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违(精装版)(精)

¥55.10 ¥58.00
  • - +
       
  • 商品库存不足,请选择其他商品

相关推荐

新华推荐

  •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412515
  •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 页数   320
  •   0.464
  • CIP核字   2017252185
  •   21
  • 正文语种   
  • 媒质   图书
  • 用纸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是否套装   单册
  • 开本   32开
  • 影印版本   原版
  • 印刷时间   2018-01-01
  • 包装   精装
  • 更多参数>>

编辑推荐

  王跃文著的《无违(精装版)(精)》采用烫金双封面硬精装,更凸显珍藏价值。新增一篇作者“无违”自序心语,以及王跃文妻子首次撰文讲述她眼中无违的王跃文。

  越浮躁越需要无违精神:这是一本写给每一个想要坦荡做自己的人的书,在这浮躁的世界,人要做一个真实的自我,无违于自己,无违于天地。

  如何寻找人生幸福:作者以朴实睿智的文字,讲述他于俗世喧嚣中如何保持平和心态,自在独行,追求清明平和的活的人生智慧。

内容推荐

  王跃文首部人生随笔集!

  如果人生是一条大河,我们生于此岸,精神彼岸会在哪里?又将如何抵达?

  这不是一本自传,却全面复盘了他从小镇青年到文学爱好者,从公务员到文学大家的奋斗历程;

  这不是官场小说,却淋漓尽致解读了他所关注的八小时以外的官场众生百态;

  这不是哲学读本,却凝练了他对于物质现实与彼岸世界,肉身与灵魂统一的思考;

  这不是心灵鸡汤,却处处闪烁着他越热闹越追求清明平和的生活的人生智慧。

  在《无违(精装版)(精)》中,王跃文谈天说地,嬉笑怒骂,这是他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之后的幽默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是一种坦诚相见的人生告白:人要做一个真实的自我,力求无违。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尘梦:从小就恐惧这个世界

 世界险恶,但不必害怕

 官场是围城

 越热闹,越孤独

第二章 观闻:中国人的苦心与良心

 官场小人物

 视爱情为宗教信仰

 我的财富价值观

第三章 灵肉:肉体理智多于心灵最高智慧

 肉体无处安放

 只有此岸,没有彼岸

第四章 执念:绝望中的永不放弃

 孤独与想象是孪生兄弟

 宁愿痛苦,也要做个清醒人

 我不是“官场文学作家”

第五章 天命:我的生命书单

 我的文学启蒙

 八小时以外的官场

第六章 逍遥:追求清明平和的生活

 在马桶上品茶,看书

 从大女人到小丈夫

第七章 无违:无违于自己,无违于天地

 最喜欢《朝夕之间》

 《国画》之上

附录

 妻子张战:我眼中的跃文

试读章节

  世界险恶,但不必害怕

  王跃文: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世界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恐惧。我们那个村,长期是县里大小运动的试点,经常有县里各种干部出入。那些干部通常是板着脸的,冷不防发现谁说了反动话,就抓住了阶级斗争新动向。村里小孩子哭闹,大人会吓唬说,别哭了,警察叔叔来了!孩子就吓得不哭了。那时候,城里正闹“水老倌”,听说“水老倌”头子勾着食指,塞进嘴里吹哨子,声音有火车笛子那么大,立即就有各路“水老倌”呼啸而来,听从命令。谁惹了“水老倌”,谁就死路一条。“水老倌”,就是城里的流氓。所以,恐惧心理伴随我直到长大成人。30岁以前,我排队买火车票,临近窗口了,胸口就开始狂跳。我知道没有什么值得恐惧的,那高高的窗口里面,无非就是坐着一个脾气不太好的女人。可我的心脏就是不争气,偏要剧烈地跳。我必须反复斟酌一句最简单的话,放在嘴里默念。我练好了这句话,临到窗厂口再蹦出来。比方说:长沙一张!绝不多说半个字。如果碰上意外情况,比方窗口里的女人说没有票了,我就慌张得说不出话。我得再从后面开始排队,想好一句话买别的车次的票。

  现在,我已不至于再害怕买火车票,但仍然恐惧这个世界。尘世喧嚣,魑魅魍魉,可怕的人和事太多了。

  伊渡:您的这种心理感受很奇特。现代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童年经历会影响他的终生,甚至他成年以后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都可以从童年的经验里找到理由或印证。不知您的童年是怎么度过的?

  王跃文:我的童年基本上可称作噩梦。饥饿、孤独、恐惧,纠缠着我整个童年,只是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叫绝望。因为少不更事,我还不知道什么是希望,也就无所谓绝望。2000年,我的人生发生重大转折,脱离原来的单位,成了事实上的自由写作者。那年深秋的某个夜晚,我做了一个梦,几乎原原本本再现了我儿时的生活。梦中,我是副团长。有个晚上,团长突然又任命他自己的弟弟当副团长。我举手反对。团长严肃地对我说:组织上交给你一个光荣任务,深入敌后从事地下工作。我二活没说,掏出别在腰间的手枪,庄严地放在团长手里。团长把手枪交给他弟弟,然后深情地拍拍我的肩膀。团长的手是那么有力,那么温暖。

  夜色中,我猫着腰,沿着村子里的土墙和竹篱笆,悄悄前行。遇着行人或狗叫,我便机警地埋伏起来。我不能让敌人发觉。村子的另一头,战斗在激烈地进行着。“我是王成,我是王成,为了新中国,向我开炮!”我多么想投入战斗啊!可是,我不能回到战友们身边去,我得从事地下工作。突然间,不知哪根神经开了窍,我发现自己原来被团长和战友们抛弃了,他们不和我玩了。我马上从游戏氛围中清醒过来。我身陷其间的再也不是什么敌后,而是弥漫着猪屎臭的村巷。我也不想同他们玩了,回家睡觉去!只可惜了那把手枪,那是我跪在门槛上,一刀一刀削出来的。

  可是,我不敢去找他们要回手枪。游戏还在进行,我若回去,会被当作变节分子抓起来的。他们会借口游戏,假戏真做,打我一顿。只有等到天亮之后,我才能理直气壮地去找他们。

  醒来,我禁不住大笑。原来,我在八九岁的时候就已经被“组织上”抛弃了。

  伊渡:我注意到您刚才说到“游戏”二字,感触颇深。儿时的游戏同现实生活中的成人游戏似有共同之处。游戏可以造就一个场,使身在其中的人不辨真假,照玩不误。哪怕有人看出游戏的荒诞,也很少有人胆敢脱离游戏。顽童的游戏还可以不当真,比方你突然发现自己被伙伴们抛弃了,干脆回家睡觉去。可是,现实中的成人游戏,就没那么轻松了。

  王跃文:我那天晚上从梦中醒来,大笑之后久久不能入睡,思考的就是你说的这个问题。我想起父亲被打成右派的遭遇。我读《往事并不如烟》,知道了当年“反右”的很多鲜为人知的内幕,感慨良多。同基层“反右”不同,上层“反右”多少还是政治斗争,不管其理由如何;基层“反右”就有些像儿戏了,连政治斗争都算不上,无非是别有用心之人借端整人。但是,就因为上层提供了“反右”这么个游戏,基层就玩开了。想整谁,就找些事,把他打成右派。我曾写过篇小文章,真实记录了父亲被打成右派分子的经过。我从小就知道父亲因言获罪,却不清楚他到底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有一天闲扯,父亲偶尔说起这事,我觉得有些哭笑不得。当年我父亲只有23岁,在家乡的县里任区委书记。县委书记也只有30多岁,书记夫人是县妇联主任。都是年轻人,平时彼此很随便,有说有笑的。那位书记夫人虽说身份尊贵,却是个麻子。有一天,我父亲开玩笑,在她的蒲扇上题了首打油诗:“妹妹一篇好文章,密密麻麻不成行。有朝一日蜜蜂过,错认他乡是故乡。”没想到我父亲年轻时竟如此幽默顽皮,不过这玩笑也开得太过头了。他不知道阿Q因为头上有癞疥疤,在他面前连“光”“亮”都不能说的。但这也仅仅是玩笑,那时候区委书记同县委书记或夫人开开玩笑也没什么稀奇。可是,我父亲做梦也想不到,这个玩笑日后竟会为他带来弥天大祸。(P2-5)

序言

  今年夏天,我出版了两部回忆性文字的作品,一部就是《无违》,另外一部,我原本想好的书名叫《有惑》,正好有无相对。出版社因为别的考虑,没有采用这个书名。子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我早已过了不惑之年,心里的惑却越来越多,所谓天命更觉惘然。

  书名《无违》是从《论语》里来的,原本说的是孝道。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是为无违。我取其字面之意,扩展了无违二字的内涵。人立世间,不倨不逆,不忮不求,守谦卑,有敬畏。

  我自乡野来,从小谨守许多禁条。比如,不准捉麻雀,提了麻雀写字手打颤;不准吃鱼籽,吃了鱼籽算数算不清;不准踩地上的饭粒,踩了饭粒雷公会发怒。

  也讲究很多规矩。比如,坐在长凳上,起身时要提醒同坐一条板凳的人;吃饭放碗了,要嘱咐别人慢慢吃;有客登门,要问行难了吗?客人走了,要嘱咐慢慢行啊!

  还有很多忌讳。比如,不可直呼长辈名讳,不可口出恶言妄语,不可贪睡晏起,不可男女随意调笑。

  后来知道,这些都是教养。乡下人的教养,在习惯里,在伦理里,在民俗里,甚至在迷信里。慢慢地,我学会了做人。说到底,这些都是中国人的好传统。依我在这本书里的意思,亦即无违吧。

  我守着这些禁忌和规矩立身行世,心里便有许多的怕。人生天地,何其渺小!人若自高自大,必致灾祸频仍;人若自知渺小,便会生出道心来。我在长篇小说《苍黄》里,专门写到一幅名曰《怕》的油画。这幅油画不是虚构的,它就挂在我书桌对面的墙上。菩萨怕因,凡人怕果;心里有怕,敬畏常住。我是越来越怕了,因此常怀临深履薄之心。

  这本书里,有些话很幼稚,有些话颇莽撞,有些话欠庄重,有些话不妥当。好在所有的话都是坦诚的,亦无任何不好的用心。既然如此,说出去的话,便是泼出去的水了。

  王跃文

  2017年8月18日于长沙梅溪湖畔

编辑推荐
内容推荐
目录
试读章节
序言
普通信息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412515
出版时间 2018-01-01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 王跃文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页数 320
0.464
CIP核字 2017252185
21
正文语种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是否套装 单册
开本 32开
影印版本 原版
印刷时间 2018-01-01
包装 精装
出次 1
字数 220
出版商国别 CN
中图法分类号 I267
首版时间 2018-01-01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地 江苏
147
210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我的足迹
您暂未有浏览记录~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