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时期森林生态文明研究

¥56.00
  • - +
       
  • 商品库存不足,请选择其他商品

相关推荐

新华推荐

  •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55806
  •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 页数   239
  •   0.398
  • CIP核字   2015037411
  •   11
  • 正文语种   
  • 媒质   图书
  • 用纸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是否套装   单册
  • 中图分类号   S718.55
  • 开本   16开
  • 影印版本   原版
  • 印刷时间   2015-08-01
  • 更多参数>>

目录

前言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 学术史简单回顾

第一章 气候变迁下的森林概况

 一 气候变迁趋势

 二 森林分布概况

 三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生态

第二章 森林生态思想

 一 对森林的认识和关注

 二 水土保持的思想与实践

 三 善待自然遵循生态发展规律

第三章 生态职官的设置

 一 先秦生态职官

 二 秦汉生态职官

 三 生态职官的特点

第四章 林政与管理

 一 先秦时期林政和管理

 二 秦汉时期的林政和管理

 三 林业产权

第五章 政府行为对森林的影响

 一 人口对森林的影响

 二 宫室修建对森林的破坏

 三 战争对森林的影响

 四 森林保育

第六章 社会生活对森林的影响

 一 建筑用材的消耗

 二 厚葬风俗对森林的影响

 三 生活燃料对森林的吞噬

 四 开矿冶炼用炭量

 五 农业发展与森林生态

第七章 森林生态恶化与相关律令颁布

 一 森林生态恶化

 二 自然灾害频发

 三 生态礼律令的颁布

结语

附录 秦汉苑囿一栏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王飞编著的《先秦两汉时期森林生态文明研究》在系统梳理先秦两汉时期森林生态思想的基础上,从政府行为、社会经济行为等方面较为全面考证了造成生态恶化的具体因素,尤其是对盛行的厚葬风俗、战争、开矿冶炼、大兴土木等做了详细考订。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大量考古发掘材料,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力求全面客观再现森林变迁概貌。在建设华夏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屏障工程的时代背景下,从历史的角度力争客观再现先秦两汉时期的森林生态思想和诸多因素对森林的损耗,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历史借鉴,不失为史学资政的价值表现。

编辑推荐

  王飞编著的《先秦两汉时期森林生态文明研究》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气候变迁下的森林概况,论述了在历史气候变迁背景下林业生态状况、森林分布概况。第二章为森林生态思想,从时人对森林的认识与关注、水土保持的思想与实践和善待自然、遵循生态发展规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三章为生态职官的设置,在论述先秦生态职官和秦汉生态职官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秦汉生态职官的特点。第四章为林政与管理,在论证先秦和秦汉时期的林政和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林业产权。第五章为政府行为对森林的影响,从人口政策、宫室修建、战争、森林保育四个方面进行论证,以期呈现政府行为对森林的影响。第六章为社会生活对森林的影响,从事关人类自身生活生产的建筑用材、厚葬风俗、生活燃料、开矿冶炼及农业发展五个方面展开论证,尽可能全面地理解社会行为对森林的影响。第七章为森林生态恶化与相关律令颁布,详细论述该时期森林生态恶化的具体表现及自然灾害频发的历史史实,进而论述该时期相关生态律令的颁布。

目录
内容推荐
编辑推荐
普通信息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55806
出版时间 2015-08-01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王飞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页数 239
0.398
CIP核字 2015037411
11
正文语种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是否套装 单册
中图分类号 S718.55
开本 16开
影印版本 原版
印刷时间 2015-08-01
包装 平装
出次 1
字数 262
出版商国别 CN
中图法分类号 S718.55
首版时间 2015-08-01
印张 15.5
印次 1
出地 北京
170
239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我的足迹
您暂未有浏览记录~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