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指南
我们都希望生命是平稳顺遂的,然而,就正是在人生的风浪颠簸中,我们才能重新定义自己,并且选择是要紧缩在花苞中,用安全模式运作我们的人生,还是愿意破茧而出,享受绽放之后的美丽。《重遇未知的自己(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精)》是张德芬最用心的作品重温,唯美升级。礼物限量版,震撼心灵触摸自己最具指导性的作品。
《重遇未知的自己(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精)》是华语世界首席身心灵畅销书作家张德芬的都市身心灵进阶课,《重遇未知的自己(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精)》是继《遇见未知的自己》后张德芬最用心的一部作品,帮助不断成长的我们再次深入内心,触摸最真实的自己,在自己内在的世界中,陪伴自己的只有自己,学会面对的自己心里那些阴暗面和负面的人格特质。
前言 回首来时路
第一辑
快乐是一种选择——你的心态决定你的幸福等级
为你的快乐负起责任
顺其自然地接纳,别问“为什么”
亲爱的,那不过是一个想法
记住,喜悦是消融负面情绪最好的光
人类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影响快乐的最大障碍
个人责任承担的层次决定你的快乐程度
把黑暗带到光明
我们一直都是命运的主人
如果身心灵是一栋房子
让至善的力量拥抱你的不舒服
第二辑
找出“我是谁”——唤醒被催眠的幸福
“我是谁”其实没有答案
没有你的故事,你是谁
放下你的故事,走出信念的阴影
阴影效应
人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走出心中的牢笼,自在解脱
你和耶稣的差别在于,你拥有很多
第三辑
好好爱自己了吗 ——学会听懂身体的“呐喊”
会痛的不是爱
怎能轻易说爱
我们都是巴士上的小丑
我们对爱的渴望
好好爱自己了吗
别人都是为你而来
别人身上的美好,其实你也拥有
学会愉悦地等待
停止做上帝
给自己一个发怒的机会
肃清生活的路障——身心灵的体察
觉照的光慢慢融化冰山
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内在空间的力量会影响你的外在
第四辑
幸福的门一直是敞开的
如何看待人生大梦
负面情绪不过是生命能量的自然流动
谁能写出玫瑰的味道
90%以上的苦是没必要受的
人生不过是一场游戏
顿悟也需要一个过程
你是否喜欢做自己的伴侣
我们追寻的不过是活着的体验
我们错过了多少
第五辑
拥抱生活中的阴影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如何走出受害者牢笼
不放过你的是你的思想
行走在灵修的道路上
无意识,人类一切祸乱的根源
唯一的敌人是你自己
如何化解两难的困境
要想全然地活,你必须先接受死亡
死亡的阴影
隧道的尽头就是礼物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两匹“狼”
第六辑
最美妙的人生
怎样才算是真正有魅力的女人
真爱是需要冒险的
婚姻必修课——温柔的坚持
“我”需要你的爱,真的吗
给自己放一个婚姻长假
温柔的坚持和脆弱的要求
你能送给别人和自己的最好礼物
任何时候都要做回自己
有条件的爱不如不爱
人类最大的痛苦是我们认同内在小我的头脑,也就是我们的思想和思维方式,以为这些念头就是我们自己,或是认为这些念头都是正确的,因而盲目地听命于它们。
比如,老公晚回家没有给你打电话,你就生气了,因为觉得老公心里没有你,不爱你,而你完全陷入这种情绪里,无法自拔。其实,情绪是来来去去的,它来的时候是我们召唤来的,比如痛苦是你召唤来的,来了之后,它为什么不走了?因为它被你的故事“勾”住,走不了了。在这里,你的故事就是,“老公回家晚了,却没有打电话告诉我,他心里没有我,他不爱我”。我想问的是:这是真的吗?
如果你能停止对这些事物、想法和故事的认同,真正感知到自己是谁的话,那你就是有灵性的,不是属于物质世界的。所谓认同,就是投注自我感。举个例子,你会认同你的车,因为你今天开了一辆宝马,你就自我感觉好了一点儿。如果你的车丢了,你的内心就像被挖走了一块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认同,把自我感投注到我们之外的事物上的一种表现。
人类最大的悲哀,就是我们从无形无相的世界,来到这个有形有相的二元对立世界当中,而在其中失落了自己。我们尝试在形象当中寻找自己——我可以多有一点儿钱,更有名一点儿,多一辆车子,甚至是再大一点儿的房子。或者是我要车子,我要房子,我要一个好老公,我要更多的朋友,我要更多美丽的衣服。我们在这个物质的形象世界当中寻找自我,然后又在其中迷失了自我。
什么叫“在其中迷失自我”?就是你以为在这个有形有相的世界中找到了自己,最后却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谁。不过,值得高兴的是,当你不知道自己是谁的时候,你就离“你是谁”的真相更近了一步。
我常常思索“为什么人不能快乐”这个问题。不光是我,每个人都觉得快乐很重要,可为什么它如此不可捉摸?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思考,我最后终于得出了一个答案:我们受自己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的操控太严重了,以至于在生活当中,戍们始终做出一些和追求陕乐、幸福相违背的事情。
比方说,很多人对父母都有怨怼,因为他们觉得父母“应该”要怎么样怎么洋。问题是,很多人的父母就是无法提供你想要的那种支持和爱,很多人一生都在寻求父母的认同而不自知,即使父母死了,他们还是在生活当中不断地在外面寻求不同来源的认同,永远没有安定下来的时刻。这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像拜伦·凯蒂老师(《一念之转: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的作者)说的:做自己的父母——你想要的那种父母,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我们能不能慈悲、温柔地对待自己?如果我们对待自己都是沿袭了父母对待我们的那种方式——你认为的不尊重、严苛、不体贴,那我们怎么可能要求别人对我们好呢?
你只能以自己值得的方式被对待,那你值得别人如何去对待呢?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谁比谁优越,我们的价值其实取决于我们怎样对待和看待自己,这是决定我们如何被人对待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是我们与上一代之间的关系,而另一方面,我们与下一代的关系也是困难重重。有位妈妈跟我说,她老为了孩子练琴而和孩子闹矛盾。她承认,如果要她每天坐在那里练一小时的钢琴,她也会很痛苦。我笑着问:“那为什么你要强迫孩子练呢?”
她理直气壮地说:“当初是她要求练琴的,我跟她说好了,一旦作出决定,就要坚持到底。”
我又笑了,说:“一个五岁孩子作的决定,你就要她残忍地一生尊重,坚持到底,这是不是有点儿过分呢?”
妈妈毫不让步地说:“我觉得做一件事情就是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我要教导孩子做到这一点。”
我又问:“那么,你自己做到这一点了吗?你每一件事情都做到底,没有半途而废吗?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却要强加于孩子身上,难怪孩子和你都不快乐。”
同时,我拿出“一念之转”的方法来检视她的想法,“开始一件事情就要坚持到底,这是真的吗?”她也承认这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确。
我说:“佛陀当初选择以苦行的方式来修道,最后他放弃了,换了一种方式才在菩提树下悟道。如果他坚持苦修到底,可能在成道前就‘挂’了,今天就没有释迦牟尼佛作为我们成道的榜样了。还有我们的轩辕黄帝,他拜了好几十个师父才真正悟道。如果他坚持拜一个师父到底,可能我们就看不到《黄帝内经》这本千古奇书了。” 这位妈妈同意了我的看法,可是她说她很难放下。这没有关系,有些信念和价值观是根深蒂固的,一时间,我们很难丢弃,即使它们让我们受苦,即使我们知道它们未必是正确的(人真的是很好玩的动物哦)。
P13-16
回首来时路,一晃《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出版已经四年了。回顾这四年来发生的点点滴滴,我不禁感慨人生旅程的丰富多采,更是对生命充满了感恩。《重遇未知的自己——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一书就记载了我这四年来的生命轨迹。
《遇见未知的自己》于2007年在台湾出版后,获得了不少好评,但是当时在大陆几乎没有出版社对它感兴趣。然而后来的变化却令人跌破眼镜,这本书从出版到现在,一直是各大书店的畅销书,销量超过了一百万册。
回顾我这四年多来的心态,一开始我是很单纯地发心想和大家分享我学习灵性成长的心得,这是毋庸置疑的。书出版之后,我非常关注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也很在意书的销量和别人的评价。
记得当时的出版社不肯给这本书做任何营销活动,我就自己掏钱宴请北京十几个媒体记者吃饭,还到处派送书给朋友,希望我的书能广为流传。我也常常上网看排行榜和读者的回馈,并且在博客上尽心尽力地,几乎有问必答地回答网友的提问。后来,我接连出了其他几本书,分别是《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并且翻译了一些国外导师的著作:《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修炼当下的力量》《找回你的生命礼物》等。那一阵子忙得不亦乐乎,可以说是多产期。这样汲汲营营地到了一个最高点之后,我突然开始放下了。
随着书的红火大卖,我在大陆的知名度暴涨,被誉为“华语世界首席身心灵畅销书作家”。在各种场合,我每次都会碰到很多粉丝,他们对我的恭维和仰慕之情令我感到愧疚。在心灵深处,我觉得自己不配得到这样的爱戴,我开始感到羞愧。
而生命中发生的一件事严重挑战了我的传统价值观,让我的身心沉到了谷底。
在“谷底”的两年中,我拒绝了大部分媒体的采访,很不愿意公开露面,更不想和朋友们来往,几乎把自己关闭起来。当然,在夹缝中,我还是做了一些“有为”的事:简单地翻译了一些书,介绍一些老师到大陆授课,并且成立了一个身心灵的入门网站,叫“内在空间”(WWW.innerspace.com.cn)。
成立这个网站的动机其实很简单,因为我觉得可以用书表达的灵性概念以及能带给大家帮助的感悟,我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我要带读者去哪里呢?尤其是那些没有钱、没有时间上昂贵的灵修课程的朋友,他们的灵性成长需要什么样的协助呢? 因此,我把手中的灵性资源整合起来,成立了一个内容丰富的灵性网站——“内在空间”。在这里,大家不但可以下载各式各样的好书、冥想录音等,还可以欣赏各种好听的灵性音乐、电影。此外,网站每日还会更新不同的好文、静心小语。我更是找了好几位专家来主持“主题讨论”(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吸引力法则、灵性成长、生命关怀,等),让大家在这些主题中能获得专家们的不同意见和指导。
同时,为了照顾偏远地区的朋友,我们还特地刊登了各地灵性读书会的信息,将自己每次在公开场合的演讲录音、录像全都放在网站上,把对灵性成长有兴趣的朋友们联结在一起,共同成长,一同研究,让不能亲临现场的朋友也能分享信息。
在忙着建立网站的同时,我一直没有间断地上灵修课,看各种灵修书籍。而这整个蜕变成长的过程,就像我在《破碎重生》这本书(台湾方智出版社出版)的推荐序里面写的:
我最喜欢其中的一句话:“当紧缩在苞芽中,终究比绽放更痛苦时,时机就成熟了。”我们都希望生命是平稳顺遂的,然而,就正是在人生的风浪颠簸中,我们才能重新定义自己,并且选择是要紧缩在花苞中,用安全模式运作我们的人生,还是愿意破茧而出,享受绽放之后的美丽。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72号 丨 京ICP证 京B2-20171652号 丨 京ICP备16042375号-2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 京批字第直200352号 丨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2-0045
Copyright © 2015 - 2024 新华互联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6666505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135号39号楼1层101、2层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