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鄂西瓦仓生态农业调查)

¥88.00
  • - +
       
  • 商品库存不足,请选择其他商品

相关推荐

新华推荐

  •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670685
  • 发行范围   0
  • 页数   288
  •   536
  • CIP核字   2022154175
  •   17
  • 正文语种   
  • 更多参数>>

内容推荐

本书是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之《探路》《摘帽》《振兴》“三部曲”的第三部。本书以湖北鄂西宜昌市远安县汪氏父子为代表的农民从事瓦仓稻米生态种植为调查对象,以瓦仓大米种植基地和瓦仓谷香生态农业发展历程为主线,讲述了鄂西人在生态环境优质条件下,在脱贫摘帽之后,如何通过生态农业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鲜活感人的故事。作者团队将目光从湖南湘西转向湖北鄂西这片同样富有神秘色彩的土地,希望通过调研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更深一步探索中国乡村的振兴之路。

作者简介

谭云明,1964年生于湖南茶陵。南京大学文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后。现为中央财经大学新闻系主任、财经新闻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经济传媒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新闻舆论监督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写作学会理事,北京市写作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截至2020年12月,共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出版著作4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等科研课题20余项。

目录

前言 从湘西到鄂西 第一篇 远安不“远” 一、远安有个瓦仓村 二、远安的“庐山”真面目 三、鄂西:发展生态农业的宝地 第二篇 血液里的红色基因 一、瓦仓起义遗址前的沉思 二、寻找傅恒之 三、薪火永不息 第三篇 我非老总,是种地的 一、老汪的创业记 二、种地不是丑事 三、说实话的价值 第四篇 小汪:小哥哥的大格局 一、初识小汪哥 二、2元与22元奶茶的味道 三、小汪哥的小心愿 第五篇 湘西子腊贡米与鄂西瓦仓米 一、“米袋子”的意义 二、子腊贡米:农业文化遗产 三、瓦仓大米:没菜也可吃两碗 第六篇 老汪的“生态观” 一、反季节蔬菜好吗 二、生态就是不人为破坏 三、生态农业的核心在种子 四、思想更要“生态” 第七篇 生态农业的关键在“人” 一、“三本”乡镇书记:小燕子 二、要感谢的人太多了 三、路好了,为何人走了 四、邓家坡村的百年老树 五、胡须上的饭是吃不饱的 第八篇 融媒体与生态农业 一、渴望被采访的人 二、跟着手机去种地 三、数字乡村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第九篇 科技助力生态农业 一、为何只买“久保田” 二、农民不应是身份而是职业 三、碾米工艺也有专利 第十篇 农村服务社会化 一、老汪心里的账单 二、卖米更要卖服务 三、乡村治理的精细化 附录 调研手记 后记
内容推荐
作者简介
目录
普通信息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670685
出版时间 2022-10-01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 谭云明
发行范围 0
页数 288
536
CIP核字 2022154175
17
正文语种
中图分类号 F327.634
开本 16开
印刷时间 2022-10-01
包装 平装
出次 1
字数 258
首版时间 2022-10-01
印张 19
印次 1
出地 北京
170
240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我的足迹
您暂未有浏览记录~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