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指南
本书从我国长江环太湖流域良渚文化时期玉器的独特造型、精美工艺以及生动的图像(案),实证了史前人类在生命活动中“审美”的本质,以及其中所蕴涵的重要天文学思想。表明良渚文化及年代更早的河姆渡文化等所提供的文化内涵信息足以确定其文化意义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对于我国史前文化发展的所谓中原中心论或黄河流域中心论的一个巨大冲击。
绪论 对艺术考古的再思考
第一章 寻源
第一节 中国人心目中的玉
第二节 从“汉玉”到“良渚文化玉器”的惊人发现
第三节 玉器之带与玉之路
第二章 琢玉之始
第一节 石之美者为玉
第二节 从治石到琢玉
第三节 从想象到鬼斧般的造型
第三章 原创之动因
第一节 生命的图腾柱
第二节 “兽面”的来历
第三节 究天人之际
第四章 原创的本质与意义
第一节 “万物有灵”与“天人合一”
第二节 与良渚文化图像对话
第三节 文明的曙光
第五章 物化形态的原创之美
第一节 原始审美中的抽象思维
第二节 中国文化史上的原始神像
第三节 琢玉工艺之美
第六章 良渚原始审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第一节 “神徽”、饕餮纹与傩面
第二节 良渚文化与中国审美文化史
第三节 史前文化的核心所在及延播
参考书目
后记
普通信息 |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839189 |
出版时间 | 2008-09-01 |
出版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王荔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页数 | 132 |
印数 | 1000 |
重 | 0.156 |
高 | 6 |
正文语种 | 汉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是否套装 | 单册 |
开本 | 32开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印刷时间 | 2008-09-01 |
包装 | 平装 |
出次 | 1 |
字数 | 115 |
出版商国别 | CN |
中图法分类号 | K871.134 |
首版时间 | 2008-09-01 |
印张 | 4.25 |
印次 | 1 |
出地 | 上海 |
宽 | 143 |
长 | 202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72号 丨 京ICP证 京B2-20171652号 丨 京ICP备16042375号-2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 京批字第直200352号 丨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2-0045
Copyright © 2015 - 2024 新华互联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6666505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135号39号楼1层101、2层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