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新华推荐

  •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567894
  • 译者   姚锦镕
  •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 页数   280
  •   0.374
  • CIP核字   2017264979
  •   16
  • 正文语种   
  • 媒质   图书
  • 用纸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是否套装   单册
  • 开本   16开
  • 影印版本   原版
  • 印刷时间   2018-01-01
  • 更多参数>>

编辑推荐

  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著的长篇小说《小公主》的主人公是一个坚强而早慧的女孩,在遭遇困厄时,坚守着内心的秘密和对生活的幻想,最终迎来了转机,让梦幻成为现实。小主人公在各种荣辱面前表现出来的从容优雅,宽容与爱心感染了她周围的人,也感染了一代代读者,召唤起人们向善的心愿。

  《小公主》一书出版于一九〇五年,一百多年来一版再版,流传于全世界。“小公主”的故事还多次被搬上银幕、舞台,历演不衰,尤其秀兰·邓波儿在银幕上出演的小公主形象,深受人们的喜爱。

内容推荐

  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著的儿童长篇小说《小公主》讲述了:

  萨拉是一位英国绅士的女儿,原本享受着爸爸的温暖之爱,在贵族学校里过着公主般的生活。父亲的突然离世,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萨拉成了一个孤女。从前丰衣足食,如今一贫如洗,但萨拉从未因此放弃善良的品性和生动的想象力,始终保持一颗纯真、仁慈的公主之心。

目录

第一章 萨拉

第二章 法语课

第三章 埃芒加德

第四章 洛蒂

第五章 贝基

第六章 钻石矿

第七章 钻石矿(续)

第八章 阁楼里

第九章 梅基塞代克

第十章 印度绅士

第十一章 拉姆·达斯

第十二章 墙壁的另一边

第十三章 一个小百姓

第十四章 梅基塞代克的所见所闻

第十五章 魔法

第十六章 不速之客

第十七章 “正是这孩子!”

第十八章 “我也不想!”

第十九章 “安妮”

试读章节

  从前,一个昏暗的冬日,沉沉黄雾重锁伦敦街头。虽说是大白天,路灯点亮了,商店里橱窗内也是汽灯通明。这时候一个样子古怪的小女孩跟着父亲一起坐在出租马车里,正缓缓地从一条大街驶过。

  小姑娘坐着,两腿蜷缩,身子靠着父亲,依偎在他的胳膊窝里。小姑娘凝视着车窗外路过的行人,一对大眼睛透出一种若有所思而老成的神情,显得煞是古怪。

  小小的女孩,谁也想不到在她那张小脸上会见到这样的表情。这等老气横秋的神情即便在十二岁的孩子脸上也不可多见,更何况萨拉·克鲁只有七岁。但是,事实上,她总是耽于梦想,满脑子尽想着奇里古怪的事,她觉得自己时时刻刻都在思索着大人的事情,思索着属于大人的世界。她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活了好久好久了。

  此时此刻,她正在回想着和父亲克鲁上尉一起刚刚从孟买回国的这一段航程的事。她在想着那艘大船,想起船上那些一言不发、来往穿梭的印度水手,想到火辣辣的甲板上玩耍的孩子,还有一些年轻的军官太太,她们老变着法儿逗她说话,听了无不笑个不停。

  不过她想得最多的是,觉得这世界真是稀奇古怪:自己刚刚还在烈日炎炎的印度,转眼便置身在海洋之中,然后又坐在一辆陌生的马车里,行驶在陌生的街道上,这里的大白天黑得如同夜晚,在她看来这事儿太不可思议了,迷惑中禁不住朝父亲挨得更近些。“爸爸,”她说话的声音很轻,很小,像是耳语,并带有几分神秘,“爸爸。”

  “什么事,小宝贝?”克鲁上尉说着,把她搂得更紧,低头打量她的脸蛋,“萨拉,你在想什么?”

  “这就是那个地方吗?”萨拉低声问道,蜷缩着身子朝父亲挨得更紧了,“是吗,爸爸?”

  “不错,小萨拉,是这儿。我们终于到了。”她虽然只有七岁,却知道父亲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一向把这里称作“那个地方”。在她看来,很多年以前父亲就开始让她做好思想准备来这里了。她刚出生时母亲就死了,所以母亲并没有在她心上留下什么印象,从来没有想念过她。她父亲年轻、英俊、富有,一向疼爱她,似乎是她世上唯一的亲人。父女俩总是一起玩,相互关爱。她听人家说起,才知道父亲很有钱,当时他们以为她没有把这话放在心里呢。她还听到他们说等她长大了也会富有。不过她完全不明白“富有”是什么意思。此前,她一直住在一座漂亮的平房里,看惯了众多仆人对她行额手礼,称她“尊贵的小姐”,对她百依百顺。她总有许多玩具、宠物和一个对她恭敬有加的保姆,她这才慢慢意识到,这些东西只有富贵人家才有。然而,她对“富贵”的了解仅此而已。

  在她短短的人生里,只有一件事困扰着她,那就是有朝一日她要被送到“那个地方”去。印度的气候不利于孩子健康,一有可能他们就把她送走——一般是去英格兰,去上学。她看到过别的孩子离去,听到过他们的父母谈论收到他们的来信的事。她已经知道自己也必须得去,尽管有时候父亲说起有关海上航行和那个陌生国家的事引起她的兴趣,但想到从此父亲再也不能和自己守在一起,便感到十分难受。

  “你就不能和我一起去那个地方吗,爸爸?”她五岁的时候问过他,“你就不能也去上学吗?我会帮助你做功课的。”

  “不会让你待很久的,小萨拉。”他总这么说,“你去的是一座漂亮的房子,那里有很多小姑娘,你们一起玩,我会给你寄许许多多的书,你会很快长大,用不到一年你长得又高又聪明,到时候回来好照顾爸爸了。”

  她巴不得哩。为父亲照看家务,和他一起骑马,举行宴会的时候她就坐在餐桌女主人席上,和他聊天儿,读他的书——那是世上她最喜爱做的事,要是非去英格兰的“那个地方”才能称心如意,那她就得下定决心去一趟了。那边有没有别的小姑娘她并不在乎,只要有足够的书她就心满意足了。她爱书胜过一切,事实上,她一直暗自编织美丽的故事,自我欣赏。有时候也讲给父亲听,他和她一样喜欢那些故事。

  “嗯,爸爸,”她轻声说,“既然我们已到了这儿,想来只好听天由命了。”

  听了她说话这样老成,他禁不住笑了起来,亲了亲她。他自己丝毫不愿听天由命,不过他知道,这话是不能说出来的。这个古怪有趣的小萨拉,活是个小人精,一向是他的好伴儿。但是日后当他返回印度,回到那座大平房,明知道从此再也见不到那个穿着白裙子的小人儿前来迎接他了,想来那时该多孤单呀。想到此,他把她紧紧地搂在怀里。说话间出租马车驶进那个大而阴沉的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一所房子,那就是他俩此行的目的地。

  P1-5

序言

  本书作者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1849-1924)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一个殷实的五金厂主家庭。1853年她的父亲去世,后因工厂倒闭,生计困难,于1865年举家移居美国。从十几岁起,弗朗西丝便开始撰写小说和故事,1877年她的长篇小说《劳莉的那个少女》出版,获得成功。她一生共写了四十多部作品,最著名的、为她赢得巨大声誉的当数《小爵爷》、《小公主》和《秘密花园》三部小说。这些作品多多少少都留有作者对儿时在英格兰生活的追忆和怀念,是英美两国,乃至世界儿童文学宝库中难得的佳作。

  《小公主》自1905年成书以来,一个世纪中一版再版,多次被改编成舞台剧,屡演不衰,先后拍成无声和有声电影,曾由天才童星秀兰·邓波儿主演,风靡一时,1995年重拍时更被评为20世纪90年代最佳儿童影片。正是《小公主》那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情节,主人公萨拉坚守内心秘密和在逆境中对生活保持始终如一的勇气的精神品格,使之具有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一代代读者。

  萨拉·克鲁生长于一个富有的英国驻印度青年军官家庭,从小虽过着丰衣足食的富贵生活,但小小年纪的她,不仅心地善良,有一颗爱心,且少年老成,通达人情。十一岁时,面对父亲突然死亡、家道中落的命运重大变故,从在学校里享受“特殊生”的优越地位沦落到干杂活的“小苦力”惨境,受尽凌辱和苦难,她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凭着自己生动的想象力和宽广的胸襟积极面对惨淡的人生,始终保持一颗纯真、仁慈的公主之心。

  萨拉之所以被人尊称为“公主”,她也自奉为“公主”,不仅是因为她拥有巨额家财,更重要的是她具有迷人的人格力量和善良、仁慈的精神世界。正如她自己所说:“如果我是位穿着破衣烂衫的公主,那我是个精神上的公主。穿金戴银时当个公主固然轻而易举,但默默无闻时始终保持一颗公主的心难道不是更大的胜利吗?”她身上最显著的一大特点就是她有一颗爱心;她眼中最容不得的就是虚伪、势利和粗野。所以唯利是图的“高级寄宿女校”的校长明卿小姐第一眼就给她留下恶劣的印象,此后两人的矛盾和冲突便贯穿始终。反之,她对洛蒂和埃芒加德的关怀和帮助;在自己饿得头昏眼花的时候,把面包分给比自己更饿的小乞丐安妮;对印度绅士的眷念和关切——凡此种种无不出于她对弱者的同情之心。尤其是她与在厨房干粗活的贝基之间牢固而纯真的友谊,更是催人泪下。如果说萨拉落难之前对贝基只是出于怜悯之心,那么当她沦落为“小苦力”后,两人之间便是同病相怜,几乎是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表现出这两个人虽然地位悬殊,却都具有仁爱之心的高贵品德。萨拉的爱心甚至遍及窗外觅食的麻雀,室内养家的老鼠以及邻居家的猴子。作者说得好:“如果说她成为施予者是天性使然,那么她生性就是慷慨的,心灵也是善良的。即便有时你一无所有,你的心灵始终是充实的,你可以随时以心灵施予他人温暖、友善和美好的东西——帮助、慰藉和笑声——有时候恰恰是快乐和友善的笑声对人帮助最大。”

  萨拉所具有的显著性格特征就是她自己所说的“假装”(pretend)或“假设”(suppose),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幻想”或“想象”,这是她在艰难困苦时的生活动力,是面对多舛命运所表现出的勇气的源泉。她把寒冷而光秃秃的阁楼想象成铺着华丽地毯、炉火熊熊、图书满架、灯光灿烂的厅堂,为凄清孤独的生活抹上一丝亮色;她处处把自己看作是“公主”,处处要彬彬有礼,时时要善心待人,以此来衡量自己的言行。不论是得意之时,还是遭遇厄运之年,她始终表现出从容优雅的翩翩风度、宽容与乐观的精神境界。她把凄冷的阁楼“假装”成巴士底监狱,把自己“设想”为狱中的罪犯,以此来考验自己,以获得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萨拉用“他”或“她”指代猴子、麻雀、老鼠和洋娃娃,因为在她的心目中,它们都是自己的朋友。她认为世间万物可以凭一种不用语言,也不用文字的特别媒介便可相互沟通。凭着丰富的想象力,萨拉把洋娃娃艾米丽看作是能说话、能走路的伴侣,彼此互诉衷肠,以排遣内心的孤独和痛苦。应该说,萨拉的“假装”和“假设”是积极的,是她在艰难困苦的境遇中乐观向上精神的体现。

  《小公主》虽然是部儿童小说,通过描述一个女孩在寄宿学校里短短数年大起大落命运的变化经历,颂扬不向苦难低头的高尚精神境界,但成年人看了无不得到心灵的净化、人生真谛的启迪,唤起弃恶从善的心愿。

  姚锦镕

书评(媒体评论)

  在我年少的时候,经常会被一种巨大的忧郁笼罩,觉得自己所处的环境糟糕透顶。我经常处于失意和烦躁中,是《小公主》给了我冲出阴影的勇气——《小公主》的确是一本非凡的书,她甚至让我觉得,我自己就是一位来到凡间的公主。

  ——希拉里·克林顿

  余忆童稚时,读《小公主》,就像在花海中追寻自己不曾抵达的温暖。

  ——豆瓣读者

  你知道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当然是《小公主》,因为这本书说出了我心中的秘密。

  ——小读者葛雪茹

编辑推荐
内容推荐
目录
试读章节
序言
书评(媒体评论)
普通信息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567894
出版时间 2018-01-01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美)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
译者 姚锦镕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页数 280
0.374
CIP核字 2017264979
16
正文语种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是否套装 单册
开本 16开
影印版本 原版
印刷时间 2018-01-01
包装 平装
出次 2
字数 167
出版商国别 CN
中图法分类号 I712.84
首版时间 2018-01-01
印张 18.5
印次 1
出地 上海
155
210
读者对象 小学生
我的足迹
您暂未有浏览记录~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