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指南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的代表作,全书是以小男孩恩利科的口吻写的日记,从十月份四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一直写到第二年七月份。原著共约一百篇文章,本书节选了其中一部分,内容包括发生在恩利科身边的各种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带有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几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亚米契斯(1846-1908),意大利著名小说家。自幼深受爱国主义风潮的影响,酷爱写作,在军队当过军官,担任过随军记者和编辑。退役后,致力于文学创作,主要集中于军队和学校生活的描写。其游历欧、亚诸国所创作的记录各国风土人情的作品也贯穿着爱国主义的主旨。 亚米契斯创作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是其创作生涯的巅峰之作,也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著,被译成一百多种文字,畅销全世界。
读书乃人终身之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 之端,莫出其右。 文学是人学,儿童文学可以说是“人之初”之学 。儿童文学脱胎于文学本身,和其他类文学作品在本 质意义上并无壁垒分明的界限。但随着时代的变迁, 儿童的群体性越来越明显,特征性越来越被强调,时 至今日,儿童不再是“缩小的成人”,而是早已成为 区别于成人的独立群体。与之相对应,儿童文学也不 再是成人文学的“脱脂产品”,其理论体系、创作要 旨、审美素养、人物谱系等构成因素早已成型并目趋 完善。我们要为广大儿童量身定制专属他们的文学作 品,就要在艺术质量和审美标准上将其区分开来,不 可与成人文学视同一律、等量齐观,如此,才能保证 儿童文学的文学属性。 确实,儿童文学与一般文学之间有着迥然有异的 特定要求。“儿童不是一个具体而微的成人。”(卢 梭教育小说《爱弥儿》)关于儿童文学的创作要旨, 鲁迅先生曾经呼吁:“孩子的世界,与成人的截然不 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 。所以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儿童本 位”可谓儿童文学创作及其相关活动的理论总纲。无 论是创作还是阅读,都应该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因此 ,一切不深入探究儿童心理,不符合儿童年龄特点、 知识结构和审美情趣,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儿 童文学作品,是应该为我们所抵制和摒弃的。 一本好书,滋养一生。好的文学作品对一个人终 生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的养成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作为“过来人”的我们,有义务承担起为孩子甄别 和遴选的责任——选好的儿童文学作品,选适合孩子 阅读的文学作品,选能给孩子带来心灵洗礼、精神感 悟、情感快乐的儿童文学作品。 我们认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至少应该具备两 种属性:第一,文学属性;第二,教育属性。文学属 性保证作品艺术水准高,教育属性确定其思想不偏颇 。二者辩证统一,缺一不可。这是我们衡量文学作品 的标准,也是这套书所有作品选择的标杆。 在“儿童文学名家经典书系”的策划编撰过程中 ,我们邀请了著名作家、高校知名文学研究专家、中 小学教育专家,从文学属性和教育属性两个角度对本 套书进行审定,致力于把本套书打造成中小学生新课 标课外阅读读物的首选读本,让中小学生在各个领域 的专家共同制定的阅读方案的帮助下,爱上阅读,学 会阅读,扩大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能力。从一定意义 上讲,这是一套为老师和学生精心打造的教学方案和 阅读方案。在确定入选作品的时候,我们着重考虑了 以下因素: 一、辞章精彩,内容品质上乘。“儿童文学名家 经典书系”是一套优秀的中外儿童文学原创作品的总 汇。我们本着社会效果、艺术质量、对青少年儿童的 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三方面的衡定标准精心挑选入围 作品。其中有历久弥新的经典作品,也有内容可喜的 年轻佳作。这些作品或是在思想意义上有着卓越建树 ,在艺术审美上有着突出作为,是影响中国孩子的文 化标杆式的作品,如叶圣陶创作于民国时期的中国第 一本针对儿童编写的文学作品《稻草人》;或是善于 把握时代动向,勇于承担美学责任,在艺术形式上进 行了新的探索的创新型作品,如冰波非常具有美学意 境的动物童话《蓝鲸的眼睛》。 二、多民族多地域,展示时代风貌。大陆及港澳 台和国外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认识价值和社会意义 的作品,在这套“儿童文学名家经典书系”中均有选 入,目的是让儿童在阅读对不被狭窄的生活圈和阅读 圈所囿,全景式体验不同时代的人情风貌。如林海音 的《城南旧事》,就是一部充斥了厚重的历史面貌和 怀旧情绪的时代佳作。 三、文体类型齐备,文风别具一格。“儿童文学 名家经典书系”是在前人基础上进行的最齐全、最优 化的一次儿童文学作品的归总。沉淀经典,张扬个性 。那些在语言锻造和文体创作上进行了创新性尝试的 作品,在本套书中尤为推崇。如金波的《乌丢丢的奇 遇》在诗体小说上进行的创新和探索就值得珍视。 四、名家指导阅读,文学性教育性兼顾。儿童阅 读套系不应只是儿童文学作品的简单罗列,那种过度 倡导泛式阅读、文学自由的做法大谬不然。“儿童文 学名家经典书系”在选题策划上具有以下特色:(一 )为作品中人物形象设计了图谱,进行了精当评价; (二)以图代文,对关键情节进行了提示和分析,以 帮助孩子把握阅读重点,明辨阅读方向;(三)文中 、文后附有“人物档案册”“情节档案”和“阅读要 点卡”,可作为教师教案之用,另附有一些学生读后 感佳作,可资学生模仿借鉴。三个步骤因势利导、逐 次推进,既能保证孩子最大程度汲取原著精华,又不 妨碍阅读的流畅性,且能做到及时回顾和总结,提升 阅读效率。 儿童文学不啻是个大有可为并可发扬光大的领域 ,也是个方兴未艾,常谈常新的话题。我们愿通过编 撰“儿童文学名家经典书系”这样的形式,为儿童文 学贡献绵力,使之在褒贬与夺中获得持久、良好的发 展,在可期的未来呈现出
《爱的教育》是一部长篇日记体小说。 作者亚米契斯用平凡而细腻的笔触表现了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土之恋……它采用日记的形式加以叙述,每则日记都是一则感人至深的爱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所蕴含散发的人性之爱就是最真诚的教育,而教育又使爱升华。
《爱的教育》读后感 一个人要是有了一颗无私的爱心,就会是一个拥 有一切高尚品质的人。在《爱的教育》这本感人的书 中,处处都有这种人。 小主人公恩利科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生活 条件相对优裕,家庭环境轻松、快乐、和谐。父亲是 位工程师,父母都是乐善好施的人,常常教导恩利科 要帮助穷人和有困难的人,也常常以身作则。恩利科 有一本与父母及姐姐共享的日记,里面记载了恩利科 平时的所作所为、所感所想、父母及姐姐所写的劝诫 启发信、老师在课堂上所宣读的每月故事等。它告诉 我们这些小读者: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 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 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 有人的爱与尊重。 读了这本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日记是《我们 的老师》。这篇日记里写了老师很亲切,很温柔,不 管学生做错了什么事他都会原谅学生,对待学生就像 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作者把老师和学生写得非常形 象、生动,把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写得很具体。从中 我知道了,老师对学生的爱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 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忽略,其实它的意义 已经融人了我们的生命。 读《爱的教育》就是在爱的海洋里畅游,让我们 把《爱的教育》中的爱演绎到我们的生活中吧!
每一本好书,都是黑暗中的一道亮光。这一道道 亮光,将汇聚成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航灯塔。本套书中 的优秀作家将是点亮灯塔之人,他们以其最优秀的作 品滋养孩子的童年,陪伴孩子快乐成长,照亮孩子的 未来之路。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曹文轩 阅读对孩子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没有阅读,孩 子的精神成长就不会完整。大量的阅读不仅能使孩子 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能提升孩子的思考能力与表 达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中国教育学合副会长、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 朱永新 一本好书如良师益友,对刚接触阅读的孩子,它 们或开拓视野,或砥砺志气,或陶冶情操……我相信 ,孩子们通过阅读本套书一定能在心里埋下一颗文学 的种子,它会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附小校长 窦桂梅 我们也许不知道阳光从哪儿来,但是当我们打开 这套书,就会发现和阳光撞了个满怀。你会发现它表 达着我们对童年的留恋和怀想。本套书从内容到形式 ,从情感到语言,都焕发着源自纯洁童心与纯粹人性 的理想光辉。 ——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 王文丽
帕多瓦的爱国少年(每月故事) 29日,星期六 不,我决不当逃兵!要是老师每天给我们讲一个像今天上午讲的故事,我乐意到学校去。老师说,他以后每月给我们讲一个故事,并让我们记下来。这是一个关于一个孩子的美好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的题目为“帕多瓦的爱国少年”,下面就是这个故事的梗概。 一艘法国轮船从西班牙巴塞罗那港口起航,驶向热那亚。轮船上有法国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和瑞士人,在这些人中,有个衣着破旧的十一岁男孩。他像一只野兽似的离群索居,仇恨地注视着人们。他之所以用敌意的目光注视着每一个人是有原因的。两年前,他的爸爸和妈妈——帕多瓦郊区的农民——将他卖给一个街头卖艺的班主。班主经常打骂他,还不给他吃饱,只是逼他拼命训练,教他耍把戏。等他学会了把戏,他被带去法国、西班牙卖艺,可照样遭班主打骂,连肚子也填不饱。 到了巴塞罗那,他陷入更加可怜的困境,最后,他再也忍受不了挨打和饥饿,便从班主那里逃走,来到意大利领事馆,请求保护。领事馆同情他,将他安排到这艘轮船上,并托他带给致热那亚警察局长的一封信,嘱咐警察局长把他送还像牲畜一样卖掉他的爸爸和妈妈。 这个不幸的孩子衣衫褴褛,体弱多病,被安排到二等舱里。所有的乘客都打量着他。有个人主动跟他拉话闲谈,他也不理不睬,好像仇恨和鄙视所有的人。苦难的生活和不间断的挨打挨骂,使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身体也变得更加消瘦。然而,经不起三个旅客刨根问底的打听和询问,他终于开口说话了。他只能用几句威尼托方言、西班牙语和法语三种不熟练的混合语言讲述自己的身世。这三位旅客并不是意大利人,然而他们能听懂他讲话的意思。大概是出于怜悯,或者是酒后太兴奋的缘故,他们给了他一些铜币。为了从他嘴里知道更多的事情,三位旅客不断地刺激他,拿他逗乐。这时候,有三位太太进人二等舱,还摔给他几枚银币,有意显示一下自己是如何的仁慈大方。她们三个大喊大叫: “喏,把这些拿去!”故意把钱币丁零当啷地掷到桌子上。 少年一边把收下的钱塞进衣袋里,一边细声细气地道谢。他的举止难免还有些粗鲁,但双眼第一次闪出喜悦的光芒,脸上第一次露出笑容。他爬上自己的卧铺,放下床幔,躺下来默默地沉思着今后的事情。要知道,他已经忍饥挨饿两年了用这些钱可以在船上买上几样好吃的东西;两年来,他的衣服已破烂不堪,到了热那亚,他该买件长长的上衣了!他还应该带回家一些钱,好叫父亲和稍微仁慈的母亲高兴高兴,假如他两手空空回家,肯定会被父母拒之门外。这些钱对他来说,简直是一笔小小的财产。他在床幔后面美滋滋地憧憬着这美好时刻的到来。那三个旅客围着一张桌子高谈阔论。 他们三个开怀痛饮,喋喋不休地谈论起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和到过的国家。最后的话题转到了意大利。一个抱怨意大利的旅馆一无是处,另一个对意大利的火车大发牢骚。他们的情绪一个比一个激昂,说什么意大利的方方面面都糟糕透顶。一个说,他宁愿到拉普兰去旅游;另一个说意大利除了骗子和强盗,什么也没有;第三个说,意大利人全是大字不识的睁眼瞎。 “是一个愚昧无知的民族。”一个人说。 “是一个肮脏不堪的民族。”另一个人说。 “小……”第三个人慷慨激昂,正要说“小偷”时,话还没有出口,顷刻间,铜币和半个里拉的钱币像可怕的冰雹一样倾泻下来,砸在他们的头上和肩上,又叮当响地掉在桌子上和地板上。三个人勃然大怒,猛地站起来,抬头向上观望。这时,又有一大把硬币砸在他们的脸上。 “拿回你们的臭钱去!”男孩从床幔后伸出脑袋,以蔑视的口吻说,“谁辱骂我的祖国,我就不接受谁的钱!” P23-26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72号 丨 京ICP证 京B2-20171652号 丨 京ICP备16042375号-2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 京批字第直200352号 丨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2-0045
Copyright © 2015 - 2024 新华互联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6666505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135号39号楼1层101、2层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