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雷霆(二次大战期间英国皇家空军对德战略轰炸行动纪实)

¥37.81 ¥39.80
  • - +
       
  • 商品库存不足,请选择其他商品

相关推荐

新华推荐

  • 商品编码(ISBN)    9787565803574
  •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 开本   16开
  • 影印版本   原版
  • 页数   276
  • 印刷时间   2011-08-01
  • 包装   平装
  • 出次   1
  •   0.574
  • 字数   300
  • 出版商国别   CN
  •   20
  • 中图法分类号   E195.2
  • 首版时间   2011-08-01
  • 印张   17.5
  • 更多参数>>

编辑推荐

  不列颠空战在德国上空的延续,打断纳粹脊梁的致命一击!国内知名军史作者丁雷倾力打造《晴空雷霆(二次大战期间英国皇家空军对德战略轰炸行动纪实)》,重点介绍英国皇家空军对德战略轰炸的三次战役,是读者了解二战西线空中战场的必备图书!

内容推荐

  丁雷编著的《晴空雷霆(二次大战期间英国皇家空军对德战略轰炸行动纪实)》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航空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军事理论的不断更新,战略轰炸这一作战形式逐渐成为空军作战的主流。

  其中, 英国皇家空军对德国所进行的战略轰炸可以说是这一作战形式的经典战例之一,其规模虽不能与日后美国陆军航空队对德国的战略轰炸行动相比,但其战术协调,作战实施过程与战略意义都堪称世界空中战争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晴空雷霆(二次大战期间英国皇家空军对德战略轰炸行动纪实)》以纪实的笔调,翔实的资料和图片,重点介绍英国皇家空军对德战略轰炸的三次战役,并以这三次战役为基点,勾勒出一副完整的战略轰炸行动画卷。

目录

直击阿格琉斯之踵:鲁尔战役

 背景

 战役计划和实施准备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月夜奔袭:鲁尔战役中最为惊险和刺激的一夜

火焰风暴:汉堡战役

 进攻者:英美轰炸机部队

 目标汉堡市

 战役准备

 第一次轰炸

 夜间轰炸的延续:美军白昼来袭

 美军再次来袭

 火焰风暴

 第三波

 终结

 尾声

直击鹰巢;柏林战役

 下一个目标:柏林

 战前态势

 大幕拉开:8月23日,第一次轰炸

 第一阶段:8月31日至9月3日

 第二阶段:11月~12月

 第三阶段:1944年1月~2月

 尾声

附录

试读章节

  德国鲁尔区被英国空军部称之为“纳粹德国武器生产工厂”,从地理范围而言,位于北莱茵一威斯特法伦州西部,西起莱茵河左岸,东到哈姆,南起鲁尔河,北达利珀河,广义而言还包括莱茵河沿岸杜塞尔多夫到哈根之间的城市地带。这片区域是一个从东到西约40英里,从南到北约25英里,总面积大约1000平方英里的范围。沿着两条河谷中问夹着的平原上密布着14个城市,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城市群。在这些城市群中,埃森市(Essen)几乎和英国的曼彻斯特市一样大,人口数也接近;杜伊斯堡(Duisburg)的规模和利兹市接近,多特蒙德(Dortmund)的规模和爱丁堡接近。这些城市的面积加起来超过26平方英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战前的人口总和大约是411.5万。严格来讲鲁尔区并不是一个官方行政概念,其确切的边界在不同场合的解释都不同,其城市和区域行政上属于莱因区和威斯特法伦区。

  这里地理位置优越,处中、西欧和南、北欧之间的中心部位,是欧洲水陆交通的枢纽。地形以平原为主,适于农作。当地气候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生长期较长。水网密布,为全区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及航运之便。煤炭资源丰富,地表下1200米深度内硬煤探明储量650多亿吨,是工业发展的动力和原料基础。鲁尔区是整个德国工业化程度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最重要的矿产地,其炼焦煤产量在战时最高占德国总产量的71%,以及61.5%的生铁产量,装甲板等特种钢材的产量占66.7%。

  鲁尔区的兴起始13世纪。中世纪时,鲁尔区中部是朝圣要道,有“圣路”之称,“圣路”沿线出现商业城镇。早期经济仍以农业为主,平原地区为当时德国的“谷仓”,后来出现了早期的煤采掘业。普鲁士王国在1802年建立了埃森市,当时那里已经有了不少于127个煤矿。随着蒸汽机带来的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以及炼铁技术的进步,鲁尔区的钢铁产业得到了急速发展。1819年,克虏伯家族开始了他们在鲁尔区的产业。随着普鲁士王国的扩张和军备的增强,克虏伯公司也一起随之做大做强。不过这个名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开始变得格外显赫,为世人所熟知。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文明的欧洲人开始疯狂地致力于如何更有效地屠杀对方的士兵,因此极大地带动了军事工业的发展,克虏伯工厂从1914年的83000名员工,迅猛膨胀到1918年的165000名,在战争期间最高峰时一个月可以生产900万发炮弹和3000门野战炮。该公司最著名的产品就是绰号“大贝尔塔”的攻城臼炮和巴黎大炮。

  1923年因法国和比利时军队占领德国鲁尔区,所引的发国际争端,被称为鲁尔危机。按照巴黎和会的《凡尔赛和约》,德国必须承担战争责任,赔偿协约国在战争中的损失。但协约国在签订和约时没有就德国赔偿总数取得一致意见,和约决定设立协约国赔偿委员会,由该委员会在1921年5月1日以前核算德国政府应赔偿总数。在此之前,德国应先偿付200亿金马克,以现金和实物支付。法国在赔偿委员会中起支配作用。1921年1月28日,赔偿委员会要求德国赔偿总数2260亿金马克,为德国政府所拒绝。协约国对德国进行国际制裁,占领莱茵河右岸杜塞尔多夫等城镇。4月27日,赔偿委员会把赔偿总数减为1320亿金马克,德国政府勉强接受,但在支付1921年20亿金马克赔款后,表示财政困难,请求延期支付1922年后的赔偿。

  P2-4

编辑推荐
内容推荐
目录
试读章节
普通信息
商品编码(ISBN) 9787565803574
出版时间 2011-08-01
出版社 汕头大学出版社
作者 丁雷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开本 16开
影印版本 原版
页数 276
印刷时间 2011-08-01
包装 平装
出次 1
0.574
字数 300
出版商国别 CN
20
中图法分类号 E195.2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张 17.5
印次 1
正文语种
出地 广东
媒质 图书
185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260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是否套装 单册
我的足迹
您暂未有浏览记录~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