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指南
他是我军唯一没有指挥过炮火硝烟战斗的开国上将,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任中央特科特别小组组长时,与战友一起,冒着生命危险,将叛徒出场党中央的情报及时送达中央。他负责组建了一个又一个八路军办事处,为抗战做出了杰出贡献,是我党第一个与张学良接触的代表。他所领导的情报系统中的阎宝航获取了“德国法西斯要在6月22日进攻苏联”的绝密情报。他为人正直,经常为受困顿、被迫害的同志出面奔走、仗义执言。潘汉年被捕后,他顶着巨大的压力,为他出具了实事求是的证明材料……他就是从秘密战线走出的开国上将李克农。本书向我们展示了李克农的传奇人生。
他是我军唯一没有指挥过炮火硝烟战斗的开国上将,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毛泽东曾笑着告诉李冰:“父亲是共产党的大特务!”
他任中央特科特别小组组长时,与战友一起,冒着生命危险,将叛徒出场党中央的情报及时送达中央。毛泽东曾评价他说:李克农是立了大功的,没有他,我们中央的不少领导成员,包括周恩来都不会存在了……
他负责组建了一个又一个八路军办事处,为抗战做出了杰出贡献,是我党第一个与张学良接触的代表。张学良在回忆录中写道:此人厉害!
他所领导的情报系统中的阎宝航获取了“德国法西斯要在6月22日进攻苏联”的绝密情报。中共中央将这一消息及时通报给苏共中央……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取得的每一个重大战役的胜利都与他领导的情报工作分不开。毛泽东:“解放战争中的情报工作是最成功的。”
建国初期,国民党特务妄图暗杀毛泽东这一惊天事件被他领导的保卫部门破获,妄图谋害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也被他管辖的情报部门侦破……
朝鲜战争开始后,毛泽东对他说:“我点了你的将,派你去坐镇开城。”……谈判取得胜利,他居功至伟,但停战协议签字时,却不能露面……
他为人正直,经常为受困顿、被迫害的同志出面奔走、仗义执言。潘汉年被捕后,他顶着巨大的压力,为他出具了实事求是的证明材料……
写在前面
第一章 在父亲影响下,举家赴国难
1.父亲很早就参加了革命,长期流亡在外。没有音讯
2.母亲与父亲志同道合,对工农革命完全赞成
3.抗战爆发,举家赴国难
第二章 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
1.任中央特科特别小组组长
2.“龙潭三杰”舍身保卫党中央
第三章 历经艰险去苏区
1.亲历肃反扩大化
2.目睹左倾路线对革命的危害。自己出钱请身处、困境的邓小平吃饭
3.一再检讨苏区保卫工作中的错误
第四章 走上漫漫长征路
1.地下党送来绝密情报,促使红军下决心突破重围
2.长征途中保卫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脱离危险地带
第五章 出色的“外交部长”
1.我党第一位与张学良接触的代表
2.张学良在《回忆录》中称父亲:此人“厉害”
3.与斯诺、马海德的交往
4.从公开资料中获取有价值的情报
第六章 父亲与各地八路军办事处
1.首任西安红军联络处处长。父亲领导的李直峰获取许多绝密情报,并挑起中统与军统两派恶斗
2.周恩来向父亲交待:在上海办事处“做几件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协助毛泽民将巨款从上海运至延安
3.在南京办事处与博古配合工作,关系融洽。营救共产党员与进步人士出狱。鼓励阎宝航入党。阎获取“德国法西斯要在6月22日进攻苏联”的绝密重要情报
4.接张国焘至武汉办事处。我党情报战线“后三杰”。“新升隆号”轮船被炸始末
5.奉命抵桂,不挖“墙脚”。大力开展宣传、统战工作。千方百计将八路军、新四军军费及军需物资送至前线
6.与胡志明的交往
7.大“清洗”前,李济深密传“克农快走”。辗转抵达延安。毛主席笑着告诉李冰:你父亲是“共产党的大特务!”
第七章 任中央社会部副部长
1.与康生同住一排窑洞,但彼此关系并不亲密。父母对子女要求很严格
2.整风运动中,处在审查干部的第一线。毛泽东未通过康生,直接找李克农等听取审干情况汇报。父亲一再向受冤屈的同志们赔礼道歉。毛泽东说“青年人的灾难啊!”
3.成立枣园文工团。首演大型话剧《前线》。毛泽东说:“演得好”
4.争取、利用国民党特务。经毛主席批准,发展陕西省中统“特务头子”李茂堂入党
5.父亲送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时,掉了眼泪。毛主席笑着说:“克农啊,男儿有泪不轻弹,你怎么用咸豆豆送我呀?”
6.中央领导们高兴地说:“情报部门在东北起了先遣队的作用”
第八章 任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秘书长
1.国民党代表郑介民中将说:“这李克农是我们的老对手啦!”
2.国民党代表理屈词穷。借口中共代表雷英夫的军衔低,不对等。毛主席说:“他们嫌雷英夫的军衔低,我们就给他升!”
3.父亲利用军调部的有利条件,发展了一些国民党要害部门的情报人员,向党组织提供了国民党军队进犯解放区的许多重要情报
4.“我们一定会回来的!”
第九章 主持中央社会部与情报部的工作
1.“闲棋冷子”熊向晖的重要作用
2.周恩来说:“在陕北战场上,天天有用得着的情报,使我们对敌情了解得很清楚。”
3.由于情报准确及时,中共中央成功地演出了一场“空城计”
第十章 为“三大战役"提供准确及时的情报。毛主席说“解放战争中的情报工作是最成功的"
1.“四野”参谋长刘亚楼说:“你们的情报工作很出色,在辽沈战役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2.潘汉年系统发来的电报,使华东野战军对正面敌情有了比较完全的了解
3.北平和平解放,情报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十一章 策动起义迎接解放
1.受中央之命:全力策反云南
2.江阴要塞司令戴戎光气急败坏地大嚷:“你们打得是什么炮?打得是欢迎礼炮啊!”
3.周恩来要求发动全部“两航”人员起义
4.黎明前的哀伤与痛悼
第十二章 进入北平
1.保卫工作受到毛主席的批评
2.获知蒋介石的“和谈”阴谋
3.胜利进军
第十三章 百废待兴
1.清除隐患,粉碎国民党特务刺杀毛泽东的阴谋
2.组建外交部与军委情报部
3.为保卫新中国积蓄力量
4.毛泽东批示:“尚昆同志。克农这样对自己病症的处理是很危险的”
第十四章 抱病投身朝鲜停战谈判
1.毛泽东说:“我点了你的将,要你去坐镇开城”
2.为停战谈判做出巨大贡献的父亲,在停战协定签字时,却不能露面
第十五章 组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与万隆会议
1.父亲受命总抓日内瓦会议的准备和组织工作,经常累得脸色发青,大口喘气
2.不愉快的中苏关系的插曲
3.“克什米尔公主号”与万隆会议
第十六章 做人“五要"与父亲的为人处事
1.严谨坦诚,公私分明
2.不卑不亢,实事求是
3.品性高洁,通情达理
第十七章 壮心不已
1.起死回生,达观视世
2.大病初愈,父亲乐观地说:“自己是毛驴子性格,驮惯了东西,不驮反而不舒服”
3.“永铸丹青不朽名”
4.“文革”中,毛泽东明确表态:李克农是立了大功的,没有他,我们中央的不少领导成员,包括周恩来都不会存在了
5.历史的结论
第十八章 没有结束的“结束语”
1928年初,父亲辗转到达上海,起初与钱杏邨(阿英)一同编在“春野支部”,即“太阳社支部”,过党的生活。该社是1927年冬,阿英、蒋光慈、洪灵菲、孟超等共产党员发起成立的革命文艺团体,同时还创办了“春野书店”与《太阳月刊》,这些实际上是党的秘密机关,直接受瞿秋白领导。他们常到街上撒传单、贴小报,或者到电车工人中做宣传工作。
根据组织决定,父亲与潘汉年二人联手,创办《铁甲车》小报,宣传党的主张。当时工作条件很差,他们经常在小阁楼(上海称“亭子间”)上编写稿件,热得满身大汗,但他们干得非常开心。根据国民党要员孙科先亲共、后反共的态度变化,父亲写了一篇短文:《不堪回首话孙科》。不久,小报遭国民党政府封闭,后又更名为《老百姓报》继续出版,不久又被查封。父亲幽默地说:“铁甲车开到阴沟里了”。
当时同志们生活艰难,吃了上顿没下顿,有时父亲想方设法弄点钱买盒饭,几个人一块吃,还兴高采烈说是“打土豪”,十分风趣。他有一件大衣,经常到当铺去典当应急,因为次数多了,这件大衣得了个外号“沈不罗斯”,当铺就是它的“娘舅家”。
从事地下工作必须高度警惕,不但活动场所经常改变,就是家庭住址也不时更换。父亲在上海工作期间,先从武昌路广星里,搬到华德路余庆里,再到爱而近路春晖里、唐山路元络里等,大的搬家搞了好几次。好在家产很少,没有什么贵重物品,搬家也不费劲。次数多了,市内交通熟悉,反为地下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后来,父亲调到沪中区委任宣传委员,遵照党的指示,经常上街撒传单、贴标语,搞“飞行集会”一类的活动。我们在延安时,有一次全家聚会,当时父亲高兴,无意间讲到在上海撒传单的故事:他身体较胖,穿上长袍马褂,里面塞满宣传品,乘坐电车时,站在窗口边上,看到没人注意,便一路走一路撒,效果甚佳,警察抓不到他。大家听后,都为他的机智感到高兴。
1.任中央特科特别小组组长
1929年冬,国民党为了控制局势,着手建立秘密的特务组织,对外名称是“中央俱乐部调查科”,后来改为“中统”(CC)。国民党秘书长陈立夫主管此事,任命他的表弟、在美国学电气工程的徐恩曾担任调查科主任,同时兼任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局长。
这年11月,父亲与胡底(原名胡百昌,安徽舒城人,电影工作者,1925年加入共产党,与父亲早前认识)会晤,经他介绍,在拍电影的棚子里,认识了钱壮飞。当时钱壮飞在上海无线电管理局任秘书,与徐恩曾是浙江湖州同乡。他才华出众,办事得力,深受器重与信赖。胡底住在钱的家里,两人正为与党组织联系不上着急。三人互相介绍后,钱壮飞说:“现在上海无线电管理局正扩大人员,为建立国民党特务机构做准备,缺少广播新闻编辑,要公开招聘”。他们研究认为,趁此机会打入敌人内部是件好事。李克农迅即通过江苏省委报告中共中央,并提出建议:自己报考无线电管理局,在国民党特务机构内部建立共产党组织。中共中央领导人周恩来十分重视,发出“你们把它拿过来”的重要指示。
中国共产党的情报保卫工作,是在严酷斗争中,为了防止敌人的破坏,保障党的安全而创建的。周恩来作出了重大贡献。
1927年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国民党蒋介石迅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缴了工人纠察队的武装,使大批共产党员与工人群众倒在血泊之中,全国一片白色恐怖。中共中央被迫从上海迁往武汉。并于4月下旬,在汉口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周恩来等同志吸取血的教训,认为要与强大的敌人做斗争,必须了解对方的军事、政治动向,便在中央军事部下面设立了以情报、保卫为重点的特务工作部门。时间不长,但是成绩很大,意义深远,在粉碎反动派的斗争中,取得主动,发挥了作用,为党在隐蔽条件下的生存与发展,摸索了经验,培养了干部。
1927年7月,武汉汪精卫追随蒋介石背叛革命,公开反对共产党,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宣告失败。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被停职,成立了由周恩来、张国焘、张太雷、李立三、李维汉等五人组成的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为了挽救革命,中共中央决定举行南昌起义,周恩来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
那时,中共中央从武汉迁回上海,完全处于秘密状态。11月9、10日,召开紧急会议(以后称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调整中央办事机构,只设一个组织局,统管组织、宣传、军事、调查、特务、交通等各项业务。组织局由罗亦农、周恩来、李维汉等三人组成,罗亦农任主任。1928年1月10日以后,改由周恩来任主任,主持中共中央的日常工作。
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工人阶级队伍具有英勇善战的光荣传统。但它也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冒险家的乐园,许多外国租界成为“国中之国”。国民党对上海的统治高度重视,军警宪特机关林立,还有帮会、流氓等黑恶势力,社会情况异常复杂。中共中央与江苏省委皆设在这里。帝国主义势力与国民党反动派相互勾结,共同配合,经常缉捕共产党员与革命人士,几乎每个星期都有人被捕被杀,革命先烈如陈延年、赵世炎等都英勇献身。在这样情况下,周恩来认为地下党必须设立情报和保卫工作的专门组织,通过隐蔽斗争,防止敌人破坏,保卫党的安全,否则随时可能遭受敌人袭击,威胁党的生存,便在1927年秋,建议成立了中央特科。原先在武汉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志,也集聚到上海参加活动。1928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常委会议决定,成立由向忠发、周恩来、顾顺章组成的特别委员会,领导中央特科开展工作。
中央特科下设四个科:一科是总务科,专为中央机关服务;二科是情报科,重点了解敌方情况;三科又叫“红队”,镇压叛徒特务;四科主管通讯,设置电台。
1929年12月,中央正式决定由李克农、钱壮飞、胡底组成特别小组,并归中央特科直接领导。李克农任组长,打入国民党特务组织内部,与陈赓单线联系。这时,李克农用的名字是李泽田,平常和他联系的地下交通员是欧阳新,外号“大汉”。
为了适应地下环境的对敌斗争,中央特委办了训练班,周恩来、恽代英亲自讲课,就如何进行秘密工作,怎样保护自己、打击敌人等内容,集中学习二十多天。1930年4月9日,中央又发出《中央对秘密工作给中央各部委全体工作同志的一封信》,强调安全保密,唤起党员注意,规定了严格的保密纪律,同时,要求在特科工作的人员,向职业化、社会化发展,尽可能寻找公开职业,以掩护自己,积极开展活动,广泛结交朋友。周恩来亲自领导中央特科的工作。制定的保密纪律非常严格,所有工作人员都是单线联系,活动内容严格保密,不能向别人,包括自己亲属在内的任何人随意泄露。陈养山1928年4月进入情报科工作,直到1935年9月中央特科撤消,是在中央特科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位老人。他说:当时都是单线联系,只知道自己的工作情况,连工作单位的名称“中央特科”,还是1936年到西安之后才知道的,委实令人惊讶!
那时,为通过考试进入无线电管理局,父亲做了认真准备。他文史知识功底较好,字也写得漂亮,考试三个科目:三民主义、科学常识、再用古文写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你的母亲死了,父亲也死了,要合葬在一起”。父亲开头写道:“此是丧事,亦是喜事”,然后讲些道理,最后两句结语:“似此墓穴已安,人子之心可告无愧矣”。考试成绩优秀,李克农被录取在无线电管理局担任新闻广播编辑。随后,钱壮飞帮助胡底也进入无线电管理局。 起初,徐恩曾对父亲并不放心,经过暗中观察,发觉他办事稳妥、思维清晰,每日勤奋工作,不大出门,言行无可挑剔,逐渐增加了对他的信任,提升他为电务股长,掌握了全国无线电报务员考核登记的大权。利用这个机会,父亲安插我们的同志到国民党要害部门任职,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P15-18
中国革命实践证明,无论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三大法宝,都离不开公开斗争与隐蔽斗争两方面的共同努力与密切配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说是这方面的科学概括。
80年前,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诞生,无数英雄长期奋斗,功勋卓绝,受到国内外的热诚赞颂。这个情况大家比较熟悉。同样在80年前,1927年“四·一二”事变,国民党蒋介石疯狂反共,全国陷入白色恐怖。为了保卫共产党的生存与发展,1927年5月,周恩来同志领导建立中央军委“特务工作处”,开始从事隐蔽斗争,众多无名英雄前赴后继,默默战斗,同样创建了丰功伟绩。由于长期保密的原故,这方面情况人们不大了解。
家父李克农一向从事党的情报、保卫、统战、外交等方面的工作。几十年来,从活跃在敌人要害部门的“特别小组”组长,到统一领导我党我军隐蔽斗争的“中央情报委员会”书记。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赢得了许多重大胜利,既有成功,也有挫折,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隐蔽战线包含多方面内容。单就情报业务来说,不仅要获取情报,还要正确地判断隋报、运用情报,连续跟踪,与其他业务配合默契,才能取得成效。这些活动,许多不是、有的也不允许是一个人自始至终、单独完成,而要严密分工,配合默契,随时防备敌人的破坏。所以,在写这些故事的时候,为了让读者明了真相,有时不得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其他无名英雄的部分事迹一并介绍,从中看出隐蔽战线是一个构思严谨、运转灵巧的整体,看出公开、隐蔽两条战线密切配合取得胜利的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我所写的故事内容,基本是建国以前的事。建国后,父亲在隐蔽战线的故事,虽然知道一点,但是多方考虑之后,还是暂时没写。敬请读者原谅。
衷心感谢为我提供参考文献的各位作者与出版单位,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不可能写出父亲的故事。希望这些故事,能够帮助后人知道无名英雄们的奉献精神,革命道路的复杂艰难。在新形势下,以史为鉴,更好地做好国家安全工作,建设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72号 丨 京ICP证 京B2-20171652号 丨 京ICP备16042375号-2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 京批字第直200352号 丨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2-0045
Copyright © 2015 - 2024 新华互联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6666505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135号39号楼1层101、2层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