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之家(彩色插图本)/名家名译

¥17.10 ¥18.00
  • - +
       
  • 商品库存不足,请选择其他商品

相关推荐

新华推荐

  •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35102
  • 译者   沈念驹//徐振亚
  •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 页数   525
  •   0.542
  •   21
  • 正文语种   
  • 媒质   图书
  • 用纸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是否套装   单册
  • 开本   32开
  • 影印版本   原版
  • 印刷时间   2006-01-01
  • 包装   平装
  • 更多参数>>

编辑推荐

  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一位卓越的、才华横溢的艺术大师,被誉为“小说家中的小说家”。其长篇小说既有对生活的细致而精确的“写实”,又弥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永远像一封没有拆开的电报一样令人兴味盎然”,他的现实主义也因此被称为“诗意的现实主义”。

  屠格涅夫的小说是在我国影响最大的世界文学名著之一,20世纪初被译介到中国,深受读者欢迎。刘半农、郭沫若、巴金等文学大师都曾翻译过屠格涅夫的作品,他们的创作也深受其影响。

内容推荐

  《贵族之家》是屠格涅夫最伟大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现实主义的笔触生动地显示了贵族庄园的衰败和贵族知识分子历史作用的消亡,通过对拉夫列茨基与丽莎的爱情悲剧的描写,为俄罗斯贵族阶级的没落唱出一曲挽歌。

目录

贵族之家

阿霞

初恋

罗亭

春潮

试读章节

      一

  一个晴朗的春日已渐近黄昏,一团团绯红色的云朵高悬在明净的天空,看上去似乎丝毫没有向别处飘离的迹象,仿佛正在没入蓝天深际。

  省城O市近郊的一条街上,一幢漂亮邸宅敞开的窗前……(故事发生在一八四二年),坐着两位妇女:一位五十上下,另一位已年届古稀,是位老太太了。

  两位之中前者叫玛丽娅·德米特里耶芙娜·卡里金娜。她的丈夫做过省城检察官,当年曾是众所周知的能干角色——为人热情、果敢,性情急躁易怒,刚愎自用……去世将近十年了。他受过良好的教育,上过大学,但是他出身寒微,所以早就懂得开拓自己前程和积攒家财的必要。玛丽娅·德米特里耶芙娜嫁给他是出于爱情:他仪表不凡,聪明,在乐意的时候还相当温存可爱。玛丽娅·德米特里耶芙娜(出嫁前姓彼斯托娃)儿时就失去双亲,曾在莫斯科住过几年,就读于一所贵族女中,后来回到离O市五十俄里的世家领地波克斯罗夫斯科耶村,与兄长和姑妈住在一起。她哥哥不久便迁到彼得堡供职,对待姑妈和妹妹相当苛刻,直至猝然的死亡终止了他事业的前程。玛丽娅·德米特里耶芙娜继承了波克罗夫斯科耶,不过在那里居住时间不长;在和卡里金结婚的翌年(他只用了几天就征服了她的心),波克罗夫斯科耶被用以换成了另一处产业,那里收益要大得多,但不够漂亮,而且没有庄园;与此同时卡里金却在0市买进一份房产,便和妻子乔迁到城里定居下来。这座房子有一个大花园,一面直对城外的田野。“看样子,”卡里金最不喜欢乡间的僻静,便打定了主意,“已经没有必要再往乡下跑了。”玛丽娅.德米特里耶芙娜心里不止一次为失去美好的波克罗夫斯科耶而惋惜,那里有欢乐的溪流,宽广的草地和葱郁的树林;不过她没有一言半语反对丈夫的决定,她对他的智慧和阅历一直怀着景仰之情。结婚十五年后,当他撇下一子两女离世而去的时候,玛丽娅·德米特里耶芙娜对自己的屋子和城市生活已经非常习惯,简直不想离开O市了……

  年轻时人人都称赞玛丽娅·德米特里耶芙娜是个妩媚动人的金发女郎,如今上了五十岁的年纪,虽然微显福态,不如早年那样眉清目秀,却依旧风姿绰约,仪态可人。说她面慈心善,不如说多愁善感,即使到了成年,仍然未脱贵族女中学生的气质;她对自己任性娇惯,如果事情不合心意,容易生气动火,甚至伤心落泪。但是只要她事事如意,也没有人顶撞反对她,她又是非常和蔼可亲和热忱殷勤的。她家境相当好,主要不是她继承所得,而是因为丈夫的生财有道。两个女儿和她长年相伴;儿子则在彼得堡最好的一所公立学校读书。

  和玛丽娅·德米特里耶芙娜一起坐在窗下的老太太就是那位姑妈,她父亲的妹妹,玛丽娅曾经和她一起在波車罗夫斯科耶度过几年寂寞的村居岁月。她叫玛尔法·季莫菲耶芙娜·彼斯托娃。谁都知道她为人古怪,性格独立不羁,对什么人都当面实话实说,虽然手头非常拮据,那举止却让人觉得她家有万贯似的。她容忍不了已故的卡里金,所以一当侄女嫁给他,她就离开他们,回到自己的小村庄,在一个农民家烟熏火燎的茅屋里过了整整十年。玛丽娅·德米特里耶芙娜怕她几分。玛尔法·季莫菲耶芙娜年事虽高,一头秀发依然乌黑,目光敏锐如故;她小小的个子,尖尖的鼻子,走起路来步履轻捷,腰背笔挺,说话伶牙俐齿,毫不含糊,嗓音清脆而响亮。她总是戴一顶白包发帽,穿一件白短上衣。

  “你这是干吗?”她突然问玛丽娅.德米特里耶芙娜。“你叹什么气,我的妈呀?”

  “是这样,”玛丽娅·德米特里耶芙娜说道,“天上的云彩多好看哪!”  “你该不是可怜这些云彩吧?”

  玛丽娅·德米特里耶芙娜一句话也没有回答。

  “盖杰奥诺夫斯基怎么到现在还没有来?”玛尔法·季莫菲耶芙娜说,她利索地拨弄着一副毛线针(正在编织一块毛线围巾)。“他该和你一起叹气才是,要不又会胡说八道一通。”

  “您怎么老是对他那么苛求!谢尔盖·彼得罗维奇可是个受人敬重的人。”

  “受人敬重的!”老太太带着责备的口吻重复道。

  “他对我已故的丈夫是多么忠心耿耿!”玛丽娅·德米特里耶芙娜说,“至今只要想起他,他还是满怀深情的。”

  “够了!是你丈夫把他从烂泥浆里揪着耳朵拖出来的。”玛尔法·季莫菲耶芙娜抱怨说,手里的毛线针动得更快了。

  “样子看起来倒挺恭敬老实,”她又开始说,“头发全都花白了,可是一张嘴,不是胡编乱造,就是说别人坏话。还是个五等文官呢!其实呀,他不过是个牧师的儿子!”

  “谁没有行为失检的时候呢,姑妈?当然,他身上确有个毛病。论教育,当然谢尔盖·彼得罗维奇是没有受过,也不会说法语;不过他这个人啊,听不听随您的便,倒是挺讨人喜欢的。”

  “是啊,他老是亲你的手来着。连法语也不会说——这才是天大的不幸!我自己法语也说不太好。他最好哪一种外语也不说,只要不说谎话就行。你瞧不是,说到就到,”玛尔法·季莫菲耶芙娜朝街上望了望,又说道。“他正走着呢,你那个讨人喜欢的人。那么细细长长的样子,活像一只鹳!”

  玛丽娅·德米特里耶芙娜整了整头上的鬈发。玛尔法·季莫菲耶芙娜面带冷笑望着她。

  “你头上是什么,大概是一根白头发吧,我的妈呀?你得教训教训你那帕拉什卡,怎么也不看清楚。”

  “姑妈,您怎么老是……”玛丽娅·德米特里耶芙娜懊丧地嘟囔着,一面用手指敲着安乐椅的扶手。

  “谢尔盖·彼得罗维奇·盖杰奧诺夫斯基到!”一名面颊通红的小厮从门外连蹦带跳进来尖声尖气地通报说。

             P3-P5

序言

      译本序

  杰出的俄国作家伊·谢·屠格涅夫(1818—1883)在中国早已广为人知。他在15岁时考入莫斯科大学,继而转入彼得堡大学哲学系,后又赴柏林大学深造。如果把他在1833年12月莫斯科大学时完成的诗剧《斯杰诺》看作他初期文学创作的起始,那么直至逝世,他的文学活动亘绵了整整50年。屠格涅夫的造诣是多方面的,除了文学创作,他还是语言大师,对音乐也有很深的修养。但是他首先是一个文学家。就其文学创作而言,奠定他在文学史上一流作家地位并使他赢得世界声誉的,主要是小说创作,尤其是自19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先后创作的六部长篇小说,依次是《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处女地》。

  《罗亭》是屠格涅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着手创作于1855年夏,于1856年发表于《现代人》杂志的第一、第二期。其时正值克里米亚战争(1853一1856),结局是俄国遭到惨败。这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军事和经济上的落后,也迫使人们去思考祖国的命运和前途,寻求能够改造社会的力量并探索强国富民之路。

  围绕俄国的前途问题,早在40年代就在主张全盘欧化的西欧派和强调保存国粹的斯拉夫派之间有过一场大论战。而从40年代末到50年代,有关俄国前途的争论主要在贵族自由派和革命民主派之间进行。前者表面上也赞成废除农奴制,但希望由政府实行自上而下的改良,其实质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及其统治地位;后者则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沙皇统治,消灭农奴制。从“不可救药的西欧派”转入自由派的屠格涅夫试图对这些重大社会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对贵族知识分子前一时期的活动进行客观评价,并且探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他们如何发挥作用。这便是作家仅用50天时间创作《罗亭》的动因。

  罗亭身上集中了40年代俄国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优点和缺点,是这些人的一个典型。他受过良好教育,接受了当时哲学思想中最主要思潮的影响,有很高的美学修养;他信仰科学,关心重大社会问题,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并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决心;他热情洋溢,才思敏捷,口才出众,能感染人、吸引人。但是他徒有过人的天赋和才智,却不会正确将其运用、付诸斗争实践,成为“语言的巨人和行动的侏儒”。罗亭式人物的不幸在于脱离人民,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因而注定一事无成。屠格涅夫所塑造的罗亭这个人物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作家将自己同时代许多进步知识分子如巴枯宁、赫尔岑、格拉诺夫斯基等等的性格特征都融合到了他的身上。就是罗亭所参加的波科尔斯基小组,也是以30年代莫斯科的文学哲学团体斯坦凯维奇小组为原型的。所以高尔基曾说“罗亭既是巴枯宁、又是赫尔岑,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屠格涅夫本人”。由于取自现实内部的形象经过作家之手而成为典型,罗亭这个人物才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继奧涅金、毕巧林以后又一个光彩照人的多余人形象。

  《贵族之家》是其中的第二部,1856年开始写作,1858年10月完稿,翌年首先在《现代人》杂志第一期上发表。贵族青年拉夫列茨基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办事能力,迷恋上了莫斯科退伍少将之女、美貌女郎瓦尔瓦拉并轻率地与之结了婚。后来夫妇定居巴黎,妻子成为社交场上的“闻人”。发现妻子不贞后拉夫列茨基愤然离家,回国后邂逅远亲卡里金娜之女丽莎,逐渐产生爱慕之心。报端一则他妻子的死讯燃起了他追求幸福的希望之火。就在他与丽莎互托终身后不久,瓦尔瓦拉突然出现——那则死讯竟是讹传。对幸福的憧憬化为泡影,丽莎进了修道院;拉夫列茨基虽然在妻子的恳求下未与其离婚,却从此孤寂一人度过余生。8年后当他故地重登再访丽莎家邸宅时,已经物是人非,故人相继作古,丽莎依然隐身修道院;年轻一代已经成长,入主故宅。他在花园里昔日与丽莎互表衷情的长椅上静静地回忆了既往后悄然离去。  这虽是一部感人至深、充满悲凉气氛的爱情小说,但和《罗亭》一样是以俄国19世纪贵族知识分子的命运为主题的。屠格涅夫虽然长年侨居国外,却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命运,因而他的小说多以国内重大社会政治生活作背景。关于俄国的命运前途问题,在俄国贵族知识分子中早在40年代就发生过主张全盘欧化的西欧派和主张保存国粹的斯拉夫派之间的论争。至50年代相关论争转而在主张自上而下改良的自由派和主张以革命手段推翻沙皇、消灭农奴主的革命民主派之间进行。如果说作者在《罗亭》中主要批评了贵族知识分子的弱点,那么在《贵族之家》中则是哀悼了贵族知识分子的退出历史舞台,为贵族阶级的没落唱出了一曲挽歌。小说尾声中拉夫列茨基在卡里金娜家花园长椅上的那段内心独白颇能说明问题。

  屠格涅夫善于从周围人物身上汲取素材,小说中人物的形象大都有生活原型或取自一人,或取自多人。研究资料显示,拉夫列茨基这个形象,既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更多地有作者的朋友革命家、诗人、政论家奧加辽夫的影子,从外貌、性格乃至婚姻悲剧和后来的恋爱,都十分相似。此外有些次要人物则直接取自生活原型,如老仆人安东、法籍女家庭教师莫萝,连名字都未改变。限于篇幅,恕不一一介绍了。

  《阿霞》开始写作是在1857年夏,同年11月完稿,翌年在《现代人》杂志第一期首次发表。其时,作者正在欧洲旅行,在德国城市齐津格作矿泉治疗,这就是小说中的小城3,另一座小城JI即德国城市林茨。这一年4月7日涅克拉索夫写信给屠格涅夫,称赞了他的中篇小说《浮士德》、《雅科夫·帕森科夫》和《三次相遇》,同时呼吁他回到“自己的青年时代和爱情中去,回到那尽管狂热却又不失为美好的蒙咙的青春的激情中去,回到那似有若无的怅惘中去”,要他再写一些这样的作品。《阿霞》正是对涅克拉索夫呼吁的回应。

  在公开发表前,《阿霞》就在《现代人》编辑中激起了广泛兴趣,大家为之兴奋、喜悅。车尔尼雪夫斯基为此专门写了一篇评论,这就是著名的《幽会中的俄罗斯人》,文中称《阿霞》是近年来“几乎唯一优秀的作品”,并联系屠格涅夫的其他作品对“多余人”进行了深刻、精辟的分析。

  同样,1860年3月发表在当年第三期《读者文库》上的《初恋》也是一篇感人肺腑、充满诗情画意和淡淡哀愁的爱情小说。作者是以自己少年时代的经历为小说素材的。小说中父母的原型也基本上与作者的双亲吻合。这部明显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和《阿霞》一样,都是屠格涅夫中篇小说的代表作。《初恋》发表后引起世界文坛的关注,于1863年被译成法文,两年后又译成德文。

  《春潮》写于1871年与其他小说不同,作品并没有表现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从情节看似乎只是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虽然其篇幅与作者的长篇小说相差无几,但屠格涅夫却称其为中篇小说。1840年5月屠格涅夫在游历了意大利和瑞士回柏林途中来到德国城市法兰克福。在那里他偶然踏进一家糖果店想喝杯柠檬汁,适遇店主的女儿向他呼救,请他帮助抢救突然昏厥的弟弟。女郎的美貌和气质使他产生爱慕之心,只是由于匆匆离去,爱情种子未及萌芽便夭折了。这成了30年后创作《春潮》的基础。小说开始部分的情节与作者的经历几乎毫无二致。但不能说这是自传体小说,因为作者只是采用了自己经历中的一件事作为小说的引子。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春潮》发表后受到广泛欢迎,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俄国评论界的反应则褒贬不一,后来的文学史家和传记作者在论及屠格涅夫创作时对它较少提及或几乎不提。究其原因,大概就如本段开始所说的那样,小说不像作者其他许多小说那样总是反映重大社会政治问题。不过《春潮》在艺术上仍是成功之作。无论杰玛这个从外表到内心都美的少女形象,还是萨宁这个青年贵族的多余人的虚弱性格,甚至波洛索夫太太这个外表华美内心丑恶的坏女人形象,都刻画得极为成功。情节的安排,景物描写也引人入胜。本小说的俄文原名□,确切地翻译,应是“春天的河水”或“春汛”,由于以往已有“春潮”的译名播行于世,成为约定俗成的事实,本文译者遂袭而用之,而同一个俄文词组在小说开篇所引的古老抒情歌曲的第三句中则译作了“春水”。

  值得一提的是屠格涅夫描写景物的高超技艺,简直臻至出神入化的境界。景物描写不仅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也烘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高深的音乐修养使屠格涅夫对音乐的描写也都成为神来之笔,同样巧妙地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

书评(媒体评论)

  屠格涅夫的才华突出表现于保持现实和理想之间的惊人的匀称,每个细节都停留在现实主义的领域……而整个说来却飘浮于理想的领域。

         ——德·沃盖

编辑推荐
内容推荐
目录
试读章节
序言
书评(媒体评论)
普通信息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35102
出版时间 2006-01-01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 (俄)屠格涅夫
译者 沈念驹//徐振亚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页数 525
0.542
21
正文语种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是否套装 单册
开本 32开
影印版本 原版
印刷时间 2006-01-01
包装 平装
出次 1
字数 510
出版商国别 CN
中图法分类号 I512.44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地 北京
147
211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我的足迹
您暂未有浏览记录~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