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再见边缘型人格

¥49.80
  • - +
       
  • 商品库存不足,请选择其他商品

相关推荐

新华推荐

  •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399714
  • 译者   译者:吕雅琼
  • 发行范围   0
  • 页数   277
  •   312
  • CIP核字   2022191063
  •   16
  • 正文语种   
  • 更多参数>>

内容推荐

你的情绪是否总在天平的两端来回颠倒?你是否为此深陷苦恼?前一秒还兴高采烈,这一秒却突然陷入绝望、莫名发火;有时非常自信,有时却极力贬低自己、妄自菲薄;昨天还渴望独处的空间,今天却又害怕孤独;刚才还说爱我,转眼间却开始诅咒我;本书旨在为正苦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及其身边的人提供具有启发性的具体建议。

作者简介

冈田尊司,日本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医学博士、作家。 1960年出生于香川县。曾就读于东京大学哲学系和京都大学医学部,毕业后在京都大学研究生院的高等脑科科研组神经生物学研究室和脑病态生理学科研组神经医学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现就职于京都医疗少年院。作为临床心理医生,他在人格障碍治疗的一线工作,为年轻人解决精神上遇到的危机。为了对自己进行“心理锤炼”,他还以小笠原慧为笔名从事小说创作,作品曾荣获第二十届横沟正史奖。 著有《奇葩心理学》《把不安当作朋友》等作品。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何谓边缘型人格障碍 近在咫尺的现代病 美好邂逅化为困惑之时 共情能力越强,越易深陷其中 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边缘型人格障碍“发病” 发病契机与发病原因并不相同 发展出细腻感性的可能性 第二章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症状 情绪波动之过不在患者 发病愈早,症状愈重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方法 症结何在 第三章 解读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复杂心理 为何心理咨询难以奏效 不成体系,因而棘手 自我与他人的边界模糊 缺乏安全感 事情发展违背预期时即感到被攻击 无法摆脱过往人与事的影响 实际行为违背真实心理 易反应过激 好奇心旺盛,容易厌倦 思维极端化 矛盾心理 情感饥渴更甚于人 发自内心地否定自我 对父母的强烈执念 萎缩的自恋 “真实的自我”抗拒“虚假的自我” 负面体验体现于大脑 边缘型人格障碍激增的真实原因 第四章 边缘型人格障碍激增原因何在? 1.从亲子关系分析 2.遗传因素影响几何 3.童年不幸经历的影响 4.患者以外的原因 第五章 边缘型人格的类型 1.强迫性类型——不服输的优等生 2.依赖性类型——献身和背叛并存 3.分裂倾向类型——如玻璃工艺品般脆弱 4.回避性类型——对受伤过于敏感 5.自恋性类型——怀抱过度自信和自卑 6.表演性类型——对性和外表异常执着 7.反社会性类型——追寻危险刺激 8.妄想性类型——甚至无法信任所爱之人 9.未分化型人格类型——多见于低龄患者 10.基于发育障碍的类型——症状错综复杂 第六章 应对边缘型人格障碍 如何帮助患者 态度始终如一 重视患者主体性 明确目标和框架 沉着冷静的态度 不以成见或推测下定论 内心是否抗拒患者? 采取中立态度 如何应对患者的激烈情绪 当遭遇患者试探时 跨过语言,倾听心声 如何应对患者的自杀意图 阻止自残行为发展 进展不顺时方显真价值 第七章 改善边缘型人格障碍 做好苦战的准备 泰然处之,使其安心 逆转视角 聚焦患者优点 相信患者的可能性 磨炼倾听技巧 使用化危机为良机的话语 区分契机与真正问题所在 找出不良行为模式 摆脱束缚的技巧 联结过去与现在 第八章 再见吧,边缘型人格障碍 战胜边缘型人格障碍 绝地反击 克服常识束缚 改变从微小成功开始 直面阻碍康复的心绪 柳暗花明 与其思索,不如行动 书写和对话的功效 控制情绪 应对情景再现 应对惊恐 整合自身 好的自我,坏的自我,真正的自我 与过往的自己告别 怒意化为谢意 获得真正的自我 结语 参考文献

序言

我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的 邂逅,是通过一位朋友。 这位朋友极具人格魅力, 深深地吸引了我。当时的 我还是学生,年纪不到二 十岁,向往的专业并非医 学。我也从未设想过,有 一天我会重新考进医学部 ,并且从事精神医学相关 的工作。 然而,在与那位朋友交 往渐深后,我发现他极其 容易受伤,甚至有些精神 不稳定。他的情绪起伏相 当激烈,明明兴高采烈, 却会因为一些小事突然情 绪低落,陷入绝望状态, 有时还会莫名发火。虽然 他有优秀的一面,却常常 妄自菲薄,贬低自己,甚 至企图自杀。 起初,我并不明白他正 在经历什么。然而随着时 间流逝,我开始逐渐能够 理解他了。在与他交往的 过程中,与其说我是在面 对一种“障碍”,不如说是在 对待一位“朋友”,一个“人” ;与其说我在一厢情愿地 理解支持他,不如说是我 们平等地沟通并互相理解 支持。在长期相处中,我 近距离见证了他重新振作 的过程。 命运真是奇妙。在进入 医学部开始学习精神医学 后,我才知道那位朋友面 对的问题正是“边缘型人格 障碍”。 我后来也遇见过许多同 样苦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 人,但是我对这一疾病的 关切,却始自与那位朋友 亲密相处的那几年。在学 习相关知识之前,我就通 过实际体验触碰到了边缘 型人格障碍的本质。正是 那位朋友使我认识到,边 缘型人格障碍是可以被战 胜的。克服边缘型人格障 碍,会使人格更具魅力。 然而,克服边缘型人格 障碍的道路绝不平坦。无 论是患者本人或是其身边 的人,都不得不竭尽全力 地打一场持久战。但是, 这场持久战必有终结之日 。凯旋之时,长久以来的 艰辛体验,也将成为患者 本人及其身边亲朋的珍贵 记忆。 本书大约于四年前出版 。在那两年之后,我又写 了《一本书读懂边缘型人 格障碍》。社会上对边缘 型人格障碍的关注度很高 ,两本书都收获了众多读 者,多次再版。我也收到 了许多读者的意见与感想 。其中,既有情况不容乐 观的咨询,也有患者本人 或其家人对相关应对措施 的问询。多数读者的来信 都与边缘型人格障碍有关 。 边缘型人格障碍近在咫 尺,困扰着许多人。边缘 型人格障碍往往伴随着自 残、自杀意念,或一些令 身边人难以冷静处之的过 激行为,这使得人们应对 边缘型人格障碍更加棘手 。不仅如此,边缘型人格 障碍还经常与抑郁、焦虑 、进食障碍、药物滥用等 问题同时出现,令治疗更 是难上加难。 近年来,边缘型人格障 碍的治疗方法在美国等地 得到迅猛发展,日本也逐 渐积累了种种相关技术。 我们开始逐渐明白,怎样 的治疗能够使病症得到改 善、如何有效地帮助患者 。 在这一背景下,为使读 者更加深刻、具体地认识 边缘型人格障碍,我决定 执笔写成这本书。本书不 仅包含基础知识与最新研 究成果,还将介绍在实际 生活中应当如何应对边缘 型人格障碍。这本书不仅 面向专家与有志于成为专 家的读者,也面向正苦于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或 其家人、老师、朋友等, 旨在提供具有启发性的具 体建议。 理论层面的知识,在实 际操作中反而难以奏效。 若想获得切实的效果,我 们必须明确现状如何、症 结所在等实质问题。 本书致力于使读者形成 这一点认识,鼓励读者思 考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边缘型人格障碍看似一个 极为特殊且小范围的问题 ,实际上却包含着与诸多 领域中具备共性和普遍性 的问题。人生意味着什么 ?人为何而生?这些对人 类而言最为本质的问题, 正是边缘型人格障碍所面 对的问题。 如今,边缘型人格障碍 病例数量急速增长,有其 必然性。直面边缘型人格 障碍,也是直面迫在眉睫 的心灵危机。只有这样, 我们方能意识到,看似理 所当然的“活着”绝非理所当 然。他人无与伦比的馈赠 ,使得我们的生命与生活 成为可能。

导语

本书是日本心理学家冈田尊司讲解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心理学普及读物。书中系统介绍了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定义、症状、如何应对等内容。作者冈田尊司从大量的临床实践总结出适合于大众识别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方法,并详细地讲解了边缘障碍型人格的基础知识、具体的分类、最新研究成果、科学诊断标准,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对等问题。

精彩页

近在咫尺的现代病 1938年,美国精神分析家阿道夫·斯特恩(AdolphStern)首次提出“边缘”(borderline)的概念,用以描述处于神经症①与精神病②边缘的症状。斯特恩使用“边缘组”(borderlinegroup)一词,准确地把握现在普遍认为的“边缘型人格障碍”特征,指出其根本症结在于患者的自爱问题。为什么斯特恩认为必须将这一组症状与神经症和精神病区分开来呢? 当时医生一般使用精神分析疗法治疗神经症。然而,将精神分析疗法应用于边缘组时,起初看似可行,间流逝,我开始逐渐能够理解他了。在与他交往的过程中,与其说我是在面对一种“障碍”,不如说是在对待一位“朋友”,一个“人”;与其说我在一厢情愿地理解支持他,不如说是我们平等地沟通并互相理解支持。在长期相处中,我近距离见证了他重新振作的过程。 命运真是奇妙。在进入医学部开始学习精神医学后,我才知道那位朋友面对的问题正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我后来也遇见过许多同样苦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但是我对这一疾病的关切,却始自与那位朋友亲密相处的那几年。在学习相关知识之前,我就通过实际体验触碰到了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本质。正是那位朋友使我认识到,边缘型人格障碍是可以被战胜的。克服边缘型人格障碍,会使人格更具魅力。 然而,克服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道路绝不平坦。无论是患者本人或是其身边的人,都不得不竭尽全力地打一场持久战。但是,这场持久战必有终结之日。凯旋之时,长久以来的艰辛体验,也将成为患者本人及其身边亲朋的珍贵记忆。 本书大约于四年前出版。在那两年之后,我又写了《一本书读懂边缘型人格障碍》。社会上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关注度很高,两本书都收获了众多读者,多次再版。我也收到了许多读者的意见与感想。其中,既有情况不容乐观的咨询,也有患者本人或其家人对相关应对措施的问询。多数读者的来信都与边缘型人格障碍有关。 边缘型人格障碍近在咫尺,困扰着许多人。边缘型人格障碍往往伴随着自残、自杀意念,或一些令身边人难以冷静处之的过激行为,这使得人们应对边缘型人格障碍更加棘手。不仅如此,边缘型人格障碍还经常与抑郁、焦虑、进食障碍、药物滥用等问题同时出现,令治疗更是难上加难。 近年来,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在美国等地得到迅猛发展,日本也逐渐积累了种种相关技术。我们开始逐渐明白,怎样的治疗能够使病症得到改善、如何有效地帮助患者。 在这一背景下,为使读者更加深刻、具体地认识边缘型人格障碍,我决定执笔写成这本书。本书不仅包含基础知识与最新研究成果,还将介绍在实际生活中应当如何应对边缘型人格障碍。这本书不仅面向专家与有志于成为专家的读者,也面向正苦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或其家人、老师、朋友等,旨在提供具有启发性的具体建议。 理论层面的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反而难以奏效。若想获得切实的效果,我们必须明确现状如何、症结所在等实质问题。 本书致力于使读者形成这一点认识,鼓励读者思考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边缘型人格障碍看似一个极为特殊且小范围的问题,实际上却包含着与诸多领域中具备共性和普遍性的问题。人生意味着什么?人为何而生?这些对人类而言最为本质的问题,正是边缘型人格障碍所面对的问题。 P1-4
内容推荐
作者简介
目录
序言
导语
精彩页
普通信息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399714
出版时间 2023-01-01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作者 (日)冈田尊司
译者 译者:吕雅琼
发行范围 0
页数 277
312
CIP核字 2022191063
16
正文语种
中图分类号 B848-49
开本 32开
印刷时间 2023-01-01
包装 平装
出次 1
字数 123
首版时间 2023-01-01
印张 9.25
印次 1
出地 北京
130
190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我的足迹
您暂未有浏览记录~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