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论(2017年第2期)

¥88.00
  • - +
       
  • 商品库存不足,请选择其他商品

相关推荐

新华推荐

  •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29378
  • 发行范围   0
  • 页数   309
  •   554
  • CIP核字   2018179070
  •   18
  • 正文语种   
  • 编者   高建平
  • 更多参数>>

目录

基础理论研究 论审美人类学构成及跨学科研究趋向 福柯的中国面孔——主体、理论与知识分子 从古今中西坐标中看“失语症”论争的三派 百年新诗编选的阶段性与中国现代诗学的变迁 古代文论研究 魏晋南北朝批评缘由与文体兴盛嬗变(下) 论石涛“尊受”说理论构成及艺术认识论意义 从《饮冰室诗话》看梁启超诗学观念的三重维度 承续与超越:叶燮的诗学观念与《红楼梦》的艺术建构 西方文论研究 现代性的拾荒与审美救赎——齐美尔影响下的本雅明碎片思想解读 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内涵新探 符号一结构文艺美学假设 视觉隐喻与空间生产——视觉文化的思想资源和美学形态 世俗世界与神圣世界的和谐——奥尔巴赫论《神曲》 “开放的作品”模式中一个特例——对布莱希特戏剧独特的“开放性”之探究 存在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以萨特戏剧《魔鬼与上帝》为例 国内关于“空间形式”问题研究综述及反思 文化研究 文化产业视阈中的科技决定论考察 游戏场景构建与青年文化实践——以“狼人杀”游戏为个案 民族认同的“精英主义”叙事及其问题 电影研究 真实记录、细节运用与平民视角——电视片《远方的家——边疆行》的叙述策略 从影像到认知——《心花路放》的“骗局”与“踪迹 浸入式数字体验技术——视觉奇观还是诗意的现实?也谈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文学品读 《酒国》:中国当代美学的文学案例分析 《风姿花传》与“花”论的中日转换 以六如上人咏莼诗为例看日本江户时期汉诗的本土化——以和歌和汉诗中的莼菜意象比较为中心 《北方的河》中的时间审美化呈现 译文选刊 存在、生命与思——通向《存在与时间》的道路 反思流亡 消解形象:拓扑学与社会想象力 SOURCES 附录 附录一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历届会议 附录二 《中外文论》来稿须知及稿件体例

内容推荐

高建平主编的《中外文论(2017年第2期)》内容共分为6个专栏。“基础理论研究”栏目立足中国文论研究,对西方文学理论的中国旅行进行反思,既从宏观的学科建设或长时段的文学史角度思考问题,又以具体文论家为例,厘清其中国旅行的诸种影响。“西方文论研究”栏目则兼顾了欧陆与英美两股不同的文论传统,既有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关注,又聚焦媒介-符号等方面的前沿思想。“古代文论研究”栏目则专注于古代文论研究。本期论文既以人为纲,把握个体文论家的思想,例如石涛“尊受”说,梁启超的诗学观,叶燮的诗学观等,又有文体问题的研究。“文化研究”则关注当下文化研究的热点,诸如文化产业、游戏、以及民族认同问题等。“电影研究”栏目以电影赏析为主,既涉及国产佳片,也有好莱坞叫座大片。“文学品读”栏目则从具体的文学作品出发,阐发思想。对日本文学作品的研究,是本期的一大亮点。“译文选刊”是本期新开设的栏目,选刊了三篇译文,涵盖面广,质量上佳,值得一读。
目录
内容推荐
普通信息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29378
出版时间 2018-09-01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高建平
发行范围 0
页数 309
554
CIP核字 2018179070
18
正文语种
编者 高建平
中图分类号 I0-53
开本 16开
印刷时间 2018-09-01
包装 平装
出次 1
字数 401
出版商国别 CN
中图法分类号 I0-53
首版时间 2018-09-01
印张 19.75
印次 1
出地 北京
185
261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我的足迹
您暂未有浏览记录~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