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

¥16.72 ¥17.60
  • - +
       
  • 商品库存不足,请选择其他商品

相关推荐

新华推荐

  •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503762
  •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 开本   16开
  • 影印版本   原版
  • 页数   156
  • 印刷时间   2012-10-01
  • 包装   平装
  • 出次   1
  •   0.208
  • 字数   95
  • 出版商国别   CN
  •   10
  • 中图法分类号   K827=421
  • 首版时间   2012-10-01
  • 印张   10
  • 更多参数>>

编辑推荐

  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做的《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

  “皮波人物”团队历经数年精心打造!

  秉承伟大与成功的话题,从教育与成长的角度诠释平凡与伟大的差别。

  “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李世民》(作者皮波人物国际名人研究中心)——千古明君波澜壮阔的一生!

内容推荐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他能文能武,少年时便胸怀大志,驰骋战场,所向披靡。他历经艰险,最终成为万人敬仰的英雄人物。他主张为君者要“爱民、亲民、不扰民”;他广纳贤才、以民为重、开拓山河、收服四夷,开创了流传千古的“贞观之治”,终成一代圣帝仁君。

  《李世民》生动全面地叙述了李世民的家世出身,让青少年读者了解他从少年英雄成长为伟大帝王的人生历程,树立学习的榜样。

  《李世民》(作者皮波人物国际名人研究中心)——千古明君波澜壮阔的一生!

目录

大放异彩的小儿郎

尊贵的出身

“世民”的由来

知爱民的孩童

英雄出少年

少年李世民初显才华

除暴政救天下苍生

霍邑之役显神通

战功赫赫的青年秦王

忍一时之辱大破薛军

招虎将收河东得勇士

拒求和勇将救主

灭郑夏高奏凯歌回

捕漏网之鱼定河北

不败将军收复江南

不费一兵智退东突厥

创大唐盛世的千古明君

玄武门之变登帝位

定盟约再退突厥大军

大力革新创盛世

明君的一面改过镜

一代贤后长孙氏

平定大漠被尊为天可汗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领土广大的东洲霸国

不忘功臣的一代圣帝

二十四功臣留像凌烟阁

良臣病逝子争位

不拘一格发展儒学

西去取经的圣僧

智斗辩才取真迹

东征失败憾离世

试读章节

  献计救帝和只身救父除了使少年李世民声名大噪外,这还是他一生命运的转折点。

  在护送隋炀帝回京的途中,李世民亲眼见到军纪散乱的士兵、生活悲惨的百姓,饿殍遍野,到处是不忍入目的悲惨景象。回到京师的隋炀帝住着华丽的宫阙,过着奢靡的生活,不但不吸取教训主持朝政、训练军队、安定百姓,在休息调养后,又再度率领大队人马到江南游玩去了。

  李世民心中又一次产生了为救天下苍生而起义的想法。他觉得如果皇上是个英明的圣主,哪怕是做一个小卒自己也甘心情愿,为捍卫自己的国家牺牲性命也是不会推辞的。如今皇帝如此的荒唐暴虐,难道就因为自己是臣子就要助纣为虐吗!孟夫子不是说过:“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有理想、有抱负又有能力的李世民内心十分挣扎,还没有决定是不是应该出来为百姓谋幸福。因为承袭国位的皇族大臣,只要出兵就是叛变。成功的话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名垂千古。如果失败了,可就是恶名昭彰,世世代代都得蒙受叛臣的恶名,使全族的人蒙羞。思索再三,坚毅不屈的李世民决定不顾个人名声,为了百姓也要去起义。他要效法尧舜,使全国百姓都能过舒适的日子。

  同时,许多有远见的政治家也注意到这位英勇不凡的少年英雄。一天,李密的亲家刘文静对他的好友、晋阳宫监裴寂说:“李渊的二公子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将来必定会有一番大作为。”

  “是吗?我倒看不出来,他只不过是个没有沾染坏习性的世家子弟罢了。”裴寂说出他的看法。“那你就错了,他决不是寻常人,”刘文静郑重地说,“我观察过,发现他的度量不亚于刘邦,干劲则和曹操不相上下,虽然年纪轻轻,行事运兵却很有法度,比那些胡搞的乌合之众强多了,日后会成就帝业也说不定。”

  这一番话传到李世民的耳中,“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刘文静,”李世民暗想,“虽然他现在是朝廷的犯人,但为国家前途,我何必避什么嫌疑呢?我想他一定有许多好的建议,我一定和他畅谈一番不可。”此时刘文静因为李密在洛阳谋反而受牵连,被拘禁在监狱中。

  李世民特地到狱中探望刘文静。寒暄过后,刘文静便开始旁敲侧击地问:“二公子,你对时局有何看法?我认为这么乱的局面,除非汤武、刘秀之流的人才在世,否则,这天下是平定不了的!”

  “你怎么知道没这种人呢?也许这人早已出世,只是普通人看不出来罢了。”李世民豪放地说。当他说这话时,全身上下仿佛发出耀目灼人的光,使得刘文静不禁点头叹说:“真是位英雄豪杰啊!”

  “我这次不避嫌到狱中,就是要和你商量起义的事。我觉得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要早日将百姓救出困境才好,所以希望能听听您的意见,更希望您能为我谋划。”李世民恳切地将心事说出来。

  “好极了,我早就想和公子讨论这件事了,只可惜一直找不到适当的机会。我被抓进监狱以后,还以为再也见不到您了,想不到……”刘文静压低嗓门凑近李世民说,“事不宜迟,现在正是动手的好时机。如今皇上远走扬州,我女婿李密现已经包围东都,那些占领州郡和占山称王的人不管势力大小,不过都是些毫无谋略的乌合之众。您只要提出百姓信服的口号,坚持为百姓办事,一定可以使全国统一的。现在各方逃兵多聚集在太原一带,我在这里做过几年地方官。和他们的头目有点交情,只要您肯屈下结交,立刻就会有十万人投到您的旗下,再加上令尊的部将,我们手中便有十多万大军。趁李密围东都,我们直取长安,自京师号令天下,如此一来天下不需半年即可安定了,您认为怎样?”

  “果然是个好主意,细节方面还需要再仔细谋划一番,”李世民诚挚地握着刘文静的手,“我立刻回去和父亲商量,并尽快设法将你救出来。”

  能谦虚听取他人意见是李世民成功的最大因素。他聪明绝顶,遇事也能立即做出正确的判断,但决不因此而刚愎自用。相反的,他乐于听取不同的意见,然后分析利弊,从中选取一个最好的方法去实行。

  从此,李世民的公馆便成了江湖豪客的秘密聚会所,他除了得到许多谋士为他效力外,还交结许多拥有兵将的英雄人物。

  “如今皇上昏昧,民生困窘,咱们晋阳城外就是战场,每天厮杀来厮杀去,我们即使有心改善百姓的生活,也无法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实施,所以我认为只有顺从民意,发动义兵,才是最好的方法,您说对不对?”李世民积极地游说父亲。

  李渊听后大怒,忙把李世民关在房里不让他出来。但是李渊不禁想起当年那位奇异书生的话。再有,这回突厥来侵犯边境,李渊因兵少不幸战败,朝廷方面不听解释,曾经要派人押解李渊到江都问罪,幸亏得人解劝,隋炀帝才收回成命,不再追究。李渊想了一夜,终于同意起兵了。这一年,李世民年仅二十岁。P19-22

编辑推荐
内容推荐
目录
试读章节
普通信息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503762
出版时间 2012-10-01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 皮波人物国际名人研究中心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开本 16开
影印版本 原版
页数 156
印刷时间 2012-10-01
包装 平装
出次 1
0.208
字数 95
出版商国别 CN
10
中图法分类号 K827=42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张 10
印次 1
正文语种
出地 北京
媒质 图书
155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224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是否套装 单册
我的足迹
您暂未有浏览记录~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