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全译本插图本)/世界文学文库

¥35.00
  • - +
       
  • 商品库存不足,请选择其他商品

相关推荐

新华推荐

  •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249472
  • 译者   田国彬
  •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 页数   452
  •   0.458
  • CIP核字   2018005888
  •   25
  • 正文语种   
  • 媒质   图书
  • 用纸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是否套装   单册
  • 中图分类号   I512.45
  • 开本   32开
  • 影印版本   原版
  • 更多参数>>

编辑推荐

  奥斯特洛夫斯基著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俄国十月革命前后这一段历史时期为背景,描绘了当时的社会变革、阶级斗争和各阶层人物心态。作者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光辉形象,歌颂了他在革命战争时期自强不息、意志刚强、历经磨难、勇斗病魔的精神,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内容推荐

  奥斯特洛夫斯基著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

  保尔出生于一个贫苦的铁路工人家庭,从小天真顽皮,富有强烈的抗争意识。在地下赏员朱赫来的帮助下,保尔逐渐走上了革命道路。他奋不顾身地从匪兵手下救出朱赫来,自己却因此被捕,受到严刑拷打,但未吐露只言言片语。他上前线后奋勇作战,数次立功,数次受伤,之后不得不因右眼失明离开前线。在地方上,保尔继续奋战在建设第一线,不顾伤病,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在天寒地冻的筑路工地上,保尔与共青团员们一起与寒冷、饥饿、关病和匪帮的偷袭作斗争。即使双脚冻坏,发高烧仍然不下火线,直到昏倒在工地上,因身患伤寒差一点不治身亡。在遭受双目失明、瘫痪在床的沉重打击之后,保尔考虑的不是自己生命的长短,而是如何尽快重返战斗岗位。他终于找到了以笑代刀的战斗途径,实现了日夜盼的重新归队的理想。

  小说通过对保尔·柯察金成长历程的描述,从中折射出特定时代的战斗烽火、建设场景、社会生活风貌,具有独特的认识作用与教育价值。

目录

生命的赞歌——代序

主要人物表

上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下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试读章节

  “凡是圣诞节前到我家来补考的学生,统统都站起来!”

  瓦西里神父声色俱厉地吼道。他是一个皮肤松弛的虚胖子,身穿一件教士服,脖子上挂着一个相当有分量的十字架,凶神恶煞般地死盯着全班学生。

  有六个学生应声站了起来——其中有四个男孩,两个女孩——一个个都心惊胆战地望着瓦西里神父。

  “你们两个人坐下。”

  神父向那两个女生挥了挥手说道。

  两个女孩子赶紧坐了下来,总算松了一口气。

  瓦西里神父圆睁着那对小眼睛,死死地盯在那几个站着的男孩子身上。

  “你们几个调皮鬼,都给我过来!”

  瓦西里神父说完便站了起来,挪开椅子,朝着四个被吓得紧紧挤在一起的男孩子走去。

  “你们这几个小流氓,哪个会吸烟?”

  四个孩子提心吊胆地小声答道:

  “神父!我们全都不会吸烟。”

  神父一听,把脸都气成了茄子皮色了。

  “你们这些浑蛋,都不会吸烟,鬼话!那么是谁往发面里撒的烟末儿?老实说,是谁?你们真的都不会吸烟?哼!见鬼去吧!现在就让我们当场来检查一下!把衣服兜全都给我翻过来!立刻翻!听到了没有?全都翻过来!”

  有三个孩子开始把自己衣服兜里的东西都掏了出来,一样一样地都放到了桌子上。

  神父仔细地搜查每一个衣兜并查看了每一条线缝,一心想找出一点儿烟末儿来,然而一星星烟末儿都没有查到。于是乎,他便转过身来去对付那第四个小家伙。这个男孩长着一双黑眼睛,身上穿着一件又旧又破的灰色衬衣,穿着一条蓝裤子,膝盖上还打着补丁。

  “你干吗像个木桩似的呆呆地站在那儿?”

  这个黑眼睛的小家伙对神父简直恨之入骨,瞪着双眼死盯着神父,用阴沉沉的语调回答道:

  “我一个衣兜都没有。”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摸了一下已经缝了起来的衣兜。

  “哼,哼!一个衣兜也没有?你以为这样就可以骗得了我,我就没办法查出来是谁干的那件可恶的勾当了——把为复活节做糕点的发面给糟蹋了,是不是?你以为现在学校还会让你继续上学吗?哼,哼!没那么便宜的事儿!调皮鬼!这回学校非得让你滚蛋不可!上一次,多亏你母亲苦苦哀求才没有开除你,这回可办不到了。赶紧给我滚出去!”

  神父恶狠狠地揪住这个小男孩的耳朵,连推带搡地把他拽到走廊里,然后嘭的一声随手把教室门关上。

  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一个个都惊恐万状地瑟缩在那里,全班学生谁也没搞明白保尔?柯察金究竟为什么被赶出了学校。只有保尔的好朋友谢廖沙?勃鲁扎克知道其中的奥秘——他们这六个功课不及格的学生到神父家去补课,在厨房里等着的时候,他亲眼目睹了保尔把一小撮烟末儿撒到神父准备做复活节糕点的发面里。

  保尔被赶出来之后,无可奈何地坐在学校门口最下面的一级台阶上。此刻他心里琢磨着一个问题——如何回家呢?又该怎样向妈妈说清楚所发生的事情呢?他的妈妈在林务官家里当厨娘,整天披星戴月地忙得不可开交,每天都有一大堆的事要做,为家里的事儿把心都要操碎了。

  想到此处,保尔不禁急得泪流满面,心中嘀咕着:

  “现在我该如何是好?都怪这个可恶之极的神父,当时我干吗要往发面里撒烟末儿呢?那是谢廖沙出的鬼主意,他鼓动我说:‘我们给这个满肚子都是坏水的老杂种撒上一点儿烟末儿。’于是,我们俩就把烟末儿撒到发面里去了。可是这会儿谢廖沙却溜之大吉,只该我倒霉,说不定准会被学校开除。”

  保尔对瓦西里神父早就怀恨在心。

  有那么一次,保尔和米什卡?列夫丘科夫打了起来,神父便不分青红皂白地罚他不准回家吃饭,又怕他一个人在本班教室里胡闹,就让他和高年级的学生们待在一起,坐在教室最后面的一张凳子上面。

  当时,那位高年级的老师正在给学生讲解有关地球和天体的问题。

  保尔听着,感到非常惊奇,连嘴巴都张得大大的。他听到什么地球已经存在千百万年了,什么星星也和地球相像等。他感到很奇怪,差点儿没站起来向老师发问:“老师,您讲的怎么和《圣经》上说的完全不一样啊。”可是他却没敢问,怕招惹事端再挨罚。

  保尔的《圣经》课学得很好,所以神父总是给他打满分。他能把《祈祷书和新旧约》倒背如流,就连上帝哪一天创造哪种东西,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因此,他下定决心要去找瓦西里神父问个一清二楚。到了上《圣经》课的时候,神父刚刚坐下,保尔便急不可待地举起手来提问题,得到允许之后,他站起身来立即发问:

  “神父,为啥高年级的老师说地球已经存在了千百万年了,而不像《圣经》上说的那样——只有五千年……”可是,他的问话却突然被瓦西里神父粗野刺耳的嚎叫声给打断了:

  “混账东西,真是胡说八道!你这一套是从《圣经》上学来的吗?”

  没等保尔答话,神父便不由分说地揪住他的两只耳朵,使劲地把他的脑袋往墙上撞了起来。过了一小会儿,保尔不仅遭到毒打,吓得要死,而且还被推到走廊里。

  保尔回到家中之后,又被母亲狠狠地斥责了一番。  第二天,保尔的母亲来到学校,恳求瓦西里神父准许她的儿子回校读书。从此,保尔对瓦西里便恨之入骨。但是恨他,又怕他。

  保尔从来都不会宽恕无端侮辱过他的人,更何况神父把他冤枉地痛打了一顿,他就更加怀恨在心,只是不轻易显露出来罢了。

  P3-5

序言

  生命的赞歌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俄罗斯人的姓名由三部分组成:名字+父名+姓氏。就以作者的名字为例:尼古拉是他的名字,阿列克谢耶维奇是他的父名,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他的姓。女人的姓名就更复杂一点,出嫁以后要去掉本姓而从夫姓,例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夫人名和姓则为:拉伊萨·奥斯特洛夫斯卡娅。

  按照俄罗斯人的习惯,姓名在交往时也有三种变化:

  1、在亲朋好友之间,或者长辈与晚辈之间交往时,则直呼其名,以表示关系密切。

  2、在陌生人之间,一般的同事关系,或晚辈与长辈交往时,只称呼姓氏即可,以表示关系比较疏远。

  3、在晚辈与长辈,下级与上级或者小孩与陌生人交往时,要称呼名和姓,以表示尊敬。

  4、在隆重场合、正式行文、办理证件或签署文件时,则要用全称,即名字+父称+姓氏,也可以缩称和缩写,即缩称或缩写名字和父称两部分,即尼·阿·奥斯特洛夫斯基。

  另外,俄罗斯人的名字还有爱称、小称和卑称之分,顾名思义,可以看得出来:爱称用于亲朋好友交往;小称用于长辈对晚辈、大人对孩子的称呼;卑称主要是主人对奴仆,或对某人表示蔑视时使用。其他特殊情况也有,译者就不在这里一一赘述了。(1904—1936)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苏联涌现出来的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作家。他因创作了自传体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而一举成名,并驰誉国内外。这部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样一个无产阶级英雄的光辉形象,展示了苏维埃夺取政权、保卫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波澜壮阔的斗争场面。作品于一九三三年问世之后,便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并得到了一致好评,赢得了千百万读者的欢迎和喜爱。尼·阿·奥斯特洛夫斯基因此于一九三五年荣获了苏联党和政府的最高奖赏——列宁勋章,从而实现了他平生最大的愿望:

  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就是当一个人已经不在人世的时候,他还能以自己所创造的一切继续为人们服务。

  尼·阿·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于乌克兰沃沦省奥斯特罗什县的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早亡,母亲在富人家当厨娘,哥哥在铁路工厂里当钳工。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只读了三年小学,年仅十二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便被迫弃学去打工谋生。他先是在车站材料库里为机车锯木柴,后来又到发电厂里当一名小火夫。十月革命后,年仅十四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投身于革命洪流,志愿参加了红军,亲身参加过反对德国占领军、波兰白匪军和剿灭以彼得留拉为“总头目”的形形色色的匪帮斗争,在战争的烽火硝烟和枪林弹雨中,锻炼成为一名钢铁般勇敢机智的侦察员。

  一九二年八月,在同波兰白匪军的战斗中,奥斯特洛夫斯基头部中了弹片,伤势非常严重(为他后来双目失明种下了祸根),使他的健康受到了严重损害,于是在一九二一年由部队复员而转入地方工作。他一九一九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四年成为一名布尔什维克。从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五年,他一直从事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先后担任边区共青团区委书记、民兵大队的政委、家乡共青团区委书记、伊斯亚斯拉夫共青团区委书记,后来又被选为伏林斯克州委员会的委员。

  一九二六年,奥斯特洛夫斯基由于旧伤复发,又加之在地方上辛勤忘我地工作而积劳成疾,导致全身瘫痪,后来又双目失明,只好离开工作岗位,辗转病榻长达九年。卧病期间,他仍然从事着宣传工作,领导了一个党小组的学习。在这几年中,他还读完了共产主义函授大学。

  奥斯特洛夫斯基自幼就非常喜欢读书,在转入地方工作以后,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劳累,生活多么艰难困苦,他都孜孜不倦地读书。即使身卧病榻,遭受病魔残酷折磨的时候,他仍然如饥似渴地读书,从不间断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为他后来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奥斯特洛夫斯基先后五次以旺盛的青春活力,钢铁般顽强的斗志,坚定的革命信念,无比珍惜生命和热爱生活的大无畏精神战胜了死神。他把笔作为武器,把文学创作当作自己新的工作岗位,从而又回到了革命的队伍,在自己新的工作岗位上继续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事业拼搏和奉献。他又开始了新的战斗,生活又揭开了崭新的一页,生命又焕发出新的光彩,直到心脏停止跳动为止。

  在完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他又开始创作另一部长篇小说《暴风雨里诞生的》。按照原定计划,这部小说共有三部,遗憾的是,刚完成第一部,病魔便残酷地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这位杰出的无产阶级作家,只走过了三十二年短暂的人生旅途,便告别了他无限热爱的祖国、人民和革命事业。但是,他却留给他的祖国,他的人民,他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一笔珍贵的财富——一部传世不朽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留下了一个永远鼓舞着人们奋发向上的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保尔·柯察金。

  尼·阿·奥斯特洛夫斯基不仅是一位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无产阶级英雄,一位无产阶级作家,他还是一位热爱和平,渴求和平,保卫和平的伟大战士。一九三六年,就在他逝世前不久的乌克兰共青团第九次代表大会上,也就是说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刻,他还发表了广播演说,发出了他热爱和平,渴求和平和保卫和平的呼声:

  我们的旗帜是和平。我们在进行着震惊世界的创造性劳动,我们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的文学艺术取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我们的人民都在孜孜不倦地渴求知识和忘我地劳动,这就是我们的国家——和平建设者的国家所拥有和充满的一切。

  和平的旗帜高高飘扬在我们国家的上空。这面辉煌灿烂的旗帜,是全人类的希望。

  ……

  我们需要和平,我们热爱和平,我们要建筑一座无比辉煌壮丽的共产主义大厦,但是,如果法西斯疯狗敢于进犯苏联的领土,那我们全国人民都会奋勇起来保卫我们神圣的领土。

  残酷的历史事实,竟被这位热爱和渴求和平的战士言中。

  一九四一年,德国法西斯向苏联发动了猖狂的侵略,就在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最艰难困苦的日子里,奥斯特洛夫斯基虽然没有亲身和我们在一起战斗,但是他的作品却帮助了我们和人类的死敌——法西斯主义作斗争。

  在来自前线的一封又一封的书信中,同志们都写着保尔·柯察金和他们一起在前沿阵地上战斗。

  在执行战斗任务之前,常常举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集体朗诵,为的是再一次回忆起保尔·柯察金是如何克服困难的。是如何善于克服困难的。

  在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里,珍藏和陈列着许多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暴风雨里诞生的》,这些书有的书页已被战火烧焦了,被子弹打穿了,有的还染上了牺牲的烈士们的鲜血。

  这些书和前线的战士们一同闯过了战争的枪林弹雨,这些书是伟大的卫国战争参加者的旅伴……

  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馆长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夫人

  拉伊萨·奥斯特洛夫斯卡娅

  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之后,更确切地说在战胜和粉碎德国法西斯之后,苏联人民在医治战争创伤的艰苦岁月里,在进行和平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在这本书的感召和启迪之下,又涌现出了千万个保尔·柯察金——奥斯特洛夫斯基式的英雄人物。就是在今天,保尔·柯察金——奥斯特洛夫斯基仍然是乌克兰人民、俄罗斯人民心中的偶像和楷模。

  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译本在中国出现以后,这部光辉的著作所受到的礼遇,不亚于在它的祖国所受到的欢迎程度。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后期,在三年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伟大的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在社会主义和平建设中,这部书同样产生了巨大的神奇力量,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者中也涌现出了千百万个保尔·柯察金——奥斯特洛夫斯基式的英雄人物,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即使在今天,保尔·柯察金——奥斯特洛夫斯基依然是中国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心中的偶像和学习的典范。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神奇的感召力和巨大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它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用极其朴素而又生动的语言,用异常真诚而又坦率的感情,用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塑造出了保尔·柯察金这个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虽然他个性鲜明、倔强、坚强而又坚忍不拔,但他又不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作者通过对他无限热爱和忠于祖国人民的深厚感情,他对敌人的无比仇恨,以及在战斗中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他对学习的刻苦钻研,对工作的严肃认真和勤奋进取;他对朋友的真诚无私,对爱情的坦率坚贞;他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和坚强的意志,对困难和病魔的顽强搏斗,等等的描述,向人们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英雄人物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学习、劳动中,在时代的洪流中锻炼出来的,成长起来的。因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又向人们揭示了一个人生的真谛:一个人,如果你珍惜自己的生命,热爱自己的生命;如果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热爱自己的青春年华;如果你热爱生活,又渴望生活;如果你的心中永远想着祖国和人民,永远忠于人类的进步事业,那么你就会刻苦地学习、忘我地工作,永远搏击进取,你就会为祖国,为人民,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乃至于生命!就会使你的青春年华放射出光彩,就会使你的生命放射出光彩,你就可以成为时代骄子,你就可以成为保尔·柯察金——奥斯特洛夫斯基式的人物!

  最后,让我们以尼·阿·奥斯特洛夫斯基借保尔之口,在家乡吊唁烈士寄托无尽哀思时,所说的那段名言作为我们每个人的座右铭吧: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已逝年华时,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是的,这段名言,这个人生座右铭,犹如茫茫人生大海中的一座灯塔或航标灯,照耀和指引着那些奋发有为之人,在这片汪洋大海中劈涛斩浪地奋勇向前,驶向自己所憧憬的光辉彼岸!它又如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的一支火炬,照耀和指引着那些勇于探索和进取之人向着自己所向往的光辉顶点跋涉和攀登!

  让我们永远牢记:生命不是为了索取,而是为了奉献!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是一曲生命的赞歌,

  英雄在岁月的风雨中成长,

  生命在时代的洪流中放歌。

  愿生命永远都放出核能。

  愿哇命永远都光芒闪烁,

  愿生命焕化为友谊的磁场。

  愿生命放射出爱情的电波。  英雄的灵魂永不朽,

  生命的歌声永不落。

  田国彬

  二○○二年八月

  北京寓所神驰斋

编辑推荐
内容推荐
目录
试读章节
序言
普通信息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249472
出版时间 2018-02-01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作者 (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译者 田国彬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页数 452
0.458
CIP核字 2018005888
25
正文语种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是否套装 单册
中图分类号 I512.45
开本 32开
影印版本 原版
印刷时间 2018-02-01
包装 平装
出次 1
字数 440
出版商国别 CN
中图法分类号 I512.45
首版时间 2018-02-01
印张 14.5
印次 1
出地 北京
145
220
读者对象 青少
我的足迹
您暂未有浏览记录~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