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海德格尔--本有与构境(第1卷走向存在之途)

¥68.00
  • - +
       
  • 商品库存不足,请选择其他商品

相关推荐

新华推荐

  •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92296
  •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 开本   16开
  • 影印版本   原版
  • 页数   506
  • 印刷时间   2014-06-01
  • 包装   平装
  • 出次   1
  •   0.828
  • CIP核字   2014089539
  • 出版商国别   CN
  •   24
  • 中图法分类号   B516.54
  • 首版时间   2014-06-01
  • 印张   33.5
  • 更多参数>>

编辑推荐

  张一兵著的《回到海德格尔--本有与构境(第1卷走向存在之途)》揭示了深埋在海德格尔内心的质朴性本有之思与存在论透视之间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构境,首次区分了海德格尔文本学研究中的表演性文本、表现性文本、现身性文本和神秘文本,重构了从青年海德格尔内在初始性本有思想到面向学术大他者的外部学术话语构境,并且特别关注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的关联以及本有之思与构境论之间的思想链接。

内容推荐

  《回到海德格尔--本有与构境(第1卷走向存在之途)》为作者张一兵在构境论语境中对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学术重构。其独特之处,在于第一次揭示了深埋在海德格尔内心本真居有的质朴性本有之思与作为现实学术场中概念化存在论透视之间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构境。后者,是海德格尔一生公开努力去做的“克服形而上学”,而前者,则是被他精心隐匿起来的“绝弃存在”。并且,作者也首次区分了海德格尔文本学研究中的表演性文本、表现性文本、现身性文本和神秘文本,从而重构了从青年海德格尔内在初始性本有思想到面向学术大他者的外部学术话语构境,最终通达海德格尔隐匿起来的弃让存有的本有哲学思想。同时,作者也特别关注了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关联的可能空间建构,以及本有之思与构境论的思想链接。

目录

导论 海德格尔的学术场境故事

 第一节 海德格尔学术思想文本中的“怎样”(wie)

  1.海德格尔遭遇的三个伪大他者 

  2.文本构境论:写给谁看? 

  3.海德格尔思想史中的四类文本

  4.评点性边注、运思实录稿、多样化构境中的拟文本和造词赋义

 第二节 海德格尔说海德格尔

  1.是否寸信的海德格尔自述

  2.公开与秘密的自我评点:不同的思想道路之回顾

  3.《存在与时间》:第一条道路的起始

  4.弃绝存在:朝向“另一条道路”的隐性思想努力

  5.另一条道路的本真思想构境

  6.必然的道路与孤独的绝望

  最后的话:道路一一而非著作

 第三节 探索海德格尔之路中的迷失和可能的光亮

  1.阿多诺之骂:本体论向存在论的转换之外

  2.布尔迪厄:存在论谜宫中的迷失者

  3.德里达:存在之叉的神秘踪迹

  4.阿伦特:意志的弃让

  5.巴姆巴赫:政治有色镜中的复杂皮鲁埃特旋转

  6.海德格尔之思中的复式的双层思想构境

 第四节 一个外部定性描述的历史线索

  1.青年海德格尔的思想蛰伏

  2.走向存在:成为海德格尔自己

  3.克服形而上学和弃绝存在的本有思境的生成

  4.一种迷宫式的思想布展

第一卷 走向存在之途:青年海德格尔的学术开端

第一章 圣性山民之子的“灵魂分裂”

 第一节 青年海德格尔被抛于世中的无奈之境

  1.四重世界的交织:神性与世俗、本真与劳作

  2.“被神学”和“被恩宠”下的双重世界

  3.大学:从神学走向哲学

 第二节 早期学术缘起中的复杂构境点

  1.早期表演性思想构境中的亮点闪现

  2.背离大他者的秘密文本

 附文:狄尔泰与他的历史解释学

  1.历史性意识中的形而上学之死 

  2.精神科学:生命实在的內在体验

  3.重新构境:历史哲学的思想秘密

第二章 青年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时期中的学术思想

 第一节 作为发生事件(Ereignis)的生命体验

  1.“有东西”与问题体验结构 

  2.周围世界体验之“回响”构境 

  3.发生事件(Ereignis)与脱弃生命的对象化过程

 第二节 构形与构序:现象学表象的秘密

  1.作为哲学原则的非源初的历史之物

  2.构序:形式化与普遍化的根本差异

  3.形式显示:建构性现象学的秘密

 第三节 此在的到场:雅斯贝尔斯人学的解构

  1.解构性批判:返回源始的弯路

  2.有限性此在的出场

  3.对此在怎样(Wie)生存的最初追问

  4.过去的历史之物与本己发生的良知历史

第三章 生活现象学:没有亚里士多德的亚里士多德研究

 第一节 活页:弱表现背后的强表现构境层

  1.文本的基本情况

  2.活页中不是“方案”的思想构境层

  3.当下哲学的败坏境况及其反转性追问 

  4.证伪性的“生存论”:上浮一层的居间性的考察

 第二节 对哲学史与哲学的现象学先行追问

  1.捕捉前理解:哲学解释的“前提条件”

  2.哲学历史学与生活关联与境中的历史 

  2.Was→Wie→Sein:“哲学何为”的先行通路

  4.解构:现象学生存论的主题

  5.朝向行为:理解情境申的哲学

  6.作为存在意义的存在

 第三节 实际生活:在关涉性世界之中在此存在

  1.关系解构:从生活到世界

  2.关涉:生活的关系意义

  3.关涉指引中突显的世界群

 第四节 悲情的双曲线:关系意义中的生活废墟

  1.作为意向一指引力的倾向 

  2.“双曲线”:被遗忘的“先在”之间距和自我疏远

  3.“椭圆”中的自我阻断 

  4.运动中的返照和预先建构

  5.关联与境:“周围”的返照性本质

 第五节 坏的意向性:此岸世界的灰暗生存

  1.意向性之现实化:现象学视域中走向毁灭的生存

  2.适时与虚无:作为关涉加剧的操持时空

  3.毁灭的四种形式显示特征

第四章 《那托普报告》:青年海德格尔第一次重要的学术表现

 第一节“何所向”:历史性解释的基始性构境

  1.作为直观和理解前提的视位、视向和视域

  2.哲学: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3.Situation:实际生命在历史语境的当下重演

 第二节 交道性世界:生命此在关涉活动中建构的环顾场域

  1.实际生命交道性存在的三重世界

  2.操持、交道性对象实存与逻各斯

  3.交道构形之逗留上的观察与解释

 第三节 交道性世界中的生命沉沦及反向运动之可能

  1.什么造成了世界的沉沦? 

  2.沉沦之“噩运”中的常人

  3.反运动:面临死亡的历史之在

 第四节 本体论向存在论的拆解性转换

  1.客观交道性意向:“本体论”、现象学和解释学的现世基

  2.“我正是在深化现象学和解释学”

  3.解构的实际解释学视域中的西方近代思想吏线索 

 第五节 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拆解式思想构境

  1.“照明”:研究对象在先在的认知构架中的历史性显现

  2.存在者:在交道性关涉中被制造山来的可动用物

  3.本体论向交道性存在论结构转换后的观察与研究 

 第六节 亚里士多德文本的现象学阐释

  1.灵魂获得真理的五种方式之拆解性透视

  2.认识论一本体论→存在论:世中存在者的交道性“是其所是”

  3.纯粹理解的生成:基始性的操持之何所向的遗忘

第五章 “人”与此在:实际性的解释学

 第一节 对象性本体论之解构

  1.一个先行的文献说明与评价

  2.对象性本体论与此在存在论

  3.遮蔽起来的追问 

  4.此在存在的实际性 

 第二节 实际性的解释学

  1.解释学的历史弯路

  2.此在实际性生存的自身解释

  3.先行把握中的此在实际生存的能在 

 第三节 “人”与实际性此在的常人化夷平

  1.人的定义与舍勒的现象学“革命” 

  2.今日与平日:此在当下生存的实际性

  3.此在之存在中的“怎样”:常人公众的夷平化

  4.学术常人与面具性表演 

 第四节 “今日之今日的被解释状态”

  1.“教化意识”批判中无意识的“天机”泄露 

  2.作为“今日”主要解释方向的“历史意识” 

  3.斯宾格勒:一个“历史意识”的个案批判

  4.哲学中的常人化状态

 第五节 此在在其当下性中的解释道路

  1.此:此在在存在基本特征中的显现

  2.指引的样式:常人化历史意识中对此在的解释

  3.暴力性的逻辑构序:此在的常人化哲学解释

 第六节 实际性解释学的现象学道路

  1.“现象学”的意义史 

  2.现象学是一种方法上的可能性 

 第七节 实际生命:此在是一个在世界中的存在

  1.预先拒斥的两种误解:主-客体模式和无立场的偏见

  2.“存在”:此在当下遭遇和有意蕴建构的周围世界

  3.关涉:有意蕴的被遭遇的世界之缘起

 第八节 意蕴:遭遇世界中的上手与在手

  1.日常生活中的“看见”之伪 

  2.意蕴遭遇中的构境性看见

  3.上-手与在手:作为世界相遇特征的意蕴 

  4.另一种关于意蕴的分析 

 第九节 交道性操持:世界最后的遭遇特征

  1.意蕴性操持的时间与空间 

  2.关涉:此在在世界中存在的真正方式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编辑推荐
内容推荐
目录
普通信息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92296
出版时间 2014-06-01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张一兵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开本 16开
影印版本 原版
页数 506
印刷时间 2014-06-01
包装 平装
出次 1
0.828
CIP核字 2014089539
出版商国别 CN
24
中图法分类号 B516.54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张 33.5
印次 1
正文语种
出地 北京
媒质 图书
172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240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是否套装 单册
我的足迹
您暂未有浏览记录~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