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我母亲(陪护母亲日记)

¥42.00
  • - +
       
  • 商品库存不足,请选择其他商品

相关推荐

新华推荐

  • 商品编码(ISBN)    9787555905844
  •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 页数   299
  •   0.352
  • CIP核字   2017244420
  •   22
  • 正文语种   
  • 媒质   图书
  • 用纸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是否套装   单册
  • 中图分类号   I267.5
  • 开本   32开
  • 影印版本   原版
  • 印刷时间   2017-12-01
  • 更多参数>>

试读章节

  2000年4月20日(农历三月十六) 星期四 大风

  这会儿是凌晨3点半,外面大风呼啸,把楼上一个巨大的横幅刮了下来,哗哗作响。向窗外望去,一轮模模糊糊的圆月静静地挂在西边天上,秦时明月汉时关,使古城开封显得更古老。

  此时,母亲睡在监护室里,已经入睡。和我一块儿陪护母亲的弟弟也眯上了眼。一切都静静的。我睡不着,记下这么几句。

  我父亲1960年去世,母亲为了多挣工分,养活我们兄弟姐妹六个,跟男劳力一起干活。饿了,母亲给我们做吃的;冷了,给我们缝衣穿,风来了,母亲为我们遮着;雨来了,母亲为我们挡着。在我们心目中,母亲是那样的强大。聊在母亲老了,病了,成了一个弱者。俗话说养儿防老,现在正是用得着我们的时候,该我们照顾母亲,在母亲的病床前尽孝心了。

  母亲动了一下,醒了,一醒就要起来小解。我跟她说过,有导尿管,尿会自己流出来。母亲显得很焦躁,说尿在床上怎么办?我说不会的,身上连着这么多管子,您没法儿起来。有一阵,母亲喊着要先生(母亲习惯把医生称先生)来,说再不来她就要死了。还说,要是让人家知道,两个儿子在跟前,不叫先生,干等着死,人家还笑话哩!

  我只好去叫医生。医生对母亲说,没事儿,睡一觉就好了。

  一大早,王燕过来了。我和弟弟整夜坐在病床前守护,都有些疲惫。我回到弟弟家睡了一会几,起来喝了点水,打出租车来到医院。

  母亲从监护室转移到另一间病房,是个单间,只有两张病床,带卫生间,还有沙发,相对安静,条件好多了。

  听说大姐明天要来,母亲的精神有好转。

  母亲转移到一个有两个床位的房间时,我以为另一个病床不会安排别人了,晚上我可以睡到那个空着的病床上。床本身没有病,我不忌讳睡病床。

  不料又安排进来一位本市的老太太,呼啦跟进一屋子人,男女老少都有,把病房填得满满的。老太太犹嫌不够热闹,说谁谁怎么还没来呢,又说谁谁谁也会来看她。看来老太太是一个有福的人,也是一个俗人。俗人和文明人的区别在于:前者渴望别人的关心,后者害怕过多无关的关心;前者没有自己的世界,后者有自己独立的世界;前者靠别人活着,后者靠自己活着;前者喜欢别人包围她,喜欢热闹,后者喜欢远离人群,喜欢安静。

  老太太喋喋不休,一再嚷疼,还大声说:我不能死。我还得等着见重孙子哩!

  2000年4月21日(农历三月十七) 星期五 晴

  天气热起来,闷热。我和弟弟在病房轮流值班,守护母亲。弟弟值前半夜,我值后半夜。

  母亲多次要求起来小解,还要起来大便。我告诉她现在没有大便。还没告诉她直肠改道的事。

  给母亲输水到晚间11点。

  上午9点左右,妹妹刘艳灵和妹夫王锦民来医院看母亲。

  晚上,那个喜欢热闹的老太太搬走了,病房没有再安排其他病人。妹妹留下来.和我一块儿照顾母亲。夜里11点,我们就熄灯休息。母亲一夜安静,我总算睡了一个好觉。

  2000年4月22日(农历三月十八) 星期六 晴

  趁妹妹在医院陪护母亲,上午我到弟弟家洗洗衣服。

  陪护母亲期间,我除了抓空子记点日记,创作是谈不上了。这期间,得点时间我就看会儿书,看了君特·格拉斯的《猫与鼠》、李锐的《旧址》、刘恒的《乱弹集》。君特的小说我没看出好来,无趣。

  给二姐打了一个电话,说说母亲做手术及手术后的情况。二姐生病发烧,最高烧到三十九度,打了吊针,烧才退了。

  大姐家没电话,无法联系。听说大姐也生病了,拿了一服中药,刚吃了一次。

  晚上王燕备了几个菜,我和弟弟喝了几杯弟弟用枸杞、人参等泡的药酒。一是祝贺母亲手术成功,转危为安;二是祝贺弟弟仕途升迁。几杯酒下肚,我对弟弟、弟妹说了几句话:我们从病魔手里把母亲抢回来,精心伺候母亲,当然是对母亲养育之恩的回报;同时,也是为我们自己心安,以免以后愧悔。弟弟和弟妹都同意我的说法,表示一定好好伺候母亲。我还说,我们就是力争创造一个奇迹,使得了癌症的人照样能存活。

  我们那里有一个观念,一说得癌症,人就不行了,不必治了,吃点好的就行了。实际情况不一定是那样,有的人得了癌症,经过治疗,活一二十年的都有。

  下午等车去医院,偶遇一事。一位穿戴整齐的母亲,领着自己初长成的儿子,像是外出去参加一件喜庆的事。打出租车时,儿子先上车,坐后座,母亲后上车,坐副驾驶位置。母亲上车前猛关车门之际,儿子的一只手还扶在车门的门框上,被挤住了。只听一声惊叫,儿子疼得下车乱蹦,蹲下,再跳起来乱蹦。看手,手指已是鲜血淋漓。他一手捂了伤手,手足无措。母亲指责儿子怎么搞的,又说看来去不成了。儿子大怒:还不赶快送我去医院!

  车门如刀,她儿子的手指虽未切断,至少是骨折了。这突发的事故好不让人惊心!我过去看,一些人也过去看,对那受伤的男青年很是关切。不料那青年怒吼道: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的!他差点骂了我们,坐车走了。

  人生真是无常!

  下午,母亲开始输营养液,人造瘘也打开了。

  2000年4月23日(农历三月十九)星期日 晴  弟弟家住在开封苹果园小区,离郊区很近。洋槐花开了,空气里弥漫着洋槐花的香味。

  早上我到外面转了转。有一片草地,新发的有绿草、芦芽,还有荷叶的尖角。草地上一条狗,两只喜鹊。喜鹊落在草地上,狗飞跑着向喜鹊冲去,看样子要捉一只喜鹊。喜鹊及时飞起来,狗扑了空。狗又朝另一只喜鹊冲去,喜鹊翅膀一张,飞了起来。喜鹊喳喳叫着,并不飞远,飞得也很低,就在狗上面盘旋,像是在和狗逗着玩,做游戏。

  有一方藕池,新的荷叶发了出来,每一张荷叶都新鲜无比。有的荷叶是硬秆,一发出来就像伞一样高举着,而有的荷叶是软秆,团团的荷叶只在水面铺展着。同样都是荷叶,不知是怎样分的工,生来便注定有高有低,错落有致。

  上午,郑煤集团超化矿的党委书记卫国华和宣传科科长王春芳来看望母亲。卫国华书记请我在天下第一楼吃了包子,我送他一本我的小说自选集。

  P31-38

目录

笔记从此变成日记(上部)

我成了没娘的孩子(下部)

附录 后事(短篇小说)

内容推荐

  她是豫北农村一位平凡的母亲,他是从河南煤矿走出去的一位著名作家。当得知辛苦操劳一生的母亲病倒入院,身为作家的儿子从京城赶赴床前守护,得以与母亲亲密接触,一百多个日夜,点点滴滴的记录,写下这部《我就是我母亲(陪护母亲日记)》。

  这是属于作家刘庆邦的一段特殊的心路历程与生命体验。在看似平实质朴、波澜不惊的文字下,却涌动着作家丰沛的情感波涛。通过母亲及姐妹的回忆与讲述,中原大地一角的沧桑变迁,世道人心,风俗人情,在当下与过往的岁月中凸显,堪称一部当代的“世说新语”。同时,在作家笔下,一位散发着女性光辉的母亲形象,细雨润物般打动人心;患癌的母亲最终还是走了,但儿子用文字为她竖起一座丰碑,从而给人向上向善的力量……

  作家以白描简约的手法,冷峻隐忍的笔调,写出了陪护日子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不仅视角独特,思想敏锐,一如既往地保持了作家写作的深度和力度。

编辑推荐

  《诗经》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刘庆邦著的《我就是我母亲(陪护母亲日记)》是一部感恩集,感恩一位平凡而坚韧的中国农村母亲,为之竖起的文字丰碑;这是一部守望集,一位大地之子对亲情、乡情、世情的回眸,从而成就了一次对母亲哭吐精诚的情感宣泄。

试读章节
目录
内容推荐
编辑推荐
普通信息
商品编码(ISBN) 9787555905844
出版时间 2017-12-01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 刘庆邦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页数 299
0.352
CIP核字 2017244420
22
正文语种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是否套装 单册
中图分类号 I267.5
开本 32开
影印版本 原版
印刷时间 2017-12-01
包装 平装
出次 1
字数 156
出版商国别 CN
中图法分类号 I267.5
首版时间 2017-12-01
印张 10.5
印次 1
出地 河南
130
195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我的足迹
您暂未有浏览记录~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