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指南
黄昏之美无与伦比,它是活生生的过程。从西天金红的晚霞到浑圆的落日,到空寂无染的天空以及稠厚苍茫的大地,仿佛一切都在降落、收缩、凝聚,又于黑夜中消融,消融于广大的黑暗。自然界的一天结束了,也是一个工作日的结束。辛勤劳作的时间告一段落,这世上为生存而有的搏斗也暂时中止。无言的美景劝慰着人心:躺下吧,放平吧,欣赏吧,除了欣赏我们一无所用。这黄昏的教育从未止歇,这本伟大的奇书被一再翻阅。这美丽得过分的画卷,这画卷中我们卑微而现实的生命……
请看由韩东所著的《幸福之道》。
韩东的随笔富于哲思、文笔隽永,涉及范围虽广,但偏重人生在世或生而为人这类主题。可谓喧哗中的静谧、紊乱中的笃定,读之如饮夏日井水,沁人心脾。在知识性、教化性和宣泄性随笔泛滥的格局中另辟蹊径,自成一路。
《幸福之道》收录了韩东2005年以来的专栏随笔98篇。
人在“江湖”
下面条的
周庄·九寨沟
老鼠的故事
算是碰见了好人
对门的夫妻
人在“江湖”
露天电影
闹地震
转学
戴老师
弱肉强食
讨厌争吵
吐痰的陋习
哭泣这回事
饿、吃、吐
谈“80后”写作
快是艺术的敌人
诗歌朗诵
《孔雀》及其他
归来者
又见多多
众生平等之企鹅
义愤和忘恩负义
大骗子和小骗子
众生平等之企鹅
荒诞的研究
自上而下的尊重
死亡教育
农村包围城市
出入苏州
为何滞留在南京?
成都行
和好
考古误读
鸡的盲点
人生蜕变
收藏
积习难改
人到中年
艺术或经济生活的新动向
《红楼梦》到底写了些什么?
《红楼梦》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
重读《百年孤独》
向卡夫卡学习
《价值和文化》及格言
小说大师的青年时代
拿电影说事的电影
略写朱文
两条不叫的狗
幸福之道
八九十年代
楼上楼下
学校教育
今昔火车
拍戏
很少的钱
收音机
读书
咖啡馆、烧鸡公
回忆冬天
以前的夏天
合格的父母
一位好父亲
我的二○○六
倒霉的一天
飞碟盲
绝不感动
幸福之道
对死者的尊重
小论网战
是假期,而不是劳动
人与路
过马路的时候要当心
说心
话说灵魂
话说外星人
话说预感
大小圈子
三种人
一对怨偶
写长篇
所谓经典
跌到高处——谈《狂欢》及伊沙的写作
再见棉棉
两个世界
童年游戏
反叛的少年
个人主义的青年
权力与责任的中年
关爱老人
清风,清风
雨
清风,清风
享受闪电
好的阴天
早晨印象
回忆黄昏
都是星空惹的祸
静夜之时
灯光之美
雪的广告
下面条的
我们楼下有一个面条摊,两张破桌子,几条烂板凳,生意却一直很红火。摊主夫妻二人,年纪三十左右,来自何处不详,反正不是南京当地人,也不是城里人。他们在小区的这块空地上下面条已经下了一年多了。开始的时候设施很简陋,破桌子烂板凳外加一只烧煤球的炉子。后来,摊子变得稍大了些,多了一张桌子,放油盐酱醋作料,炉子也增加了一只。刮风下雨时还用塑料布围起了一个棚子。
小区里有收破烂的,专门收这小区里的破烂,谁家更换家具或者搞装修他们便会上门,收购旧家电家具以及书刊杂志。收破烂的也是夫妻二人,三十左右,不是南京当地人。收购时他们表现得相当吝啬,那些旧家电家具基本上是白送。但他们对下面条的却很慷慨,后者增添的“设施”基本上是收破烂的白送的。于是便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你在楼下吃面条,坐的竟是家里从前的那张旧椅子,下面条的炉子也十分眼熟,那搭棚子的烂木头依稀是睡过的大床的床腿。可以推测,收破烂的和下面条的都来自同一个地方,原是老乡。也许我错了,但至少他们也是同一个阶级,因此互相帮助是十分止常的。
收破烂的吝啬(对小区人民而言),而下面条的厚道诚实,这也许是行业不同造成的。下面条的夫妻二人一天忙到晚,买菜、买面、下面条、包馄饨、刷锅洗碗,有的面条下好了还得送上门。面条的口味不必说(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来吃),价格也相当的便宜,一碗面条加一个鸡蛋才两块五。难怪寒冬腊月、深更半夜,楼下的面条摊子上始终坐得满满的。我们吃着热面条,口中呼出大口的白气,下面条的夫妇却整天站在寒风中,冻得通红的手指上沾着白面粉。苦两个钱真的不容易啊。小区里还有一些退休的老头老太,常去面条摊子前转悠,也不吃面条,只是拉个家常,缓解了下面条的孤单寂寞。
年关已近,这些天楼下的面条摊有了一些变化,女的提前回老家去了,男的留下来继续下面条。一个人自然是忙不过来。一天我去吃面条,摊主不在,帮他看摊的老太婆说他买面条去了,让我等会儿再来。半小时后我又来到面条摊上,摊主依然不在,说是给人家送面条去了。那老太婆帮我下了一碗面条,一面下一面唠叨着:“真是口]怜,一个人的又要买面又要送面,说可怜也真是可怜!”当时棚子外面下起了小雪,天色昏暗、寒风刺骨,我不免有些感动。我不知道那下面条的是否真的可怜,但一个可怜别人的人却十分的难得,尤其可怜的是一个下面条的外乡人。顺便说一句,老太婆下的
周庄·九寨沟
我很少出门旅游,因为觉得意思不大。这次春节和几个朋友去了一趟周庄,当时想的是在河边喝喝茶、聊聊天,知道会游人如织,挤得不可开交,但我们不“游”,坐在那里看看也就行了。看别人游也是一种游法。然而下起了小雨,河边自然是坐不成了。我们被迫在周庄的曲里拐弯里挤来挤去,每人还撑着一把伞。烟雨迷蒙、雨伞盛开,遮挡了我们的视线,除了人们的脊梁和灰暗的砖墙几乎没看见其他。好歹到了晚上,我们总算在发黑的水边“回廊”上坐了下来,吃了一顿价格奇贵味道极差的晚饭。大约九点多钟,周庄各处就关门打烊了。回旅社睡觉为时尚早,于是我们便步出周庄的大门,去了外面的新城区,想找个地方唱歌。大约是因为过年,回家的人还没有到岗,并无地方唱歌。好在我们发现了一个打桌球玩游戏机的地方,进去消磨了一个晚上,过了一把夜生活。
P3-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72号 丨 京ICP证 京B2-20171652号 丨 京ICP备16042375号-2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 京批字第直200352号 丨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2-0045
Copyright © 2015 - 2024 新华互联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6666505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135号39号楼1层101、2层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