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指南
心境淡泊,逍遥自如
一个心境淡泊的人,不会被世间的荣枯牵绊,也不会因为万物的流逝而或喜或悲,忘记一切,超脱一切,就能在一切当中逍遥自如。
在《庄子·田子方》篇中,庄子杜撰了一则孔子拜见老子的故事:
孔子拜见老子,老子刚洗了头,正披散着头发等待吹干,那凝神寂志、一动不动的样子好像木头人一样。孔子在门下屏蔽之处等候,不一会儿见到老子,说:“是孔丘眼花了吗,抑或真是这样的呢?刚才先生的身形体态一动不动的,真像是枯槁的树桩,好像遗忘了外物、脱离于人世而独立自存一样。”老子说:“我是处心遨游于混沌宇宙初始的境域。”
孔子问:“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老子说:“你心中困惑而不能理解,嘴巴封闭而不能谈论,还是让我为你说个大概。最为阴冷的阴气是那么肃肃寒冷,最为灼热的阳气是那么赫赫炎热,肃肃的阴气出自苍天,赫赫的阳气发自大地;阴阳二气相互交汇融合因而产生万物,有时候还会成为万物的纲纪,却不会显现出具体的形体。消逝、生长、满盈、虚空,时而晦暗、时而显明,一天天地改变、一月月地演化,每天都有所作为,却不能看到它造就万物、推演变化的功绩。生长有它萌发的初始阶段,死亡也有它消退败亡的归向,但是开始和终了相互循环,没有开端,也没有谁能够知道它们变化的穷尽。倘若不是这样,那么谁又能是万物的本源?”
孔子说:“请问游心于宇宙之初、万物之始的情况。”老子回答:“达到这样的境界,就是‘至美’‘至乐’了,体察到‘至美,也就是邀游于‘至乐’,这就叫做‘至人’。”孔子说:“我希望能听到那样的方法。”老子说:“食草的兽类不担忧更换生活的草泽,水生的虫豸不害怕改变生活的水域,这是因为只进行了小小的变化而没有失去惯常的生活环境,这样喜怒哀乐的各种情绪就不会进入内心。普天之下,莫不是万物共同生息的环境。获得这共同生活的环境而又混同其间,那么人的四肢以及众多的躯体都将最终变成尘垢,而死亡、生存终结、开始也将像昼夜更替一样,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扰乱它,更不去介意那些得失祸福!舍弃得失祸福之类附属于己的东西就像丢弃泥土一样,懂得自身远比这些附属于自己的东西更为珍贵,珍贵在于我自身,而不因外在变化而丧失。况且宇宙间的千变万化从来就没有过终极,怎么值得使内心忧患?已经体察大道的人便能通晓这个道理。”
孔子说:“先生的德行合于天地,仍然借助于至理真言来修养心性,古时候的君子,又有谁能够免于这样做呢?”老子说:
“不是这样的。水激涌而出,不借助于人力方才自然。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对于德行,无须加以培养,万物也不会脱离他的影响,就像天自然的高,地自然的厚,太阳与月亮自然光明,又哪里用得着修养呢!”
孔子从老子那儿回来,把见到老子的情况告诉给了颜回,说:“我对于大道,就好像瓮中的小飞虫对于瓮外的广阔天地啊!不是老子的启迪揭开了我的蒙昧,我不知道天地之大那是完完全全的了。”
老子告诉孔子,他“游心于物之初”乃是“至美至乐”。
一个心境淡泊、超然物外的人,他的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艺术品,任何事物都充满了难言的真善美。花落了,可以葬花;叶落了,可以做成美丽的标本。
P2-4
第1章 淡定是心灵的修行
心境淡泊,逍遥自如
淡泊是心灵的高境界
上善若水,淡泊清澄
掸净尘埃,心明眼亮
栽种心灵花,芬芳随处散
内心淡定,四季是美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淡定人生三境界
生活中我们应该淡忘的
修养心灵,收获淡定
第2章 淡定的内心不烦恼
放弃名利一身轻
过多的奢求徒增烦恼
淡泊欲望,淡对诱惑
荣辱毁誉不上心
鲜花荣誉面前清醒淡定
名利富贵如过眼烟云
人生不满百,何须名利忧
清心寡欲,身心安定
知足常乐,恬淡洒脱
浮华世界保持平常心
宠辱不惊,望天空云卷云舒
第3章 诱惑的世界要淡定
安抚一颗浮躁的心
过滤浮躁,沉静做人
越攀比,越淡定
沉淀哗众取宠的虚荣心
众声喧哗我独静
平静中品味生活的福气
穿越繁华,抵达宁静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甘于寂寞,乐于淡泊
耐住寂寞,享受独处的宁静
第4章 一念心放下,刹那莲花开
飞蛾扑火可敬不可学
放下,心灵刹那花开
心若放下,清风自来
放下即是得到,放下得自在
舍得是淡定的大智慧
先有所舍,后有所得
滚滚红尘,看开而不看破
看开放下,了无牵挂
放下一切该放的东西
放弃赢得人生一片天
第5章 淡看不完美,豁达且从容
人生没有完美可言
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适可而止,避免过犹不及
追求完美,不苛求完美
在缺憾中升华美
坦然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
适应并接受世界的不公平
不要让完美阻碍完成的脚步
淡看完美,豁达又从容
向完美主义说再见
第6章 得意要淡定,失意要坚定
得之淡然,失之坦然
顺境逆境,始终淡定
淡对人生风云变幻
厄运来临,淡然以对
坦然面对人生的得失
坦然,攀越人性的高峰
淡定乐观,失意不失志
人生失意时不妨对月长歌
苦辣酸甜付诸谈笑间
淡定走过风雨人生路
淡定人生,感恩苦难
第7章 坚守真性情,活出真自我
淡定的人生不迷茫
淡定地走自己的路
保持头脑和心智的淡定
不做随波逐流的浮萍
追随潮流,不如引领潮流
坚持自己的主见不动摇
追随你的心灵,随风飞翔
做独一无二的“我”
坚守本色,活出真我风采
第8章 淡定的人生幸福
幸福只在一念间
幸福的颜色很朴素
淡定地感受身边的幸福
琐碎生活里的真实幸福
拥有简单,拥有幸福
姻缘起伏,缘聚缘散
柴米油盐,相濡以沫
等一等,让灵魂跟上脚步
慢下来,一切都会好
内心平静,与压力共舞
淡定的人生不后悔
享受平淡,坐拥幸福长久
熙熙攘攘的现代社会,充斥着种种诱惑,功名利禄、名誉地位、财富奢华……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人们的欲望,撩拨着人们的神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孤独与迷惘、矛盾与痛苦、失落与压抑、浮躁与焦虑等心灵问题,困扰着匆忙行走于都市丛林中的每一个人。
面对世界的喧嚣和浮华,我们需要保持一颗淡定的心,淡对名利繁华,静观世事变幻。
淡定,是一种心静如水、无欲无求、不怨不尤的心境。内心的淡定与坦然,可以化解生命中的很多烦恼与遗憾、忧伤与痛苦。化解的前提,就是要求一个人在心中不要把现实中很多的阴影看得过重,不要让我们自己的心遮住了阳光。人生的大戏不可能永远处于高潮,平平淡淡才是真,拥有淡泊之心,便能拨云见日,体会到生活的真正内涵,否则,只能在生活的边缘徘徊,将时光埋没在烦恼与痛苦之中。
淡定,是对名利荣辱的淡然,是对成败得失的坦然,是对爱恨情仇的超脱,是对世态人情的看开。纵使世界喧嚣吵嚷,也能守住一分安静恬然。得失沉浮皆是人生美好的景色,世俗百态皆不能扰乱心间的宁静祥和。如果我们能怀有这样一番情怀,那么我们的心就能获得真正的安宁、真正的幸福。
淡定,是一种炉火纯青、圆融无碍的处世智慧。淡定的人,不争强好胜,但有不争而胜的气势;不强出头,但有无欲则刚的力量。淡定是参透世事的清醒,是阅尽沧桑的悟见,更有包容与豁达的成熟。淡定的人,呈现的是一种王者风范。
淡定,是在滚滚红尘中,怀一颗平和心,做一些平常事,简简单单生活,享受真真实实的幸福。淡定的人,即使遇到不幸和苦难,仍然心存感恩,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个有缘人,感恩生命中的一切苦难。只有内心淡定,知足惜福,才能真正体会淡的香醇,幸福的滋味。
淡定是心灵的修炼,是人生的境界和智慧。它让浮躁的我们沉静自我,让执着的我们学会放下;让我们在淡定中滋养心灵,在淡定中升华人生;让我们内心清澈如水,让生命重新回归平衡。
本书是一本解读淡定内涵、淡定智慧的心理学读本,是一部献给迷茫困惑的现代都市人的心灵治疗系指南,是一部指导人们如何超然处世、对待人生的智慧宝典。全书针对当代人的情绪和生活现状,分心性、成败、处世、生活四大主题,从名利、荣辱、欲望、得失、交际、爱情、婚姻、工作、压力、心态、幸福等方面,层层深入、循循善诱,引导人们保持淡定的心境,修炼淡定的心胸,拥有淡定的生活。相信读过此书,你定会在纷扰的世间寻得一份属于自己的澄明与清澈,从容地享受淡然、洒脱的人生!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空中云卷云舒。喧嚣终归于落寞,繁华总是会平淡。心怀淡定之心的人,必将是最坦然、最平和、最自在、最豁达的人!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淡定的人生不烦恼,淡定的人生最美丽,淡定的人生最幸福。淡定人生,从阅读本书开始。
牧之著的《淡定心理学》针对当代人的情绪和生活现状,从名利、欲望、得失、交际、爱情、婚姻、工作、压力等方面,层层深入、循循善诱,引导人们如何保持淡定的心境,如何修炼淡定的心胸,如何拥有淡定的生活。淡定的人生不寂寞,淡定的人生不烦恼,淡定的人生最美丽,淡定的人生最幸福。淡定人生,从阅读本书开始。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72号 丨 京ICP证 京B2-20171652号 丨 京ICP备16042375号-2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 京批字第直200352号 丨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2-0045
Copyright © 2015 - 2024 新华互联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6666505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135号39号楼1层101、2层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