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指南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首批研究生教材之一,是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必修学位基础课程《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的教材。全书以专题形式集中探讨现代文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从现代文学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品格谈起,涉及现代文学的历史结构问题、整体观理论与实践问题,现代文学与地域文化、传播文化,现代作家的宗教情节和文化心理,现代文学的文体特征及发展态势,现代作家、文学社团研究之研究等内容,力求以具体问题为切入点,梳理其研究脉络,突出现代文学学术史建构的意义,旨在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本书还特别结合研究生教学实际,每章后附有“理论与实践”,可供教学中研讨。
导论:从文学史到学术史——现代文学研究意识的拓展深化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史的建构
第二节 现代文学研究意识的培养和拓展
第一章 现代文学的精神特质与文化品格
第一节 五四的历史价值
第二节 现代文学的精神特质
第三节 现代文学的民族品格
第二章 现代文学的历史结构及其演进
第一节 现代性问题:反思文学研究泡沫
第二节 大众化问题:审视左翼文学传统
第三节 雅俗性问题:新旧文学的共荣
第三章 现代文学整体观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理论构想:从“断代史”到“通史”
第二节 个案探讨:“跨代”作家之研究
第三节 实践反思:建构有机的“整体”
第四章 现代文学与地域文化
第一节 北京文化:历史与现实的重叠
第二节 京味文学:平民与皇都的互生
第三节 京派文学:古典与现代的融合
第四节 海派文学:时尚与通俗的轮替
第五章 现代文学与传播文化
第一节 现代文学与出版文化
第二节 现代文学与影视剧改编
第六章 现代作家的宗教情结考察
第一节 现代作家对宗教文化的体验与思考
第二节 鲁迅:对信仰缺失的批判
第三节 巴金:为心中的上帝忏悔
第四节 曹禺:憧憬宇宙神秘之物
第五节 许地山:融合多重宗教玄想
第七章 现代作家的文化心理透视
第一节 东方与西方的冲撞与融合
第二节 戴望舒:从传统到现代
第三节 废名:从人世到隐逸
第四节 郁达夫:从自卑到自尊
第五节 闻一多:从“诗境”到“尘境”
第八章 现代文学的文体特征及发展态势
第一节 小说: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
第二节 散文:追求生命的自由与个性
第三节 诗歌:捕捉心灵的跃动
第四节 话剧:演绎时代的冲突与沉浮
第九章 现代经典作家研究举要
第一节 鲁迅、沈从文、张爱玲研究
第二节 周作人、朱自清研究
第三节 郭沫若、艾青研究
第四节 曹禺、田汉研究
第十章 现代文学社团流派研究举要
第一节 文学研究会研究
第二节 创造社研究
第三节 语丝社研究
第四节 新月社研究
结语 现代文学的承载与余响
后记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72号 丨 京ICP证 京B2-20171652号 丨 京ICP备16042375号-2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 京批字第直200352号 丨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2-0045
Copyright © 2015 - 2024 新华互联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6666505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135号39号楼1层101、2层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