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先锋诗歌论

¥20.90 ¥22.00
  • - +
       
  • 商品库存不足,请选择其他商品

相关推荐

新华推荐

  •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60580
  •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 开本   32开
  • 影印版本   原版
  • 页数   357
  • 印刷时间   2007-04-01
  • 包装   平装
  • 出次   1
  •   0.379
  • 字数   332
  • 出版商国别   CN
  •   14
  • 中图法分类号   I207.25
  • 首版时间   2007-04-01
  • 印张   11.375
  • 更多参数>>

编辑推荐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历史语境中的诗与思”,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降,在不断变化的历史语境下,先锋诗歌发展中的几个彼此相关的重要理论问题的探讨。下篇“先锋诗历时性线索中的‘范型’”,是对20世纪60年代至今,先锋诗歌发展史上的几位标志性、代表性的诗人的研究,并试图在论述时以个案带出史的线索。笔者希望做到专业性和可读性,学理性和时效性并举,勾勒和阐释中国先锋诗歌发展的概貌,为此后对先锋诗歌做进一步的历史和美学评价,提供相对可靠的起点或某一角度的参照。

目录

自序

上篇 历史语境中的诗与思

第一章 深人生命、灵魂和历史生存的想像力之光——先锋诗歌二十年,一份个人的回顾与展望

第二章 先锋诗的困境和可能前景

 一 深入当代

 二 可能的诗歌写作

 三 另一种火焰或升阶书

 四 大众传媒话语膨胀时代的诗歌写作

第三章 精神向度:五组“两难”境遇的整合

 一 个体主体性对整体生存的包容

 二 “不纯”中生命的“纯粹”

 三 让语言本体与功能同时“到场”

 四 虚无与充实的现代转换

 五 “飘泊与定居”互为表里

第四章 贫乏中的自我再剥夺——先锋“流行诗”的反文化、反道德问题

第五章 “正典”与创造生成的“理解’’——现代诗人与传统的能动关系

第六章 文学的“求真意志”——对现代性写作的价值基点的思考

下篇 先锋诗历时性线索中的“范型”

第七章 “X小组”和“太阳纵队”:三位前驱诗人——郭世英、张鹤慈、张郎郎诗歌论

 一 郭世英:向生存向艺术掷出的“X”

 二 张鹤慈:“挣断了蛛网般的血管”

 三 张郎郎:“太阳纵队”的大顽童骑士

第八章 冰雪之路上巨大的独轮车——食指诗歌论

第九章 让诗与真互赠沉重的尊严——北岛诗歌论

第十章 大地哀歌和精神重力——海子诗歌论

第十一章 “让蒙面人说话”——西川诗歌论

第十二章 “反诗”与“返诗”——于坚诗歌论

第十三章 女性意识及个人的心灵词源——翟永明诗歌论

第十四章 精神肖像与潜对话——十位新生代诗人简论

结束语

编辑推荐
目录
普通信息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60580
出版时间 2007-04-01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陈超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开本 32开
影印版本 原版
页数 357
印刷时间 2007-04-01
包装 平装
出次 1
0.379
字数 332
出版商国别 CN
14
中图法分类号 I207.25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张 11.375
印次 1
正文语种
出地 北京
媒质 图书
147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210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是否套装 单册
我的足迹
您暂未有浏览记录~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