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指南
本书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选译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十三篇精彩散文。
弗吉尼亚·伍尔夫,20世纪著名的英国“意识流”小说家。她的小说不注重情节,而着重以抒情散文的形式写出人物内心世界的活动、进行细致的心理描写。同时,她也是一位散文家,善于用轻灵活泼的文笔写出她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作家和作品的印象。她这方面的文章主要收入题为《普通读者》和《普通读者二集》两书。本书所选文章正是从这两部书精选出来的。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著名的英国“意识流”小说家。她的小说不注重情节,而着重以抒情散文的形式写出人物内心世界的活动、进行细致的心理描写。同时,她也是一位散文家,善于用轻灵活泼的文笔写出她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作家和作品的印象。她这方面的文章主要收入题为《普通读者》和《普通读者二集》两书。这些文章乃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修养和丰富创作经验的女作家,在创作之余所写的一批富有个人独特风格的随笔散文。本书选译其中的十三篇。
1 普通读者
2 蒙田
3 笛福
4 简·奥斯丁
5 现代小说
6 《简·爱》与《呼啸山庄》
7 对当代文学的印象
8 《鲁滨孙飘流记》
9 多萝西·奥斯本的《书信集》
10 斯威夫特的《致斯苔拉小札》
11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12 多萝西·华兹华斯
13 一个人应该怎样读书?
一天,蒙田在巴勒迪克看到西西里国王勒内。的一幅自画像,于是,他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他能用蜡笔为自己画像,难道我们每个人拿起笔来描绘一下自己就不合法吗?”我们可以立刻回答:这不仅合法,而且再容易不过。对于别人我们素昧平生,对于自己的相貌特征,我们简直太熟悉了。那就开始吧。可是,刚一动手,那笔可就从我们指头缝儿里掉下来了——原来这是一件极难、极奥妙、人力不能胜任的事情。
说到底,在整个文学领域里,拿笔来描绘自己获得成功的,究竟有几个人呢?或许只有蒙田、佩皮斯和卢梭。《医生的宗教》一书像是一片色彩斑斓的玻璃,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飞速转动的星辰和一个古怪而骚动不安的灵魂。还有那一部大名鼎鼎的传记,像一面明亮亮、光闪闪的镜子,映照出那一位躲在别人肩膀后边窥看世界的鲍斯威尔的面目。但是,像这样随自己兴之所至地讲说自己,把自己这混乱、多变、有缺陷的灵魂的整个面貌、分量、色彩、范围,都统统呈现出来——这种本领,只有一个人有,那就是蒙田。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过去了,在他这幅画像前总是聚集着大群的人,向它凝神细看,看出了其中反映出自己的面貌;而且,愈看啊,就看出更多的名堂,简直说不清自己所看到的究竟是什么。层出不穷的新版表明了它那永久的魅力。如今,在英国,那伐尔书社把柯顿的译文’重印为精美的五卷本;同时,在法国,柯纳尔公司也正在发行一套把种种异文都搜罗在内的新版蒙田全集,为此,阿曼古博士献出了自己漫长一生的研究成果。
然而,道出自己的真情实况,从身边来暴露自己,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蒙田说:
我们知道,只有两三位古人走过这条道路。但后来就没有人跟踪前往了,因为,追随灵魂那漫无边际、变化不定的步伐,揭破它那深藏内部的迂回曲折,掌握它那许许多多细微、灵活的变动——这是一条崎岖不平的路,比表面看来要难走得多。这是一种新奇而特殊的工作,要进行它,须得脱离开世上那些一般的、最受赞许的事务。
首先,是表达方面的困难。耽迷于那种叫做思考的奇妙有趣的过程之中,是我们大家都爱做的事;但是,一旦要说出自己所想的东西,哪怕是向和自己对面的人谈一谈,我们就发现自己能表达出来的东西少得何等可怜!思想的幻影,往往不等我们把它抓住,一从心头出现,就又从窗口溜掉,要不然它那一线游移不定的光芒倏然一闪,就又慢慢沉落,复归于黑暗的深渊。人说话时,面目、声音、腔调倒还可弥补语言之不足,使得软弱无力的语言带有一定的性格特征。笔却是一种呆板生硬的工具,它能表达出的东西很少,还带着自己的旧习惯、脱不开老路子。它又爱发号施令,让普通人摆出先知的架势;人平常说话的调子本来是嗑嗑巴巴、犹犹豫豫,一到笔下就变成了庄严堂皇的进行曲。正是因为这样,在数不清的逝者当中,只有蒙田这种不可抑制的栩栩如生的特点才显得格外突出。我们毫不怀疑:他书写的正是他自己。他不训人,也不说教,他不断表明他只是跟别人一样的人。他要做的事就是把自己描写下来,告诉别人,说出真实情况,而这却是“一条崎岖不平的路,比表面看来要难走得多”。
因为,除了自我表达的困难之外,还存在着保持自己心灵独立的极大困难。我们的灵魂,或者说,我们内在的生命,常常跟我们外在的生活格格不入。如果我们有勇气问问她’在想些什么,她所说的话总是跟其他人说的恰恰相反。譬如说,其他人自古以来就认定了年老体弱的绅士们理应待在家里,夫妻忠贞厮守,以此为榜样教诲世人。但是,蒙田的心灵却说道:一个人,正是到了老年才应该出外旅行,而婚姻嘛(这话也没有说错),本来很少以爱情为基础,到了人的晚年往往变成一种徒有其表的束缚,倒不如拆散了好。再有,说到了政治,政治家们总是颂扬帝国的伟大,鼓吹对于野蛮民族进行教化的道德责任。但是,蒙田却愤然说,看看西班牙人在墨西哥干些什么吧:“多少城市被夷为平地,多少民族被灭绝……世界上最富饶、最美丽的地方因为珍珠和胡椒贸易而被搅得混乱一团!这是粗野力量的胜利!''2还有,一些农民来告诉他:他们看见一个人受伤、快要死了,可是抛开他走掉了,因为怕法院把罪名加到他们头上。蒙田说:
我又能对这些人说什么呢?毫无疑问,这种人道行为一定会给他们带来麻烦的。……法律比一切东西漏洞都更多,常常出错,而且容易出大错。
在这里,焦躁不安的灵魂抨击了蒙田所深恶痛绝的两种事物:传统与礼法。但是,再看一看他(灵魂)在那座高楼内室的火炉之旁,陷入沉思默想时的模样吧(那高楼在主楼以外,俯瞰着广阔的领地)。这时候,他真是世界上顶顶奇妙的东西——那绝非英勇高大,倒像风信鸡似的变化无常:“有时忸怩害羞,有时傲慢无礼;有时端庄自守,有时放纵色欲;有时絮絮叨叨,有时沉默不语;有时辛苦,有时娇气;有时聪敏,有时呆笨;有时郁郁不乐,有时高高兴兴;有时撒谎,有时诚实;有时明情达理,有时愚昧无知;有时慷慨大方,有时贪得无厌,有时又挥霍无度”——总而言之,是错综复杂、难明究竟的,跟以他的名义在公众场合履行职务的那位先生的模样是大不相同的。所以,一个人要费一辈子工夫才能把自己灵魂的真相弄个水落石出。这种探索也许会使人的世俗功名受到一定损失,但它的乐趣足以对此加以补偿而且有余。一个人一旦认识了自己,便能独立自主;他再不会沉闷无聊,只觉得人生短促,他一生都将沉浸在一种意味深长而又温和适度的幸福之中。只有他这样的人才过着真正的生活,其他人不过做了~辈子俗套子的奴隶,让生命梦幻似的从身边溜掉。人一旦顺从世俗,别人做什么,自己就跟着去做,萎靡怠惰之气就悄悄侵入灵魂中的一切细微神经和官能。他也就变得只剩下虚假的外表和空洞的内心,变得迟钝、麻木、冷漠无情了。
……
P9-15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是20世纪著名的英国“意识流”小说家。她的小说不注重情节,而着重以抒情散文的形式写出人物内心世界的活动、进行细致的心理描写。同时,她也是一位散文家,善于用轻灵活泼的文笔写出她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作家和作品的印象。她这方面的文章主要收入题为《普通读者》和《普通读者二集》两书(The Common Reader,1925;The Second Common Reader,1932)。这些文章乃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修养和丰富创作经验的女作家,在创作之余所写的一批富有个人独特风格的随笔散文。本书选译其中的十三篇。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72号 丨 京ICP证 京B2-20171652号 丨 京ICP备16042375号-2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 京批字第直200352号 丨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2-0045
Copyright © 2015 - 2024 新华互联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6666505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135号39号楼1层101、2层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