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史(上下)/客家研究文丛

¥94.53 ¥99.50
  • - +
       
  • 商品库存不足,请选择其他商品

相关推荐

新华推荐

  •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330189
  •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 页数   964
  • 印数   2000
  •   1.438
  •   52
  • 正文语种   
  • 媒质   图书
  • 用纸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是否套装   单册
  • 开本   16开
  • 影印版本   原版
  • 印刷时间   2009-08-01
  • 包装   平装
  • 更多参数>>

编辑推荐

  本书以客家数次迁徙的文化发展史为主线展开阐述,并对客家迁徙路线及客属地的人文历史地理、客家家族的历史渊源及其教育文化传统、客家海外迁徙史、客家方言史、客家思想史、客家艺术史等均有论述,有不少新的创见与精辟的阐释。

内容推荐

  本书以客家数次迁徙的文化发展史为主线展开阐述,内容包括客家前史——世界民族大迁徙的东方部分,客家古史——切点上争得的独立发展,客家血史——从自在到自为的崛起,客家的跨文化传播。并对客家迁徙路线及客属地的人文历史地理、客家家族的历史渊源及其教育文化传统、客家海外迁徙史、客家方言史、客家思想史、客家艺术史等均有论述,有不少新的创见与精辟的阐释。

  本书可作为客家学研究者、相关专业师生的科研读物,也可供广大客籍人士阅读。

目录

上卷

 绪论 客家文化史的思路与建构

 第一编 客家前史:世界民族大迁徙的东方部分

  引言 文化支点的确认

  一、先民南渡

   (一)历史记忆与未来指向

   (二)时空跨度与文化落差

   (三)罗马帝国与汉晋王朝

   (四)衣冠南渡与汉祚存亡

   (五)客家先民的精神溯源

   (六)从义招到程乡:解读“流民”在粤东的聚落

   (七)天放时代与魏晋清流

   (八)魏晋清流与客家思想

   (九)“侨置”与“给客”

   (十)坞堡:客家建筑的前史

   (十一)“山语”与“海话”

   (十二)同明相照

  二、创世纪之旅

   (一)“流人”与隐性移民

   (二)来自谱牒的大历史

   (三)“葛藤坑”传说的文化解读

   (四)教育神话与族群精神

   (五)“客家摇篮”赣南的客家民俗

   (六)谱牒:无形的“祖宗言”

 第二编 客家古史:切点上争得的独立发展

  引言 祖地与民族身份的认同

  一、火中凤凰

   (一)危亡中的激活

   (二)寻找历史文化动因

   (三)宋元时期的文化艺术

   (四)客家形成的精神基石

   (五)宋明理学与客家思想

   (六)宋元以来的客家妇女

   (七)客家山歌的源与流

   (八)“客家祖地”闽西的民俗

   (九)客家方言的历史形成

  二、一枝散五叶

   (一)客家大本营的形成

   (二)一枝散五叶

   (三)闽粤通衢与客家大本营人地关系的演进

   (四)漫漫长旅话“节点”

   (五)族群的聚落

   (六)得名与文化边界的守护

   (七)族源辨析

   (八)历史与心理的凝结

   (九)生态群落

   (十)客家建筑的地域文化色彩

   (十一)客家方言的分布与流变

  三、生存考验

   (一)同饮一江水

   (二)开山与开埠

   (三)明清客家文学发展:真儒书写真情趣

   (四)客家艺术的一个高峰:画、诗、书、印“四绝”

   (五)梅籍诗人:红杏花开第一枝

   (六)明清客家经济文化

   (七)文化积淀与民族复兴

   (八)从赎买到抗争

   (九)山歌:怨曲与壮行

   (十)另一个历史的逻辑走向

   (十一)从客家腹地到文化中心

   (十二)“客家腹地”梅州的民俗

下卷

 第三编 客家血史:从自在到自为的崛起

  引言 从迁徙、蛰伏到破土而出

  一、天京喋血

   (一)被视为“客家人革命”的太平天国起义

   (二)太平天国文学:表现革命理想的政治鼓动诗

   (三)太平天国时期的客家妇女

  二、戊戌遗恨

   (一)章京行走与湖南新政

   (二)文学革新运动中的客家诗人

  三、辛亥狂飙

   (一)帝制倾覆,共和草创

   (二)近代三大运动与客家人的关系

   (三)三大运动与客家思想的凸现

   (四)清末民国时期的客家妇女

   (五)狂飙突进岁月中的客家诗文

   (六)近现代客家学的创立

   (七)近现代的客家民俗

  四、土地悲歌

   (一)红土地革命

   (二)现代客家妇女

   (三)山歌:号角与战鼓

  五、抗日烽火

   (一)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东方战场

   (二)抗日的文学名篇

  六、从“天国”到共和国

   (一)从空想到现实

   (二)当代客家文学的勃兴

   (三)斐声寰瀛的客家艺术

   (四)出口成章的天籁之声

   (五)当代客家学研究的复兴

   (六)当代客家妇女

   (七)当代客家民俗的新发展

   (八)客商与客家文化

   (九)建筑形制的成熟

 第四编 客家的跨文化传播

  引言 文化传播的当代格局

  一、文化观照

   (一)缘起

   (二)广府人与客家人:先来后到

   (三)客家人与福佬(潮汕人):江头水尾

   (四)客家人与湖南人:硬颈与霸蛮

   (五)客家与畲族:“土著说”证伪

   (六)客家人与犹太人:伦理与义利

   (七)客家方言之文化解读

  二、客人开埠

   (一)海峡两岸:文化生态的演绎

   (二)“住番”:文明的辐射

   (三)民族之光:华侨与民族工商业

   (四)文化纽带:会馆的形成

   (五)文化转型:从“红顶商人”到“实业兴邦”

   (六)跨文化的建构:以泰华客家文学为例

   (七)世界与中国:交融与辉映

结束 语过滤历史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编辑推荐
内容推荐
目录
普通信息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330189
出版时间 2009-08-01
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 谭元亨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页数 964
印数 2000
1.438
52
正文语种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是否套装 单册
开本 16开
影印版本 原版
印刷时间 2009-08-01
包装 平装
出次 1
字数 1280
出版商国别 CN
中图法分类号 K281.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张 62
印次 1
出地 广东
180
245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我的足迹
您暂未有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