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倾国(明亡清兴三部曲)

¥28.31 ¥29.80
  • - +
       
  • 商品库存不足,请选择其他商品

相关推荐

新华推荐

  •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210550
  •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 页数   473
  • 印数   6000
  •   0.654
  •   25
  • 正文语种   
  • 媒质   图书
  • 用纸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是否套装   单册
  • 开本   16开
  • 影印版本   原版
  • 印刷时间   2010-12-01
  • 包装   平装
  • 更多参数>>

编辑推荐

  《倾城倾国》是著名作家凌力长篇系列历史小说“百年辉煌”中的第一部。小说从明崇祯四年的“登州兵变”的史迹中寻找线索,以明末清初社会大动荡为背景,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必难扶大夏于将倾的历史规律,昭示了清朝取代明朝的必然趋势。小说中既有苍凉悲壮的战场战事,又有复杂凶险的宫廷矛盾,还有贯穿始终,撼人心魄而又错综复杂的患难与共、生死相从的爱情。小说文笔细腻,结构严谨,情节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人物形象丰富鲜活,是作家耕耘多年的呕心沥血之作。

内容推荐

  《倾城倾国》是一部描绘明亡清兴、政权易主的长篇历史小说。

  明朝崇祯帝虽然一心励精图治、挽救危局,但是他刚愎自用、残忍多疑,屡屡自坏长城。外有清朝政权的崛起,雄心勃勃的皇太极君臣志在问鼎中原;内部宦官乱政,权臣倾轧,贪官横行,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政权岌岌可危。智勇双全的登莱巡抚孙元化等贤臣良将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决心在明清对峙的前沿建立起牢不可破的要塞。然而,各路政治势力的角逐缠斗,各种社会偏见的搅扰,崇祯帝的反复无常……最终使孙元化等人的努力付诸东流。崇祯四年,“登州兵变”发生,军事力量此消彼长,明王朝“黄钟尽毁、瓦釜雷鸣”的败亡结局无可改变。小说深刻揭示了处于上升时期的清王朝取代腐朽没落的明王朝的历史必然。

  宏伟开阔的战争场面,勾心斗角的宫廷矛盾,缠绵悱恻的男女恋情,凄惨悲凉的亡国境况……一幅幅复杂深沉的社会生活画面,渗透着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的深层次的思考。

  小说气势磅礴,内涵丰富,情节紧凑,环环相扣,语言优美,风格庄重典雅,是当代历史小说中的佼佼者。

试读章节

  落日之前,烟尘滚滚,大金国八旗骑兵如同一股股奔腾的洪流,从四面八方汹涌而来,把坐落在重峦叠嶂之中的永平府城团团围住,数万女真铁骑在同声怒吼:  “速促那!哇①——”  “速促那!哇——”  “速促那!哇——”  这怒吼好似平空爆发的骇人闷雷,天宇震撼,大地颤抖。三声呐喊方  停,余音还在原野上回荡,却听角声四起,八旗军环城立营。  旗帜如林,十彩辉耀,鼓荡着北风,猎猎作响。  阵阵马嘶,此起彼伏,在长空回荡。  粗犷的笑语,野蛮的叱骂,被呼啸的北风送出很远。  重围之中的永平城,四门紧闭,城墙上阒无一人,千门万户无声无息,仿佛鸡犬尽都死绝。  城外东北一隅,山坡上营帐重重,熊腰虎背的小校们正把串灯吊上高高的灯杆。灯下一人,貂帽戎装,抚髯远望。他腰悬宝剑,胯骑战马,夕阳照着他魁硕的身体,北风掀动他宽大的褐色披风。此刻他眉宇间流溢着的忧郁和柔情,与他威风凛凛的外貌、与周围弥漫着的腾腾杀气极不相称。  他凝望着、慨叹着,竟吟哦出声: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章京,又发雅兴了?”背后突然有人这么问,洪亮、爽朗,笑声随之滚了过来。范文程不用回头便知是谁,连忙翻身下马,单腿跪倒:

  “给汗请安。”

  “起,起。”金国大汗皇太极下了马,三十多名侍卫在他身后八字排开,静静地站得笔直。他满脸笑容,细长的眼睛里有掩饰不住的好奇:“你在独个儿念什么?可是南朝的诗词?讲给朕听听。”

  范文程笑道:“好教大汗知道,这是我家祖上范文正公①的名篇哩!”他把这首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渔家傲》细细讲了一遍。皇太极静静听着,目光投向积雪的远山。侍从们早为主人布好坐墩,两人却都没有坐的意思。

  “好一个龙图老子!”皇太极听罢,大声赞叹,“不过,‘将军白发征夫泪’,不免颓丧了些。上午,朕道经碣石山,不由想起先生你讲的曹操征乌桓和他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才是雄才大略呢!”

  “所以,”范文程沉静地笑笑,“先祖志在做一代良臣,曹公却具帝王之量呀!”

  是说古还是比今?这一语双关,引得皇太极哈哈大笑。范文程的机敏使他非常满意。

  “范章京,”皇太极在黄龙绣墩上一盘腿坐定,“你又为大金立了一大功!反间计已经奏效,南朝小皇帝果然把袁崇焕下了狱。除掉他,咱们可就没对手啦!哈哈哈哈!”  范文程耸耸眉头,惊讶道:

  “真不料这般容易!……崇祯多疑,自坏长城,足见明朝气数已尽了。”

  “正是哩。朕想乘此良机,取永平为家,攻破周围城池,连成一大片,也好打开关内关外通道。”

  范文程沉吟片刻,说:“只怕他各路勤王兵马齐聚京畿,我们还是难于撑持的……”

  皇太极大手一挥:“那有什么,敌不住便回关外,下次再来,我们又不失什么。若能立住脚,岂不是好?”

  范文程正视皇太极,面色严肃了:“大汗,若想立足,则严明军纪,禁止滥杀无辜,就不能不……”

  “好了好了,先生放心就是。”皇太极笑着抢过话头。

  P1-2

后记

  《倾城倾国》这部作品的来由颇有点曲折。

  当初,为《少年天子》准备资料时,从《汤若望回忆录》中读到的一段史迹引起我的注意并令我感动,即使在进行《少年天子》的写作,有关这一段史迹的人物和背景也不时地闯进脑海。所以当《少年天子》定稿之后,便以此题材写了一个中篇小说,名为《风雨孤舟》。大概是犯了主题先行的毛病,虽然写的时候很投入,也很顺手,八九万字一气就写下来,可是自己重读一遍,却很不满意。因为背景简单,故事老套,人物更站不住,成了表现主题的符号。于是将其搁置橱柜数年之久。

  作品虽然搁下了,明末清初社会大动乱的背景,《风雨孤舟》中的主人公孙元化及孔有德、耿仲明等人的遭际、命运,还是常常在我眼前闪现。1989年1月里,广西要办一个历史文学刊物,邀了一批关注历史文学的评论家和历史小说作者在南宁开有关历史文学的研讨会,会上向作者们约稿时,我便报了孙元化的选题,并于会后乘便到桂林作了几天的游历和考查。因为此时我对如何处理孙元化和孔有德有了新的想法,孑L有德最后是作为清朝的定南王驻节桂林并在此兵败自杀的,而桂林的山水和古迹又给了我许多宝贵的提示。

  我决定推倒《风雨孤舟》,重新来过。于是进一步搜寻资料、聚集资料,进一步深入了解那个时代。当时正好在《少年天子》出版、《暮鼓晨钟》尚未开始修改之际,很自然的,这部将要创作的题材就被纳入到一个系列之中了。因为从时序上说,它正好与《少年天子》相接;从人物上说,它表现的是顺治的父亲皇太极的开创,并且,实际上存在着可遇不可求的重要的贯穿性人物,比如皇太极的妻子、顺治的母亲、康熙的祖母庄妃——庄太后——庄太皇太后布木布泰,这是很难得的;从主题的展现上说,清朝是从明朝手中夺取了江山,明朝为什么亡,清朝为什么兴,无论作为史学研究还是传说故事,都很有价值很有意义,令人感兴趣。那么,写清兴而不写明亡,显然是写不清楚的。

  当然,这样一写,就不是中篇了,甚至也不是当初答应人家刊物的十来万字的小长篇,奋斗的结果,就是眼前这本四十五万字的长篇小说,题目改为《倾城倾国》。后来广西那边的刊物因种种难处没有办成,正逢江苏文艺出版社来约稿,便交付给了他们。

  1991年8月,此书出版,印数一万,不多也不算很少。在北京书店里出现过一两次,这两年就见不到了。

  《暮鼓晨钟》出版之后,我在后记里说明了《倾城倾国》、《少年天子》和《暮鼓晨钟》为长篇系列小说“百年辉煌”的前三部,便有朋友和读者来电话来信索要《倾城倾国》,说是在书店里买不到;等到我手头的《倾城倾国》只剩一本的时候,便请他们往出版社购买了。于是我才感到同一系列的书分在两处出版的不方便。

  此书出版过程中,遇到过些许坎坷;也听到了一些评论和意见;自己每每重读,也有不满意的地方,总希望有再次修改的机会。感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愿意重新出版《倾城倾国》,使得“百年辉煌”的前三部归拢一起,也使得我的修改的愿望得到满足。

  作者总是希望自己的书越改越好,莫给人“不如不改”的感觉。究竟如何,就要听读者的意见了。

编辑推荐
内容推荐
试读章节
后记
普通信息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210550
出版时间 2010-12-01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者 凌力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页数 473
印数 6000
0.654
25
正文语种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是否套装 单册
开本 16开
影印版本 原版
印刷时间 2010-12-01
包装 平装
出次 1
字数 466
出版商国别 CN
中图法分类号 I247.5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张 30
印次 1
出地 北京
170
235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我的足迹
您暂未有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