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指南
张兵编著的《写给中学生的第1本书》内容囊括中学生要知道的人生定位、学习方法、人际沟通、情绪调节、电脑使用以及青春期问题处理等各方面事项,为中学生们提供一系列具体而实际的经验。中学生们完全可以把本书置放在课桌和书包里,每天翻阅几页,相信能够对自己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这本书能够代替父母的谆谆教诲和呕心叮咛,一书在手,就等于父母陪伴在自己的孩子身边,在关键时刻给孩子及时的人生提醒和经验指导。我不奢望本书流芳百世,只希望这本书能短暂地存留孩子心中,给在黑夜中行走的他们点燃一盏灯,引领他们度过美好的中学时光。
张兵编著的《写给中学生的第1本书》内容包括初中、高中学生想要了解的各种事宜,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父母,都可以拿这本书给孩子阅读,作为送给中学生的叮咛和提醒,同时又带着强烈的劝勉和励志色彩,让中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适应考试、适应老师和人群,提前懂得处世的经验。《写给中学生的第1本书》是中学生们的必备书,是一本可以放在书桌随时阅读的人生指导书。
第一章 学校生活篇 ——不是牢笼,应是乐园
1.每个人都要自己学着长大 2
2.学校是不是最美的乐园,关键看你是什么心态 3
3.让自己适应学校生活,而不是让学校生活适应自己 5
4.学校生活可以很有趣 7
5.让学校生活丰富多彩的9条建议 9
6.面对不公平,依然向前看 11
7.向优秀者学习,从而提高和成就自己 12
8.遵守校规,不要处处跟学校对着干 14
9.把校园当做自己的家 16
10.在学校一定要争气,珍惜父母的血汗钱 18
第二章 学习生活篇——只要方法对,学习一点也不累
1.为了更好地生存,必须努力学习 21
2.学习可以磨炼意志,决定你今后的社会承受力 22
3.将吃苦当做吃补 24
4.只要方法对,学习一点也不累 25
5.高分而不低能,读书而不做书呆子 27
6.奋斗的人生不混沌——如何提高学习动力 29
7.情绪调节术——积极情绪促进学习,消极情绪阻碍学习 31
8.学习不只局限于教科书——阅读经典名著可以丰富精神内涵 33
9.优秀中学生的10个学习习惯 35
10.你距离优等生只有一步之遥 37
11.笑对学习压力 39
第三章 学科学习篇——门门功课都优秀其实很简单
1.英语就像一场游戏 43
2.语文对中国人来说是小菜一碟 44
3.数学其实很有趣 46
4.与牛顿、爱因斯坦面对面 48
5.前车古人,鉴今天——读懂历史和地理,受用终生 49
6.人是什么变的——不学生物就不知道自己是谁 50
7.不学政治就看不懂社会——政治原来就是社会课 52
8.像写博客那样写作文,你会发现很容易 53
9.口才修炼术——演讲我最大胆 54
第四章 考试生活篇——心态决定考试成败
1.考试就像一场心理战 58
2.为什么每次考试都变得迟钝——修复你原有的“灵性” 59
3.不做自欺欺人的傻瓜——作弊到底想骗给谁看 61
4.考试,我好怕你——把“自卑”和“恐惧”从你的字典里删除 63
5.担心别人超过自己——你到底在为谁考试 65
6.艺高人胆大,不再畏惧任何考试 66
7.考试拿高分的十大要点 68
8.考前的复习如何安排 70
9.敢于接受现实的一切考验——考试成绩被公布没什么大不了 71
10.知道放松好,就是松不了——放松有效技巧 73
11.考前可以听听轻音乐,但不要看武打片和连续剧 75
12.欲胜人,先胜己——正确看待自己 77
13.从满江红到满堂彩 78
第五章 交友生活篇——不做校园里的“独行侠”
1.不做校园里的“独行侠” 82
2.说话就脸红?摆脱“社交恐惧症”现在倒计时 83
3.跳出自我小圈子,会看到到处都是朋友 85
4.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 87
5.好东西要学会分享 89
6.“心计”与“天真”——有必要和周围同学掏心掏肺吗 90
7.训练钝感力——“厚着脸皮”展现你自己 92
8.可以喜欢一个人,但最好等大家都长大 94
9.不要跟不良少年混在一起 96
10.结交可优势互补的朋友 97
11.你只跟与自己对味的同学交往吗——善于和自己不喜欢的人交往 99
12.朋友圈的日常经营和维护 101
第六章 假日生活篇——如何度过如此美好的时光
1.放假了,难道你只会上网打游戏吗 104
2.难道只能用来蒙头补睡吗 105
3.各人有各人的过法,设计一个不一样的假期 107
4.放飞爱好——绘画、摄影、书法、乒乓球一起来吧 109
5.打零工或出去旅游 110
6.读几本名著或有内涵的书,丰富自己的大脑 112
7.加强体育锻炼——处于发育关键期的身体,可能并不达标 114
8.放假是社交的好时候——和志趣相投的朋友多谈心 115
9.不应该把学习全部抛掉 117
第七章 青春生活篇——可爱的“洪水猛兽”
1.青春期的“洪水猛兽”来了 120
2.青春期的生理特点,你知道多少 121
3.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你知道多少 123
4.自我的觉醒——总希望别人关注“我”的存在 125
5.给我独立性,为什么不能让我自己做主 126
6.两性问题——越是神秘,越是好奇 128
7.为什么总是疲惫不堪 130
8.为什么我是暴脾气 132
9.与异性交往的正确方法 134
10.皇帝长了驴耳朵——不郁闷的宣泄方式 136
11.青春有叛逆,但不要做傻事 137
12.不要误入歧途 139
第八章 亲情沟通篇——如何说父母最爱听,怎么听孩子最肯说
1.可怜天下父母心,站在父母的立场上理解他们的苦衷 142
2.能与父母做朋友吗 143
3.为什么妈妈总是唠叨,爸爸总是吼叫 145
4.用书信和父母沟通——儿子的信看哭妈妈 147
5.每天都有那么多双眼睛盯着我,一点自由都没有 149
6.为什么我的大小事情你们都要干涉和过问 151
7.花你们的钱,就要听你们的吗 153
8.父母应不应该偷看孩子的短信 154
9.爸爸妈妈,请不要干涉我交友的自由 156
10.只要我喜欢,为什么不可以 158
11.不要有代沟——老爸,你觉得《菊花台》怎么样 160
12.爸爸妈妈,我会永远爱你们 162
第九章 电脑生活篇——可以玩,但不可以上瘾
1.天使还是恶魔 165
2.电脑对中学生的好处 166
3.电脑对中学生的坏处 168
4.为什么上网时不知道干什么,下网后觉得空虚 170
5.在网络诱惑面前,管住自己 171
6.上网只是消遣,学习才是天职 173
7.缓解压力的网络游戏 175
8.网络看东西只是浅阅读,深刻思想在经典书籍中 176
9.网络聊天不要太沉迷,多关注你周围的人 178
10.用判断力抵制不良信息 179
11.使用自控力,与网络分手很容易 181
第十章 师生互动篇——教者父母心,理解万岁
1.老师也是人类 184
2.把老师当成你的长辈,同时也把老师当成朋友 185
3.认真听讲,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187
4.做一个勤学好问、虚心求教的学生 189
5.包容老师的错误,消除“老师真烦”的想法 190
6.不要总是想着和老师对着干 192
7.不要事事依靠老师 194
8.公众场合注意礼貌,因为老师也爱面子 195
9.老师也不容易,任何时候都要理解万岁 197
10.感恩喜欢你的老师 198
11.感谢“折磨”你的老师 200
后记 202
6.奋斗的人生不混沌——如何提高学习动力
许傲,15岁,中学生,无心学习,可天天被家长逼着“啃”书本。为了报复家长,他留级、睡懒觉、逃课、上网,总之能怎么浪费就怎么浪费。老师找他谈话,问他:“许傲,你打算这辈子就这么下去吗?”许傲思考后眚诉老师:“不,老师,我不想这样,只是没遇到感兴趣的事,我根本不喜欢学习。”老师听后,意味深长地说:“其实,你并不是讨厌学习,只是你还没找到学习的动力。谁都想成为人才,可你如果不学习,怎么得到知识,又怎会成为人才?”然后老师给了许傲几条建议,希望他彻底地改变自己。许傲按照老师说的做了,一个学期后,他真的发生了变化,不仅越来越喜欢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不妨来借鉴一下这些建议。
第一,明白自己为谁学习。
大多数中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是为了完成父母和老师的任务。其实不然,你学习是为了保证你将来的生活品质。是在为自己学习。父母和老师逼迫你学习,只是希望你前程似锦,况且学到的知识在你脑子里,并没在他们脑子里。
从今天开始,不管老师在不在,不管检查不检查,都要认真学习。老师分配的作业按时完成,哪里不懂就问。因为你是在为自己学习,既然如此,就必须努力、实干,并且干出个样子来。
第二,有一个美好的梦想。
每个中学生都有一个美好的梦想,期待将来成就一项宏伟的事业。所以,你要十分清楚你将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成就一项什么样的事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或考上一个什么样的理想大学,实现自己的梦想。心中有了梦想,才会为了这个梦想奋发图强。
第三,学习是在为我们成功的人生奠基。
一个母亲看到自己女儿在看电视,就警告她说:“你现在只顾看电视,以后怎么会生活得好。”女儿反驳说:“我只看电视就觉得挺幸福的。”母亲说:“可这电视是你自己买的吗?电费是你自己掏的吗?我们现在中断你的经济来源,你能保证你生活得很幸福吗?”女儿无话可说。
有一个学生说:我爸爸是局长,我家什么都有,所以不用辛苦学习。但万一发生意外,父母倒下,家庭发生了变故等,这些都会消失,到时你依靠什么生存下去?
唯有知识才是永远的财富,学习知识就相当于获取财富。没有学习这个基础,什么美好的人生梦想都是一纸空文。
第四,积极的自我暗示。
积极的自我暗示就是对自己持肯定的态度,常对自己说“我能行”、“我学习会越来越出色”、“我一定能够考出好成绩”等。当老师总表扬别人而不表扬自己的时候,不要难过,要进行自我激励和自我暗示‘。暗示自己的优点还没被老师发现。这种暗示好比一股无形的力量,可以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协调机体的功能,激发自信。自信心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动力。
第五,培养自我成功感。
在学习过程中每取得一个小成功,就进行自我奖赏。例如,英语成绩多考10分,就奖励自己一个小礼物。从小的进步开始,逐渐实现大进步。通过逐次奖励来巩固自己的行为,有助于产生自我成功感,不知不觉就会产生学习动力。
此外,还可以在没成功之前,幻想一下成功的样子,提高学习动力。
第六,把原有的其他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
例如,你喜欢玩汽车,你就要想办法了解汽车是如何发动的,其构造原理是什么,涉及物理学中哪个定理。兴趣才是学习最大的动力。
P29-31
当孩子迈进中学大门,等待他的将是什么?
是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还是难以摆脱的苦闷?
是汲取知识的殿堂,还是挥霍光阴的欢乐场?
对父母们来说,当亲手将自己的孩子送进中学校园,就像把一颗优良的种子播种在大地上。但是,几年之后,父母收获的是一棵小草,还是一棵参天大树呢?
这一切都是由什么决定?
很多人认为,只要我们选择一家教育质量不错的学校,一切都万事大吉了。这样我们就可以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学校来管理了,殊不知这样是不妥当的。要知道,对孩子来说,中学是个漫长而复杂的时期。这个阶段是孩子从幼稚的童年向青年、成年转变和个性逐渐成熟的关键期,是每个孩子必经的一道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不管将来是成龙,还是成凤,这个阶段的所作所为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说,这段时期决定了孩子的发展方向,绝对不是危言耸听,确实是比较客观和符合实际的。在这个阶段,孩子要学习大量的文化知识和为人处世经验。无论是课堂知识、书本内容、学习秘诀,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技巧、青春期的心态调节以及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养成……每一个节点都是非常关键,它决定着孩子未来的人生走向。这个时候,孩子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将来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成就。这个时候,如果孩子虚度光阴,将来就可能懊悔终身;这个时候,如果孩子立志勤学、积极奋进,则为将来的发展积聚正能量,成功也将更加轻松些。
曾有这样一个案例:W市某重点中学的吴桦、刘青,在刚入学时分别是全校男女同学中成绩最优秀的,但是结果又如何呢?不知什么原因,他们的成绩竟然一路下滑,最后在考试中一败涂地,不仅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而且沦为问题少年,抽烟、酗酒,出入娱乐场所,整日沉浸于网络,无法自拔。可以说,他们的人生提前出局,被自己亲手毁了。与此同时,那些曾经成绩一般的学生却进步神速,如愿以偿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不少人后来取得了让父母、老师都为之骄傲的成绩。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落差呢?
难道是中国的教育制度和学校环境出了问题吗?
或许真的有这方面的因素,但是无论如何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因为在同样的学校里,同样老师的教导下,为什么孩子的表现却大为不同?事实上,更多的原因还在于孩子自身。
如果一个孩子自身不够强大,就会在中学生活中对自己失控,从而耽误学习。所以,从孩子进入中学校园那时起,就应该对自己、对中学生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未来也应该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目标:自己将来想做什么?在中学这几年自己应该如何度过?每天如何执行自己的计划……总之,要充实而坚定地推动自己中学生活的圆满前进,而不能让自己随波逐流,虚度光阴。
作为负责任的家长以及有良知的中学教育从业者,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关爱,给予他们真切的中学指导和人生忠告,不仅告诉他们具体的课本知识,更要告诉他们有价值的学习方法、沟通经验、人际技巧、心理调节以及如何提高自控力、抵制网络诱惑与社会坏风气的侵蚀,等等。在我们共同的帮助下,中学生们才能朝着健康的方向成长、成才、成功。
然而,现状又如何呢?我们做得很不够!我们知道,孩子进入中学,暂离了父母的视线,从此父母鞭长莫及,不能殷切嘱咐。而老师们工作繁杂,埋头教学钻研,无暇在课本之外对孩子进行更多的指导。于是,中学生的人生全靠自己掌握,出现大面积的空白,就这样放任自流,一步步滑入深渊。他们之所以成为坏学生,并不是天生如此。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他们的内心每天都在发生着剧烈变化,但父母和老师们都视若无睹。他们每天都需要我们的关心和指导,而父母只忙着赚钱,无视他们彷徨的眼神。我们只是给他们生活费和灌输式的教育,从来不曾走近他们,聆听他们的思想。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如何在最大程度上引导中学生走向积极的道路?
如何让中学生度过一个圆满和成功的中学时光?
作为一名草根心理学研究者,我觉得自己有必要为中学生们做点什么。也许我改变不了教育制度,但是我希望能多少改变一点孩子的成长心态。只要孩子的心态修炼得强大而成熟,就可能会引爆自身的生命潜能,获取我们所无法想象的成功。我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只是撰写这本你现在所看到的书。这本书之所以取名《写给中学生的第1本书》,是因为目前在国内还没有这样1本在教科书和考试模拟试卷之外的中学读本。这算是一种首创和大胆尝试。
本书内容囊括中学生要知道的人生定位、学习方法、人际沟通、情绪调节、电脑使用以及青春期问题处理等各方面事项,为中学生们提供一系列具体而实际的经验。中学生们完全可以把本书置放在课桌和书包里,每天翻阅几页,相信能够对自己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代替父母的谆谆教诲和呕心叮咛,一书在手,就等于父母陪伴在自己的孩子身边,在关键时刻给孩子及时的人生提醒和经验指导。我不奢望本书流芳百世,只希望这本书能短暂地存留孩子心中,给在黑夜中行走的他们点燃一盏灯,引领他们度过美好的中学时光。
在某种意义上说,本书是父母和教师送给中学生的一份礼物,它携带着温暖和智慧,给中学生成长的信念和力量。
在某种意义上说,本书是中学生送给自己的成长说明书,通过本书对自己准确定位,勇敢承担重任,塑造强大的自我,拥抱无限光明的未来!
如果你是一名中学生,愿有一天,当你回想中学往事的时候,心中留下的是美好和充实,而不是遗憾和残缺!
如果你是一名父母或教师,愿有一天,你可以对自己理直气壮地说:我硕果累累,教育有方!
最后,祝天下中学生们都能梦想成真、学有所成、无怨无悔!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所必经的关键时期,它是一个人成龙或成风的重要转折点。有人说,中学时的定位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地位,这话是有道理的。纵观那一些梦想成真的中学生们,他们无不是在这一时期发奋努力的结果。我相信,当中学生找到正确的方法,都可成为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本书的出版纯粹是抛砖引玉,即从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多个角度入手来指导中学生的成长。本书从中学教育所面临的现状为切入点来解读中学生日常问题,基于中学生发育特点与中学教育国情,结合自身实践体验来道破中学教育的真相和孩子成才的真谛。没有任何保留和隐瞒,像竹筒倒豆子般传授读者诸君实用的心得和感悟。书中列举了现实中可能遇到的成长困惑,并给出诸多解决方法,同时附有生动的案例,相信您看过之后会心领神会,从而改善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而改变命运!
本书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下面一些人士的参与和协助。在此,特别感谢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李抗先生提供的心理指导和撰写建议。我访谈了高倩、郭卉、宋云、崔秀花、贾亦真、张森荣、海文琪、魏国昌等人,聆听他们对当前教育的看法,获取大量新鲜的第一手资料,对本书的社会价值提升不少。
同时,我深入调查社会人士,如谢琦华、贾素芝、贾相、兰媚、韦孝平、徐如强、孟国珍、葛云涛、湛江、吴江涛等人在家庭教育中的心得体会,这样使本书更加客观、真实。另外,我还特别感谢魏素娟、张新秀、于静、潘明光、宁月玲等人在文字写作方面的协助。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协助,这本书是很难完成的,正是众人的共同智慧,让本书有了生命和价值,在此不胜感激!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72号 丨 京ICP证 京B2-20171652号 丨 京ICP备16042375号-2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 京批字第直200352号 丨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2-0045
Copyright © 2015 - 2024 新华互联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6666505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135号39号楼1层101、2层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