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下五千年(青少年必读经典彩色图解)

¥15.96 ¥16.80
  • - +
       
  • 商品库存不足,请选择其他商品

相关推荐

新华推荐

  •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527032
  •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 开本   16开
  • 影印版本   原版
  • 页数   211
  • 印刷时间   2009-10-01
  • 包装   平装
  • 出次   1
  •   0.478
  • 字数   165
  • 出版商国别   CN
  •   15
  • 中图法分类号   K109
  • 首版时间   2009-10-01
  • 印张   14
  • 更多参数>>

编辑推荐

  本书作为世界历史的通俗性普及读物,力求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等方面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并通过科学的体例和创新的形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阐释世界历史。全书共分为古代文明、争战中的帝国、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等9部分,精彩扼要地勾勒出世界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简洁的文字、多元的视觉、精美的图片、新颖的设计等多种要素的有机融合,使历史与文字变得轻松亲切,陪伴青少年开始一段愉快的彩色读书之旅。

内容推荐

  本书以时间为序,精选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内容,完整再现世界历史文化的精髓。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对于青少年完善知识结构、丰富文化内涵具有重要作用。

  设置“时间”、“关键词”等相关词条,对历史事件进行简要的概括提示。同时还设置“相关链接”等小栏目,多角度解读世界历史,方便青少年阅读、理解和记忆。

  300佘幅精美图片立体展现世界历史的进程,让世界历史跃然纸上,拉近青少年与历史的距离,使其更直观地感受历史的兴衰演变。

  版式设计、图文编排注重文化知识与现代审美的有机结合,并贯穿始终。加上先进的装帧设计和全彩的内文印刷,全力为青少年打造一个具有丰富信息含量的多彩阅读空间,彰显本书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目录

古代文明

 古埃及王国的统一

 胡夫金字塔

 苏美尔城邦的兴衰

 迈锡尼的狮子门

 埃赫那吞的宗教改革

 犹太王大卫

 荷马和《荷马史诗》

 军事强国亚述

 古巴比伦城和空中花园

 大流士一世改革

 佛教始祖释迦牟尼

 狼孩与罗马城

 伯罗奔尼撒战争

 博学的亚里士多德

争战中的帝国

 罗马军团

 征服波斯

 坎尼之役

 恺撒大帝

 元首屋大维

 罗马和平

 耶稣的传说

 匈奴骑兵横扫欧洲大陆

 西罗马帝国覆灭

中世纪

 法兰克国王克洛维

 拜占庭的扩张

 日本大化革新

 查理大帝

 诺曼征服战

 美洲玛雅文化

 十字军东征

 成吉思汗

 蒙古西征

 奥斯曼土耳其崛起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英法百年战争

文艺复兴时期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文艺复兴

 大诗人但丁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苏莱曼一世的征战

 从养羊到圈地

 “无敌舰队”的覆灭

 伊凡雷帝

 尼德兰革命

 三十年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

 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

 克伦威尔

 太阳王路易十四

 彼得大帝改革

 叶卡捷琳娜二世

 美国《独立宣言》

 华盛顿

 拿破仑

 滑铁卢之役

工业革命带来的变革

 工业革命

 席卷欧洲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鸦片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

 林肯

 普法战争

 三国同盟

 甲午之战

 美西战争

 日俄战争

 莱特兄弟造飞机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战争阴云

 三国协约

 萨拉热窝事件

 “凡尔登绞肉机”

 “阿芙乐尔号”的炮声

 车厢里的停战协定

 巴黎分赃会议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罗斯福新政

 绥靖政策

 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轴心国的形成

 闪击波兰

 偷袭珍珠港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雅尔塔会议

 攻克柏林

 日本投降

 联合国建立

冷战时期

 欧洲复兴计划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华沙条约

 朝鲜战争

 布拉格之春

 越南战争

 海湾战争

世界新格局

 波兰修宪和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科索沃战争

 “9·11”事件

试读章节

  古埃及王国的统一

  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说:“埃及是尼罗河的礼物。”事实也证明,没有尼罗河,就没有古埃及的辉煌文明。

  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发源于非洲中部的高原,从南向北,流入地中海。它流经埃及的那一段只占全长的l/6。

  一般来说,河水泛滥不是件好事,但对于古埃及人来说,那却是尼罗河赐给他们的礼物。每年的7月,尼罗河的发源地就进入了雨季,暴雨使尼罗河的水位大涨。7月中旬的时候,水势最大,洪水漫过河堤,淹没了尼罗河两岸的沙漠。11月底,洪水渐渐退去,给两岸的土地留下厚厚的肥沃的黑色淤泥,聪明的古埃及人就在这层淤泥上种植庄稼。虽然埃及大部分土地都是沙漠,干旱少雨,但是由于古埃及人靠着尼罗河,根本不用为农业灌溉发愁,所以古埃及人称尼罗河为“母亲河”,尼罗河两岸也成了古代著名的粮仓。

  古埃及人是由北非的土著人和来自西亚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大约在距今6000年左右,古埃及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尼罗河两岸出现了42个奴隶制城邦(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连同周围的农村构成的小国)。古埃及人称之为“塞普”,古希腊人称之为“诺姆”,中国翻译成“州”。

  这些奴隶制城邦经过长期的战争,逐渐形成两个王国。南部尼罗河上游的谷地一带的王国叫做上埃及王国,国徽是白色的百合花,保护神是鹰神,国王戴白色的王冠,由22个城邦组成。北部尼罗河下游三角洲一带的王国叫下埃及王国,国徽是蜜蜂,保护神是蛇神,国王戴红色的王冠,由20个城邦组成。

  两个王国为了争霸、统一,经常发生战争。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在国王美尼斯的统治下,逐渐强大起来。美尼斯亲率大军,征讨下埃及,下埃及迎战,两军在尼罗河三角洲展开激战。美尼斯率领军队与下埃及的军队厮杀了三天三夜,终于取得了胜利。下埃及国王和一群俘虏跪在美尼斯面前,双手捧着红色的王冠,毕恭毕敬地献给美尼斯,表示臣服。美尼斯接过王冠,戴在头上,上埃及的军队举起兵器,齐声呐喊,庆祝胜利。从此,埃及成为统一的国家。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加强对下埃及的控制,美尼斯就在决战胜利的地点修建了一座城市——白城,希腊人称之为孟斐斯,遗址在今埃及首都开罗附近。美尼斯还派奴隶在白城周围修建了一条堤坝以防止尼罗河泛滥时将城市淹没。埃及统一后,下埃及人从未停止过反抗,直到400年后,统一大业才真正完成。

  美尼斯是古埃及第一位国王,他自称“两国的统治者”、“上下埃及之王”,有时候戴白冠,有时候戴红冠,有时候两冠合戴,象征着上下埃及的统一。在埃及史上,美尼斯统治的王国被称为“第一王朝”,是古埃及文明兴起的标志。现在,开罗的埃及博物馆里有一块(《纳美尔(美尼斯的王衔名)记功石板》,用浮雕记录了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建立统一王国的丰功伟绩,这是目前为止埃及发现的最古老的石刻历史记录。因为古埃及的国王被称为法老(原意为宫殿,相当于称呼中国皇帝的“陛下”),所以此后长达3000年的时间被称为法老时代。第三代国王阿哈首次采用王冠、王衔双重体制,就是王冠为红白双冠,王衔是树、蜂双标,分别代表上下埃及,并定都于孟斐斯。从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到公元前332年埃及被亚历山大征服,法老时代的埃及一共经历了31个王朝。

  古埃及人拥有辉煌的古代文明。他们创造了象形文字,在天文学、几何学、解剖学、建筑学、历法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对西亚、希腊和欧洲有很大的影响,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在美尼斯之后的2000年里,埃及无论从财富还是从文化角度,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胡夫金字塔

  埃及有句谚语说: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单从字面意义上看,金字塔让我们感到震惊,它的古老似乎已经无法用时间的长短来衡量,再从它的内涵看,它已经成为埃及文明的象征,是人类文明的绝唱,这无疑是时间赋予金字塔的辉煌。可是如果时光倒转到4000多年以前,金字塔不过是埃及法老的坟墓而已。

  在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埃及法老的坟墓还不是金字塔,而是一种用泥砖建成的长方形的坟墓,古埃及人叫它“马斯塔巴”。到了第三王朝时期,法老们本也想将马斯塔巴作为死后的永久性住所的,可是,埃及人在那一时期却产生了法老死后要成为神,他的灵魂要升天的观念。于是,人们在设计法老坟墓时,就把它设计成了角锥体一一升天的梯子。这在《金字塔铭文》中是有记载的: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金字塔铭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犹如拉的眼睛一样。“拉”就是古埃及太阳神的名字,也就是说,角锥体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对太阳神的崇拜——一在金字塔棱线的角度向西方看去,可以看到金字塔就像撒向大地的太阳光芒。

  金字塔,在阿拉伯语中意为“方锥体”,是一种方底、尖顶的石砌建筑物,因为它规模宏大,从四面看都呈等腰三角形,很像汉语中的“金”字,所以,中文形象地把它译为“金字塔”。迄今发现的埃及金字塔共约80座,其中最大的胡夫大金字塔,被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首。胡夫金字塔,位于埃及首都开罗西南约10千米的吉萨高地,它是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也是较为古老的金字塔,始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个法老胡夫统治时期,被认为是胡夫为自己建造的陵墓。根据古埃及宗教理论:人死之后灵魂可以继续存在,只要保护好尸体,3000年以后就会在极乐世界复活并从此获得永生。因此,古埃及的每位法老从登基之日起,便着手为自己修建陵墓,以求死后超度为神。胡夫统治时期正逢古埃及盛世,因此其陵墓规模也空前绝后。

  胡夫金字塔原高146.5米,后因顶端受到风雨侵蚀,现在的高度仅为136.5米,大致相当于40层楼房那么高。在1889年法国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建成以前,几千年来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整个塔身呈正四棱锥形,底面为正方形,占地5万平方米,4个斜面分别对着东、西、南、北4个方位,误差不超过3分,底边原长230.35米,由于年深月久的侵蚀,塔身外层石灰石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落,目前底边缩短为227米,倾斜角度为51度52分。胡夫金字塔通身由近230万块巨石砌成,每块石头重量在1.5~160吨之间,石块的接合面经过认真打磨,表面光滑,角度异常准确,以至于石块间都不用任何黏合物,全部自然拼接,在没有被风蚀、破坏的地方,石缝中连薄薄的刀片也难以插入,可以想见其工艺的精堪。

  胡夫金字塔的入口在北侧面,距地面18米,从入口通过甬道可以深入神秘的地下宫殿,该甬道与地平线呈30度夹角,与北极星相对。由此可见,北极星在古埃及人的心目中有着某种特殊的意义。沿甬道上行则能到达国王殡室,殡室长10.43米,宽5.21米,高5.82米,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42.82米,墓室中仅存一具红色花岗岩石棺,别无他物,这也正是后来某些考古学家怀疑金字塔不是作为法老陵墓的一个重要论据。

  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等人估计,法老胡夫至少动用了10万奴隶,耗时20~30年时间才建造完成金字塔。但最新的权威考古学家发现:金字塔应由劳工建造而非奴隶,其主体部分为贫民和工匠,采用轮流工作制,每个工期约为3个月。因为考古人员在金字塔附近地区发现了建造者们的集体宿舍等生活设施的遗迹和墓地,以及大量用于测算、加工石料的工具(作为随葬品),而奴隶是不会享有这种待遇的。

  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在吉萨高地一字排开,组成灰黄色的金字塔群。这些单纯、高大、厚重的巨大四棱锥体高傲地屹立在浩瀚的沙海中,向世人夸耀着古埃及人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极高造诣以及古埃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

  在哈夫拉金字塔旁边有一座高约20米、长约46米的气势磅礴的狮身人面像,它由来于设计师的灵感。

  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某天,工匠们正在吉萨高地忙着修建金字塔时,法老哈夫拉前来巡视。一切似乎都很满意,正当法老要转身离开的时候,他看到了一座光秃秃的小山。自己的陵墓旁边竟然有这么一个倒胃口的东西,他很不高兴。建筑师慌忙向他解释:这座小山包的石头里含有贝壳之类的杂质,无法使用,因此放弃了对它的开采。但是,法老不想听这样的解释,他要的是一座完美的,和周围景物谐调的金字塔。于是,设计师们开始了苦思冥想——埃及古代神话给了他们灵感。他们把小山包设计成哈夫拉的头像和狮子的身躯,既体现了法老的威严,又显示了狮子的勇猛,法老哈夫拉看后赞不绝口。

  P2-6

序言

  世界历史是一个漫长而又耐人寻味的过程,既有繁荣辉煌,也有曲折艰难,但历史一直坚定地向前发展。过去的历史的积累,铸成了今天灿烂的现代文明,而在新的千年中,我们更加需要历史的光辉照亮前方未知的道路。

  博古通今一直是中国人的追求,因为历史中蕴含着经验与真知。无论是王朝帝国的兴衰成败,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还是重大事件的曲折内幕,伟大的创新背后的艰辛……这些历史无不折射出做人与做事的道理。古往今来,有所成就的有识之士,大都是通古博今的人。学习历史,从世界历史的兴衰演变中体会生存智慧,从历史人物的叱咤风云中感悟人生真谛。小到个人,是修身齐家,充实自己头脑、得到人生启迪的需要;大到国家,是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处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时刻的中国,不仅要从自己的历史,更要以广阔的视野,从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中汲取营养。

  历史知识的普及对历史读物的通俗性和趣味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从现实中有关世界历史的研究和出版情况来看,却并不乐观,过于深奥、抽象的专业史学论著常使普通读者读起来味同嚼蜡。如何使历史从神圣的殿堂走入民间?如何能使人们如欣赏文学作品一般欣赏历史?本书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

  我们精心推出的这部《世界上下五千年》,力求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等方面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通过科学的体例与创新的形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阐释世界五千年历史。全书共分古代文明、争战中的帝国、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带来的变革、战争阴云、冷战时期、世界新格局等9个篇章,精彩扼要地勾勒出世界五千年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书中设立了相关链接,简要介绍历史知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另有“时间”、“关键词”等相关词条,使读者能对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一目了然。

  此外,本书还精选了300多幅内容涵盖面广、表现形式丰富的图片,与文字互为补充和解释,力求精确、经典。精确是指对文物、遗迹、人像等图片的选用和说明准确无误,经典是指各个故事都选取最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图片。文图对应,将世界历史的丰富与精彩更直观、更真实、更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精练简洁的文字、多元的视觉元素、全新的视角、科学的体例和创新的版式设计有机结合,帮助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和崭新的层面去考察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

编辑推荐
内容推荐
目录
试读章节
序言
普通信息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527032
出版时间 2009-10-01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作者 翟文明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开本 16开
影印版本 原版
页数 211
印刷时间 2009-10-01
包装 平装
出次 1
0.478
字数 165
出版商国别 CN
15
中图法分类号 K109
首版时间 2009-10-01
印张 14
印次 1
正文语种
出地 北京
媒质 图书
170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239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是否套装 单册
我的足迹
您暂未有浏览记录~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