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宏大叙述/学院批评文库

¥23.28 ¥24.50
  • - +
       
  • 商品库存不足,请选择其他商品

相关推荐

新华推荐

  •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23748
  •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 开本   16开
  • 影印版本   原版
  • 页数   256
  • 印刷时间   2009-10-01
  • 包装   平装
  • 出次   1
  •   0.398
  • 字数   251
  • 出版商国别   CN
  •   12
  • 中图法分类号   I206.7
  • 首版时间   2009-10-01
  • 印张   16.5
  • 更多参数>>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近年当代文学研究和批评文章中精选出来的一个合集。作者将问题意识贯穿在其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之中,将文学批评作为当代文学研究一个畅通无阻的绿色通道,因此其研究成果描述了当代文学实践的轨迹。作者认为,近十年来,我们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与现实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而这一点恰是与现代、后现代的精神实质背道而驰的。改变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现状的途径之一,便是重建起文学的宏大叙述。作者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分析,阐释重建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另一方面,也力图将这种重建落实在自己的具体的批评之中。

内容推荐

  作者先后在《文艺报》和《小说选刊》供职,追随着文艺的最新动向、最新潮流,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作者将问题意识贯穿在其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之中,将文学批评作为当代文学研究一个畅通无阻的绿色通道,因此其研究成果描述了当代文学实践的轨迹。作者认为,近十年来,我们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与现实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而这一点恰是与现代、后现代的精神实质背道而驰的。改变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现状的途径之一,便是重建起文学的宏大叙述。作者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分析,阐释重建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另一方面,也力图将这种重建落实在自己的具体的批评之中。

  作品分为三部分内容,一类侧重于理论话题,取名叫“理论建构”;一类侧重于文学现象的分析,取名叫“问题意识”;一类就是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解读,取名叫“批评前沿”。在“批评前沿”中包括作者跟踪着小说创作,对最新发表的作品所进行的即时点评,作者认为这就像是紧紧追赶在作家的后面,追得都有点喘不过气来,因此作者将其命名为“追随着创作的吠叫”。

目录

第一辑 理论建构

 宏大叙述:从解构到重构

 批评制度与批评观念

 全球化与本土化:一个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热闹的批评和静悄悄的批评

 现实题材小说的社会学批评

 在路上还是在土地上

 从政治、经济和艺术的合力看国家文化形象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四化”

第二辑 问题意识

 自恋:女性写作的方式

 从宗教情怀看长篇小说的精神内涵

 历史小说的当代性与文学性

 人道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的人道主义

 在现代性焦虑中寻觅自己的家园

 体会明亮和温暖的精神内涵——关于2003年小说的一种解读

 寻找男子汉

 阐释春天:文学的精神承担

第三辑 批评前沿

 把李国文理想化的一次冒险

 伦理现实主义的魅力——细读赵德发的一种方式

 自己的山庄

 说傻·说悟·说游——读阿来的《尘埃落定》

 中国知识分子成长的沉重主题——读谢冕的《1898:百年忧患》

 与一位学院派批评家的心灵到达——关于张学昕的文学批评

 一代人的缩影——我读吴正

 后文革征象的冷叙述——读马笑泉的《愤怒青年》

 铁凝:快乐地游走在“集体写作”之外

 是延宕先锋文学还是堂吉诃德的一击?——读刘恪的长篇小说《城与市》

 终结政治英雄的文化谋略世界——读范小青的长篇新作《城市表情》

 叙述革命中的民间世界观——读林白的《妇女闲聊录》

 追随着创作的吠叫

 后记

编辑推荐
内容推荐
目录
普通信息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23748
出版时间 2009-10-01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 贺绍俊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开本 16开
影印版本 原版
页数 256
印刷时间 2009-10-01
包装 平装
出次 1
0.398
字数 251
出版商国别 CN
12
中图法分类号 I206.7
首版时间 2009-10-01
印张 16.5
印次 1
正文语种
出地 吉林
媒质 图书
170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231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是否套装 单册
我的足迹
您暂未有浏览记录~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