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指南
本书是青春小说作者刘思远的短篇小说集,收编在这里的几篇小说,以青春题材小说为主,都是作者刘思远对自己身边的事信手拈来,下笔不温不火,融入当代青春的品位和风格,……或忧伤或欢快地记录自己的青春。
本书是青春小说作者刘思远的短篇小说集,收编了她的《怀念那些消逝的》、《被晒伤的夏天》、《宿命》、《病态》、《不会消失的爱》、《沉醉的演出》、《破碎了,继而留下浓烈而浓重的期待》、《烟花之地,像苔鲜一样潮湿的记忆》等共15篇小说。
怀念那些消逝的
我不知道我的青春是不是已经消逝了一半,但是想起过去,总有些微微生疼。
我轻轻的去重拾他们的脸,却发现早已经开始变得不清晰,渐渐地,渐渐地模糊了。
所有在我脑海中沉睡着的故事已经随着冬天的过去慢慢沉淀,而我们单薄的身躯也在岁月的侵蚀下慢慢被吞噬了。孩子,是我最喜爱的称呼,对于烦躁的六月高考,自称为还是孩子的自己也算是心理上的一种慰藉。
而人渐渐开始长大,世故人情也就像是一门不得不去摆在面前去认可并且接受的学问,我却只想一个人静静地站在崖上看着底下的喧嚣无动于衷。当被岁月挫败得伤痕累累,还是觉得那个枯燥烦闷的三年是生命中最最干净的,没有任何杂质,纯净得让我不自觉地流泪。
直到高考结束的一年后回到母校,才感觉当初走丢的孩子又回来了,吸吮着这曾经属于我的空气,阳光滚烫而又灼热,那些曾有过的零星记忆,也在这一刻消失了,然后又在无数人的心中像大蒜臃肿的根那样扎深了。
学校的一切都没有变,一如当初的亲切,还有那些曾经在我生命中停留过的老师,一如当初的亲切。没有老师的教室还是那么的安静,黑板上依然写着距离高考的倒计时表,我甚至突然想重新回到这样的课堂,比起大学的生活,这样纯净的一切仿佛不可能再重新回来。
老大是呢称,当初最让我喜欢的语文老师,看见我回来,他不停地说现在惟一的遗憾就是当年高三没有陪我一起奋斗,还有高中时候对我关照细微的阿姨、姨夫。高三的下半年出去考艺术类的专业,文化课基本都没有上全。现在看到新一届的孩子们提着旅行箱又来考专业,心里还有对曾经的留恋和感慨。我总是说,我年轻的时候也跟你们一样,只是为了成全心里面那小小的梦想不留下任何遗憾。好像自己也就是这样一眨眼的工夫就痛痛快快的长大成人了。每当感慨的时候,朋友总是抱怨,他说所有人都在坟墓之中把以前的自己埋葬了,在坟墓前慢慢默哀,然后继续行走。而你,不管走了多远,却依旧停留在原地陪葬。过去的碎片割伤了自己,血也淌了,伤疤也留下了,又何苦一而再再而三的折磨自己呢。
当然还有那年少时候不更世事的爱情,我听到希望被慢慢撕裂的声音,那么的不堪一击,剩下来铭刻于心的也就是无尽的疼痛和伤感。因为之后的我们就像两条平行线,不管相隔多远,永远都不会有再相交的那天。再奢望任何一个拥抱或者亲吻,都是如此的幼稚和可笑。但是那些总是让人不由己就想起的,总是特别纯净的。植树节种下一棵树,伴随着爱情的发生也慢慢的停止了它的生长。如果有一天我终于能不再记起你,那么也许,我也就不会再寂寞了。
而成长后的爱情,总是夹杂着那些不为人知的杂质。他说,我可以给你你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或者金钱,只是想从你那里得到他需要的,身体,慰藉或者是炫耀。
过去的一切,也许触碰了一下,终究会变成尘埃。如潮的时光,也终究会把一切湮没。
曾经的,家长的责骂在当初是那么的不屑于耳,而今,没有人会再施舍给你任何责备,甚至你会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什么是处,丝毫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渴望被人关怀或者照顾,却总是那么的事与愿违。
觉得自己可以慢慢放下,用虚伪的妆容把一切都遮盖于人前,似乎已经不那么介意去听去想别人说些什么;没有什么难抹去,说穿了只是缺少怜悯。阳光在身上照得开始酥软,我总是想着为什么不能照的更加透彻一点,让我也能一点点一点点地渐渐消失。这种报复的方法愚蠢至极,而我,也幸免于难。 为了方便作业,在南京的小巷我租了一套小房。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我的小家,连续很多天的晚上我总是去后面的操场跑步,就算跑到已经无法继续,却总是流不出一滴汗。只是渴望那些奔进身体里的空气,哪怕是点点也让我狼吞虎咽。
房间朝西北,阴冷,一年四季,终日晒不到阳光,而我却由衷的喜欢黑暗,恐惧心中好不容易留存的一点空旷也要被阳光照的干涸。我总是储备很多天的食物,害怕郁闷到饿的时候连觅食的本领也失去了。
我是一个很特殊的两面人,白天黑夜是两种毫不相同并不兼容的生活状态,白天的自己似乎从不被任何不快所束缚,坦然处之一切都释怀的很快,即使没有什么别人施与的快感或是同情,也能自得其乐。晚上当一个人站在窗边,看周围一切都静静的失去了声响就开始唯恐梦醒过来的时候失去了所有。我可以干躺在床上数个小时都无法合眼,来不及看清楚幻觉里面的一张张脸,到底是这个多舛的生命中再也寻不到什么美好的东西而告诉自己必须去牢牢抓紧,还是……
小狼说我总是多想,因为老大半夜都睡不着觉,望着天花板开始发呆,然后昏眩到不知该如何是好。他说你就一直这样想下去,到最后就会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了,我说睡眠,他说是。
一个人生活太奢侈了,我不希望谁会离我而去,或者到了夕阳无限好的年纪,我也只能一个人看着掌心的纹路慢慢开始变得不清晰,看着头顶已渐渐稀疏,看时光老去。外表坚毅内心却实在软弱,其实人总要学着一个人长大。
终于在课上到一半的时候忍不住对KK说我们退学吧,她说好,我说然后我们去哪里呢,她说我们一起去流浪。流浪是一个很好的名词,而北京则是流浪者梦想的去处,北漂的结果抑喜抑悲总是未知。对她不会放弃,而两年前则是北京先放弃了我。我说旁人笑我太痴癫,总是那样不可一世的压抑,直到它终于爆发了出来。
2006年夏,我在香港澳门短暂停留。我总是相信,在一些更为短暂的时间里发生的事却能够更为深省的刻骨铭心。曾经一味觉得这样一座浮华的城市并不适合人居住,到处充斥着现实和金钱的气味,而当我真正开始适应这样一种生活的时候,却已经起程返回了。
去香港之前,正好台风过境,断断续续的暴雨,乍然又放晴。深夜的兰桂坊,随处可见的外国男子拿着啤酒在酒吧门口手舞足蹈,用很贫乏的英文与他们交流,点了两瓶啤酒。酒精只能暂时性的麻痹神经却让大脑越发清醒。
在黄大仙庙烧香看相,师傅说你是金命,命特別硬,旺夫,将来会有一个孩子,但是你的晚年必须修身养性。我笑,终于知道自己还是会结婚。因为一直特別相信宿命和所谓的轮回,所以对于看相而深信不疑。
两座繁华的不夜城,对自己说,如果有机会一定还会回来。看着飞机慢慢起飞,车窗外的灯火辉煌剎那间融进在一片漆黑夜色中。
生命并不自由,但却不能忘记。
到现在,我终于可以独自坐在咖啡店安静一下午,也可以不停地跟朋友说话,哪怕是通宵达旦,渐渐开始明白,即使是更为浩荡的恋恋不舍也会在不久之后归于平静,人总是会在固定的一个时间段,懂得到底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知道一直以来内心的漂泊和追随到底是为了到达一种什么样的目的,只能够说,似乎已经长大。
一场丢弃了自己的战争,无力再鼓足勇气去寻求什么失而复得。
年少的苍白和凛冽在我的记忆之中挥之不去。
花朵依旧灿烂。
而你的笑容
依旧绽放在我记忆的深渊。P1-6
我和思远只见过一面,相对她的美貌来说,我们见面的地点显得很糟糕和不合时宜,更糟糕的是在日本料理的店子里她根本就不吃寿司,于是只能看着我的朋友狼吞虎咽,在一边干瞪眼。这个事情更加不体面的一面是,整顿饭是她买单的。朋友们都知道,心安理得地白吃白喝不是蒋峰的风格,于是我试着和她交流,好让整个场面不至于变成我和朋友强盗似的胡吃海喝。结果得到的唯一信息是,她是个很腼腆和不爱说话的美女,因为除了对我问的几个问题的简单回答外,她没有说出一句多余的话(夸我帅的那几句不算)。当然,这个形象可能有偏差。
回到家才去看她的小说,第一篇是《怀念那些消逝的》,在这里她对自己身边的事信手拈来,下笔不温不火,这刚好与她给我的印象相符。每次接受采访,总面临这些老掉牙的问题,诸如对小说题材的选择,别人总会问我有没有在选材上面的偏好,比如特意去写青春,或者是成人的世界。这些不同的选择在他们那里有明显的划分,也许是青春作家和传统作家。但我不这么认为,对题材的选择当然是要忠于我的表达。
而读思远第一篇小说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或许这套理论在一些人这里还是适用的,我以为她属于前者,或忧伤或欢快地记录自己的青春。事实证明,先入为主的形象害死人,紧接着看到的《被晒伤的夏天》和《宿命》等几篇就证明了这点,因为很明显,她不比我笨,也知道题材是要忠于表达。她帮我再次推翻了这些糟糕媒体的理论。
我在自己一部小说的序里说过,在小说之前交代太多并不是一件很明智的事情,这个道理在这里同样适用。
11月5日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72号 丨 京ICP证 京B2-20171652号 丨 京ICP备16042375号-2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 京批字第直200352号 丨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2-0045
Copyright © 2015 - 2024 新华互联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6666505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135号39号楼1层101、2层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