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指南
序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泾川佛教文化论
序二:从泾川出土佛像舍利等文物看古代泾州佛教盛况
序三:让泾川佛教文化大放异彩
甘肃泾川佛教文化刍议
唐朝佛教与甘肃泾川佛寺遗址出土佛像等文物
对泾川的佛教文化资源的两点建议
浅谈泾州龙兴寺及其舍利
思考如何保护继承挖掘泾川佛教文化
佛教的社会文化意义
重视泾川文化遗产,开展佛教舍利研究
丝路佛光盛世再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泾川佛教文化思考
从《法宝东流因缘》看泾川舍利
武则天对法门寺佛指舍利的崇敬
对泾川佛教文化的一点认识
泾川佛教文化与庆阳北石窟寺关系初探
平凉佛教传人及泾川佛教文化中心地位的确立
泾川大云寺的佛教文化意蕴与旅游文化的契机理念
佛舍利的历史地位与现代价值
从泾州大云寺谈中国舍利塔基地宫的发展演变过程——兼论隋仁寿所立寺塔
隋文帝的佛教信仰及其政策论略
元魏胡太后与泾川石窟寺群
大云寺、大云经、女皇帝武则天与泾川大云寺复建因缘
论隋文帝分舍利于泾州的历史必然性
大云寺文化产业园应成为泾川佛教文化的研究中心
从长安到原州——以庆阳北石窟寺为例
古泾州地区的舍利瘗埋活动略论
舍利崇拜的历史反思与舍利传承问题探讨
佛教舍利塔基的考古发现与有关舍利瘗埋的石刻
舍利文化的功能分析
泾川佛教遗址简介
《甘肃泾川县出土的唐代舍利石函》发表前后
结语:让丝路佛都再造辉煌
附录一 甘肃省泾川县佛教文化遗存与发现情况介绍
附录二 郭沫若让铜奔马奔向世界
附录三 “甘肃泾川佛教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附录四 武周泾州大云寺舍利石函铭文
附录五 泾川佛教文化专家再发现
泾川以“王母故里”而驰名华人圈,又以佛教胜地而享誉海内外,先后有12位帝王下诏或敕赐兴泾州佛事。自1964年以来,半个世纪内泾川先后三次出土佛舍利。这不仅在全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堪称“泾川奇迹”,也是泾川佛教文化的“品牌”。杨曾文主编的这本《泾川佛教文化论》是泾川县委、县政府重视佛教文化保护和研究的结晶。该书在对泾川百里石窟长廊、佛教金石文物、佛教碑铭文献记载论述的同时,对中国历史上的舍利崇拜问题进行分析,对佛教舍利供奉及流转脉络进行考察,对佛教思想发展的演变进行梳理,较为完整地反映出泾川乃至整个陇东地区佛教发展的脉络,是泾川佛教兴衰的见证作品,为泾川作为“华夏佛宝圣地、世界佛舍利研究中心”提供了理论参考。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72号 丨 京ICP证 京B2-20171652号 丨 京ICP备16042375号-2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 京批字第直200352号 丨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2-0045
Copyright © 2015 - 2024 新华互联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6666505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135号39号楼1层101、2层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