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主流--当代中国时政期刊话语研究

¥19.00 ¥20.00
  • - +
       
  • 商品库存不足,请选择其他商品

相关推荐

新华推荐

  •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114199
  •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 开本   32开
  • 影印版本   原版
  • 页数   203
  • 印刷时间   2013-05-01
  • 包装   平装
  • 出次   1
  •   0.256
  • 字数   175
  • 出版商国别   CN
  •   11
  • 中图法分类号   G237.5
  • 首版时间   2013-05-01
  • 印张   6.75
  • 更多参数>>

编辑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时政期刊经历了三十余年的演变发展,其间,因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其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张萱编著的《见证主流--当代中国时政期刊话语研究》以新闻学与符号学的交叉理论——“媒介话语分析”理论为研究视角,结合社会学、传播学、政治学的相关理论,着力探究这一演变的特征、动因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内容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时政期刊经历了三十余年的演变发展,其间,因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其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张萱编著的《见证主流--当代中国时政期刊话语研究》以新闻学与符号学的交叉理论——“媒介话语分析”理论为研究视角,结合社会学、传播学、政治学的相关理论,着力探究这一演变的特征、动因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首先《见证主流--当代中国时政期刊话语研究》从时政期刊文本的话语分析着手,在内容和结构、宏观和微观这两个维度的构建中,对文本的话语特征进行纵向历史性与横向比较性分析,以期系统阐述中国当代时政期刊的社会性演变特征。

  其次,针对时政期刊话语特征的演变,本书分别从时政期刊的新闻制作角度与读者理解角度对特征的演变原因进行探究,以论证促使时政期刊话语演变的动因,即一方面来自于社会性因素,特别是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来自于时政期刊自身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时政期刊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因素和外部读者反作用的刺激性因素。

  最后,本书归纳并总结了我国当代两种类型的时政期刊在适应社会变迁的转型过程中各自暴露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媒介角色、新闻写作和新闻观念这三个方面。针对问题,本书分别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路径,即中国当代时政期刊未来发展的新思维。

目录

创新点

摘要

引论

 一、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当代时政期刊发展概述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时政期刊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时政期刊的发展现状

第二章 中国当代时政期刊社会性演变文本分析

 第一节 时政期刊主题内容的变迁

  一、主题内容的宏观角度分析

  二、主题内容的微观角度分析

 第二节 时政期刊主题结构的变迁

  一、主题结构的宏观角度分析

  二、主题结构的微观角度分析

第三章 中国当代时政期刊社会性演变原因探析

 第一节 演变原因的新闻制作分析

  一、新闻组织与政治经济体制的关系:意识形态

  二、新闻组织与社会文化结构的关系:新闻价值

  三、新闻组织内部结构的运作关系:媒介意向性

 第二节 演变原因的读者阅读和理解分析

  一、读者阅读和理解的重要步骤

  二、影响时政期刊读者新闻理解和再现的三个因素

第四章 中国当代时政期刊未来发展新思维

 第一节 角色转型

  一、喉舌角色的变与不变

  二、监督角色中的强化与淡化

 第二节 写作转型

  一、回到历史现场的写作观

  二、融合网络的共享式评论写作观

 第三节 观念转型

  一、国际大刊的方向

  二、文化发展均衡论

  三、劝服效果是长期的

附录1:《中国当代时政期刊社会性演变研究》问卷调查

附录2:《中国当代时政期刊社会性演变研究》答卷统计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内容推荐
目录
普通信息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114199
出版时间 2013-05-01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萱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开本 32开
影印版本 原版
页数 203
印刷时间 2013-05-01
包装 平装
出次 1
0.256
字数 175
出版商国别 CN
11
中图法分类号 G237.5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张 6.75
印次 1
正文语种
出地 江苏
媒质 图书
145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210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是否套装 单册
我的足迹
您暂未有浏览记录~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