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指南
在欧门-恩格斯公司的事务所里,长着金黄色头发和满腮连鬓胡子的恩格斯在紧张地处理着国际邮件,收购原棉和出售各类品种的棉纱。自从他当了G. 欧门的“右手”,出任公司总助理以来,每天清晨6点就得起床,整天工作将近10个小时,晚上还要上夜校进修英语和研究棉纺工艺。尽管如此,G. 欧门还是看得出,恩格斯这样做只是忍受着他父亲的意志,而他内心的活动完全集中在研究曼彻斯特的社会现状和政治运动上。副总经理很惋惜这个青年的才智不能在纺织行业上完全施展开来,为此他经常满腹牢骚。
恩格斯作为公司老板的长子,一到曼彻斯特就收到了来自各方面的请柬,多少工商界的巨头需要他去拜访,多少宴会舞厅等着他去光临。然而,他并没有穿上燕尾服,跳上大马车,去出席上流社会的舞会盛宴,却换上便服,走出灯红酒绿的市中心,向工人住宅区走去。
穿过却尔顿和阿德威克别墅式的华丽住宅,恩格斯来到了艾尔克河两岸潮湿肮脏的贫民窟。这里被污染了的河水发出一阵阵恶臭,东倒西歪的破旧房子乱七八糟地靠在一起。墙快塌了,门和窗都损坏了,只是勉强地支撑在那儿。街道全部没有铺砌过,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积起了许多死水潭。一堆堆垃圾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臭味,一排排烟囱冒着黑烟,空气混浊不堪。从一幢房子到另一幢房子,横过街心,拉了绳子,晒满了湿漉漉的破衣服。走过一些拐角、一些狭窄而肮脏的胡同和过道,几分钟以后,他就被这种东一排西一幢的房子或一条条迷魂阵似的街道搞得不知天南地北了。
恩格斯走进了一间矮小的平房,里面的情形是令人心酸的。这是一间长不到6英尺,宽不足5英尺的小屋,屋内又暗又潮湿,屋顶漏雨,地下冒着水泡。地板被拆掉一块,一家三代就用这个窟窿做茅坑。屋里没有床,一堆肮脏杂乱的麦秸和一条用旧麻袋做成的被单成了全家共用的被褥,一只破木箱是这里唯一的家具。走到奥尔德菲尔德路和十字胡同之间的霍普街,恩格斯在一个没有窗子、没有地板的牛棚里遇见了一位六十多岁的孤独老人。他在里面装了一个像烟筒似的东西,放了一张床。这个老头太衰弱了,看上去根本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恩格斯问他靠什么维持生活,老人指着一辆手推车低声说,靠运粪挣几个钱。恩格斯到处遇见的都是这种恶劣的居住状况和非人的生活条件。据他了解,在这种悲惨状况下生活的工人,仅仅在曼彻斯特及其郊区就有35万之多。
一次,恩格斯与一位道貌岸然的资产者在曼彻斯特街上步行,谈起工人住宅区恶劣的建筑结构和可怕的居住条件,很有感慨。他直言不讳地说:“我还没有看到过比曼彻斯特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城市建筑得更坏的区域。”那个资本家连头也不抬,默默地听完了这一切,无动于衷。当走到拐角处与恩格斯告别时,他突然得意地脱口而出:“但是您要知道,在这里到底可以赚很多钱。再见,先生!”恩格斯茫茫然不知所措,他为这种不近人情的冷淡和铁石心肠的利己主义感到不寒而栗。
没多久,恩格斯在曼彻斯特结识了比他小一岁的纺织厂女工玛丽·白恩士(MaryBurns,1821—1863)。她是一位纯朴的爱尔兰姑娘,出身于一个染色工人的家庭。从童年起,她就熟知无产阶级的困苦和斗争,很早就决心献身于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和爱尔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她不仅以那“野蔷薇”般的美丽和黑亮勇敢的目光迷住了这位莱茵省的青年,而且以那爽朗的性格、活泼的姿态和永不衰竭的毅力赢得了恩格斯的诚挚爱情。但是,给恩格斯以更深刻印象的,还在于她的机智勇敢和高度的阶级觉悟。1843年他们开始共同生活。白恩士成了恩格斯的忠实伴侣之后,对恩格斯考察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P60-63
马克思逝世以后,其思想的最权威解释者无疑是恩格斯。作为他终生的同事和战友,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而且对他挚友的思想和著作有着一种特殊的理解。这位“第二小提琴手”显然没有停留在光演奏旧曲的境地,而是以他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才思、开阔的视野涉猎了极为广泛的科学领域,密切观察、研究、指导欧美各国的革命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新的宝藏,成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公认的导师和领袖。正像C. 蔡特金(Clara Zetkin,1857—1933)所说的,全世界都把他看作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一位全面协调发展、刚直不阿的人,就像文艺复兴和法国大革命时期那些令人崇敬的人一样。他具有不可名状的魔力,懂得生活的真谛。他热情奔放,朝气蓬勃,勇于牺牲,但并不软弱伤感;他精力充沛,举止矜持,但并不傲慢自负;他勇敢果断,但从不自夸;他礼貌周全,但从不矫揉造作;他朴实无华,坦率和蔼,不是出于习俗,而是发自内心。”他以自己的杰出贡献,在国际工人运动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今年是恩格斯逝世120周年。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了大量有关这位伟人的传记、回忆录、文献、书信、档案,充分利用了新发现的有关手稿,从中挖掘提炼深层的、鲜为人知的素材,形成颇具特色的主线,并根据第一手的真实史料,以伟人一生的足迹为线索,描述了伟人生平活动的轨迹,多侧面地展示了恩格斯学习、工作、生活、著述、争辩、游览等色彩斑斓的画卷,体现了伟人崇高的思想境界、博大的革命胸怀、不倦的探索精神和无畏的战斗风貌。
读者从中可以看到,恩格斯只能在感受得到世界脉搏的地方生活和工作,因而他为自己选定的活动地点是曼彻斯特、巴黎、布鲁塞尔、伦敦……书中对巴门和爱北斐特时期少年恩格斯叛逆性格的养成;不来梅经商实习时所经历的一场信仰与理智的斗争;柏林的“戎马”生涯以及与谢林“启示哲学”的酣战;在工业城曼彻斯特与纺织女工的一段恋情;巴黎“雷让斯”咖啡馆与马克思的历史性会见;布鲁塞尔创建通讯委员会过程中的一场公开冲突;伦敦共产主义同盟代表大会上的出色辩才和《共产党宣言》的起草经过;科伦创办《新莱茵报》的种种艰辛;巴登一普法尔茨战场上的悲壮一幕……都有生动细腻的描写,为读者全方位地刻画了一个真实的、作为思想家和革命家的恩格斯,内容感人肺腑,催人奋进。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恩格斯一生所到之处作了较详尽的考证,还在1990年的版本基础上,补充了近400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汇集了中外名家精心构思和创作的美术作品。其中主要来源于中共中央编译局编纂的《恩格斯画传》(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重庆出版集团和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的生平和他们的时代》(Karl Marxund Friedrich Engels Ihr Leben und ihre Zeit,Dietz Verlag Berlin 1978)、《马克思和恩格斯》(苏联艺术国家出版局1948年版)等,还查阅了国外出版的有关著作,从中获取珍贵的历史记载。在本书出版之际,谨向无私奉献自己智慧和才华的美术家和雕塑家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作者
2015年3月于上海
序/高放
01 巴门纺织厂主家降临了“丑小鸭”
02 爱北斐特中学的肄业生
03 前往不来梅经商实习
04 柏林的“戎马”生涯
05 在工业城曼彻斯特考察
06 巴黎“雷让斯”咖啡馆的历史性会见
07 返回故乡撰写第一本关于英国的书
08 赴布鲁塞尔创建通讯委员会
09 出使巴黎
10 在伦敦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上
11 创办《新莱茵报》的科伦之行
12 冲锋在巴登-普法尔茨战场
13 由瑞士转入伦敦
14 赴曼彻斯特重操旧业
15 真正的家
16 定居伦敦
17 出席国际海牙代表大会
18 在雾都伏案于挚友的未竞事业
19 涉足北美大陆
20 向世界开放的瑞琴特公园路122号
21 欧洲巡礼
22 一盏智慧的明灯在这里熄灭
23 伊斯特本岸边的海葬
后记
一、本书的三个优点和特点
今年8月5日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开创者F. 恩格斯逝世120周年纪念日。他生于1820年,殁于1895年,享年75岁。他光辉的一生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我手边收藏的多本苏联人、德国人和中国人写的恩格斯传记,都只是按年代顺序分章平铺直叙,而没有归纳划分为几个时期。这样就看不到恩格斯非凡一生中波浪起伏的变化和各个时期的特点。我认为他伟大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5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从1820—1842年,即是他22岁之前刻苦磨练的成长时期。他在家乡德国莱茵省巴门市和附近的爱北斐特市上过小学、中学,在他资本家父亲开设的工厂里当过学徒和办事员,随后在柏林大学旁听过哲学课1年,又服兵役1年。他最终背叛了资产阶级家庭出身和摆脱宗教影响,经过艰难转折,成长为民主主义的革命青年。第二时期是1843—1850年,这7年正是他23岁至30岁的青年时期,犹如刚出炉的红钢。他跟随志同道合的密友K. 马克思,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共同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共同参加了德国1848—1849年民主革命,建立了不朽功勋。第三时期是1850—1870年,这20年正是他从30岁一50岁的黄金时期。可是他为了从经济上能切实帮助他最亲密的战友马克思维持一家七八口人的生计,不得不回到他父亲在曼彻斯特市经营的公司去当资本家代理人,掌管公司业务,只能在晚间和星期日从事革命工作,首先是进行理论研究和写作。第四个时期是1870—1883年,这13年他迈入了50岁—63岁的白银时期,终于摆脱了“埃及幽囚”的生活,又回到伦敦与马克思再次并肩战斗。他担任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总委员会委员,为促进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支援巴黎公社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第五时期是自1883年马克思逝世至1895年他病故的晚年12个春秋的紫铜时期。他为整理出版马克思遗著、独立发展马克思主义并指导第二国际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登峰造极,功凌绝顶。徐觉哉著《恩格斯画传》一书正是依据恩格斯一生这5个时期曲折变化的活动,集中归纳分列出23个专题,写出约12万字图文并茂的关于恩格斯的一部别开生面的传记。
我通读书稿校样之后,感到本书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和优点。
第一,本书很有故事性。全书以“恩格斯的足迹”作为书名,这表明作者不是平铺直叙恩格斯的各种日常活动,也不是连续不断介绍恩格斯的主要理论著作,而是着意从恩格斯生平足迹到过的德、英、法、瑞(士)、西(班牙)、荷(兰)、比、美、加(拿大)等国的众多地方,筛选他在所到之处所做之事、所遇之人、所触之景、所见之物、所写之文、所讲之话、所抒之情、所表之态。全书每一个专题都有恩格斯足迹所到之处的具体活动情节。除了大部分写恩格斯一生的革命活动之外,还写到他在人际交往方面和亲友之间的友情、亲情和爱情,全面展示了一个革命家的战斗精神和人情昧。既具形象性、趣味性,又富吸引力、感染力,可读性很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第二,本书很有艺术性。作者不是采用通常记叙文的写法,而是选择散文体的艺术描写。对人、对事、对景、对物都刻意用生动活泼的文字,清晰流畅的语言,逼真贴切的比喻,抒情达意的笔法,来讲述恩格斯所到之处的每一个真实的故事。每听作者讲一个故事就像读一篇优美的散文一样,边读边引人敞开心扉,深入思考,更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不仅给人以智慧的启迪,而且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全书几乎每一页都配有精心选录的清晰精美的图片,既有人物的艺术照片,又有艺术的绘画、雕塑、速写、风景照片等等。全书共有近400幅图片,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系统反映了恩格斯一生的主要经历和革命活动,可以说本书又是恩格斯一生的艺术画传。以文字讲述故事的同时,又配合有图像,这样图文并茂,相得益彰,把读者带进现场,引人入胜,使读者宛若当年与恩格斯一路同行,同在一处,亲历其事,亲临教诲,耳提面命,受益良多。
第三,本书很有思想性。全书通过众多真实的故事深刻说明了:恩格斯如何走与工人阶级相结合的道路、深入调查工人阶级状况才完成了自己阶级立场的转变,由资产阶级子弟转变为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刻画了恩格斯如何刻苦学习、深入钻研才能在理论上有所建树,才能与马克思一起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表达了恩格斯如何尊敬、关爱他最敬重最亲密的战友,给予马克思以忘我无私的长期帮助;反映了思格斯如何虚怀若谷,从不居功自傲,总认为自己是“第二小提琴手”;还记叙了恩格斯从1842年起,如何经常热情走访、接待、帮助各国工人代表和工人运动领导人。书中讲述的故事背后闪耀着革命精神、科学精神、奉献精神、人文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这些体现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光辉思想,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典范。
……
序末,我还要写一点恩格斯与中国。恩格斯的足迹没有到过中国,所以本书没有提到他与中国的关系。我猜想恩格斯平生多次“梦游”中国,所以他写了多篇论述中国的文稿。早在1848年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到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中国的市场”。正是这本划时代的经典文献,自1920年在中国出版全译本以来,从思想上、理论上武装了三四代中国人民,使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惊天动地、翻天覆地的巨变。据中央编译局的同志统计,马克思、恩格斯著述中谈及中国的共有800多处,专论中国的文章有18篇。恩格斯于1857年5月20日前后在曼彻斯特当“埃及幽囚”时写成的《波斯与中国》一文,论及1856年第二次中英鸦片战争,文中提及香港、广州、上海、南京、北京等地,还说北京“与伦敦一样大,离登陆地点100英里远”,仿佛他亲自到这些城市考察过。他认为英国能征服波斯,但是“中国人发起全民战争”定会创造奇迹。他在文末深信“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亲眼看到世界上最古老帝国的垂死挣扎,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这个科学预言后来不是应验了吗?恩格斯晚年还十分关注中日甲午战争。他在1894年9月23日致考茨基信中说:“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将发生渐进的,但却是全面的革命。”两个月后,即11月10日他在致左尔格信中进而又指出:“资本主义征服中国的同时,也将促进欧洲和美洲资本主义的崩溃。”这些见解是很深刻的,迄今还值得我们深思。恩格斯的著作如《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反杜林论》等等在我国长期广为传播,深有影响,教育了我国三四代人。中国人民一向对恩格斯如对马克思一样,深为敬重,深怀敬意,深存敬仰,深表热爱。2014年6月11日中国赠送给德国乌培塔尔市(恩格斯的故乡)的恩格斯雕像在落成。中国驻德大使史明德、乌培塔尔市市长彼得·容等人出席。在看到《参考消息》于6月13日第16版刊登的德国N-TV电视台网站播放的雕像落成典礼的照片时,我当即把它剪裁下来收藏。现在看来,这幅照片与本书中收入的一幅照片是同一个雕像。
总之,徐觉哉所著《恩格斯画传》这本图文并茂、引人入胜的读物和鉴赏物,是非常有助于普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的精品。谨向广大读者推荐,欣然执笔为序。
2015年5月15日
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寓所顶斋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72号 丨 京ICP证 京B2-20171652号 丨 京ICP备16042375号-2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 京批字第直200352号 丨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2-0045
Copyright © 2015 - 2024 新华互联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6666505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135号39号楼1层101、2层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