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导演中的诗化象征

¥58.00
  • - +
       
  • 商品库存不足,请选择其他商品

相关推荐

新华推荐

  • 商品编码(ISBN)    9787313235046
  • 字数   107000
  • 中图分类号   I045
  • 开本   16开
  •   24cm
  • 页数   152
  • 首版时间   2020-08-01
  • 包装   平装
  • 印刷时间   2020-08-01 00:00:00
  • 印次   1
  • 出次   1
  • 出版时间   2020-08-01
  •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王洋
  • 中图分类号   I045

目录

绪论 从导演的职能看舞台象征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章 舞台象征的概念梳理
节 舞台象征的符号基础
第二节 西方语境下的象征概念
第三节 象征与符号的比较
第四节 汉语语境中的象征
第五节 舞台象征与相邻概念的关系
第二章 舞台象征美学特征的诗化倾向
节 舞台象征的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
第二节 舞台象征与主体意识的关系
第三节 舞台象征的多义性特点
第四节 抽象力量与诱发性特征
第三章 借鉴与继承不同戏剧类型中的象征因素
节 再现戏剧中的舞台象征
第二节 表现主义戏剧中的舞台象征
第三节 对象征主义戏剧中“神秘超验”的扬弃
第四节 意象理论和象征物的凝结
第五节 舞台象征排斥意象的泛化
第六节 象征对表现与再现的融合
第四章 当代舞台象征语汇的创作特点和困境
节 舞台象征作品的艺术魅力
第二节 舞台象征遇到的问题
第三节 要重视舞台象征的诗化特征
第五章 走进诗化象征的必由之路
节 舞台象征与诗化意境
第二节 创作中的舞台象征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研究戏剧导演创作中的舞台象征语汇。通过对我国当前戏剧演出中舞台象征语汇的艺术内涵进行梳理,对比分析舞台象征与舞台暗喻、寓意语汇的区别与联系,找出舞台象征的三个主要美学特性,在此基础上指出,导演应从演出文本作者的角度全面地审视和认识舞台象征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美学艺术规律,呼唤导演们在创作实践中重视舞台象征语汇的诗化特征。
目录
内容推荐
普通信息
商品编码(ISBN) 9787313235046
出版时间 2020-08-01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洋
中图分类号 I045
字数 107000
中图分类号 I045
开本 16开
24cm
页数 152
首版时间 2020-08-01
包装 平装
印刷时间 2020-08-01 00:00:00
印次 1
出次 1
我的足迹
您暂未有浏览记录~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