教育/125  第一节 澳大利亚的对外援助历史/127  第二节 澳大利亚的发展学建制概况/134  第三节 澳大利亚的发展学学生培养/137  第四节 总结/143  附录 涉及院校和机构的官网/144第五章 日韩的国际发展教育/147  第一节 日本的国际发展教育/149  第二节 韩国的国际发展教育/166  第三节 总结/181  附录 涉及院校和机构的官网/182第六章 发展中国家国际发展教育/185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学起源/187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学建制概况/192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学学生培养/196  第四节 总结/201  附录 涉及院校和机构的官网/202
内容推荐
目录
普通信息
商品编码(ISBN) 9787522833149
出版时间 2025-01-01 00:00:00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李小云,齐顾波,徐进,李小云,徐秀丽,张悦,武晋
字数 1283
中图分类号 D81
开本 32开
页数 1816
印次 1
出次 1
该商品还没有评价~
我的足迹
您暂未有浏览记录~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