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密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27.55 ¥29.00
  • - +
       
  • 商品库存不足,请选择其他商品

相关推荐

新华推荐

  •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53253
  •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 开本   32开
  • 影印版本   原版
  • 页数   407
  • 印刷时间   2005-09-01
  • 包装   平装
  • 出次   1
  •   0.425
  • 字数   330
  • 出版商国别   CN
  •   16
  • 中图法分类号   D691.5
  • 首版时间   2005-09-01
  • 印张   13.125
  • 更多参数>>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学术专著。作者以深邃的目光,详论了明代密疏制度化的历程,及明代密疏的运作程序、保密措施、内容分类、与君主专制政治的关系等,使人们对原本了解甚少的明代密疏有了清晰的认识。全书论述,皆以独自发掘之大量原始资料为根据,在学风浮躁的今天,实难能可贵。此书出版,将大大推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的深入发展。

内容推荐

  密疏,明代文献也称密奏、密疏言事、密封言事、密揭、实封、封事等,是臣民上呈给皇帝的一种特殊上行文书。与其它的上行官文书特别是题、奏本相比,它有传递与上呈方式特殊、直达御前开拆、皇帝亲批而不需内阁票拟、不假他人之手而高度保密,亦不经六科发抄等特点。朝臣用密疏言事不是明代独有的,而是古已有之,自有文献记载的汉代以后,密疏言事在历朝均有各自的发展特点。随着明代君主专制的加强,从明初始,不同时期对密疏的书写格式、密疏的传递方式与进呈渠道、密疏的处理程式、密疏言事者的资格、密疏的保密措施等方面都给予了不同程度地规定,从而使明代的密疏言事经历了一个初步制度化的过程。密疏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反过来,它又有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明代密疏言事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和明代的政治,特别是君主专制政治的发展相一致的。

目录

序 商传

绪论

第一章 明代以前密疏言事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密疏的名称及其变化

 第二节 明代以前各朝代密疏言事的发展

  一 汉代密疏言事的特点

  二 唐宋时期密疏言事的发展

  三 元代密疏言事发展的新特点

 第三节 密疏是什么

第二章 明代密疏言事制度化初步形成

 第一节 洪武、建文朝密疏言事改革的制度化趋势

 第二节 永乐至正统初年密疏言事制度化初步形成

 第三节 明代中后期密疏言事的广泛存在

第三章 明代密疏的运作程序

 第一节 密疏书写的一般格式

 第二节 密疏的传递与进呈

 第三节 密疏的处理程序及结果

第四章 密疏言事的资格

 第一节 职能资格

 第二节 特允资格

第五章 明代密疏的保密

 第一节 明代密疏的保密措施

 第二节 密疏不密

第六章 明代密疏的内容分类

 第一节 禀明性密疏

 第二节 检举性密疏

 第三节 建议性密疏

 第四节 答疑性密疏

 第五节 乞请性与谢恩性密疏

第七章 明代密疏的功能

 第一节 密疏是下情上达的特殊方式

 第二节 君主专制的强化手段

 第三节 影响决策的偶然性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近五十年来清代奏折制度研究综述

附录二 听入的若干密疏

后记

编辑推荐
内容推荐
目录
普通信息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53253
出版时间 2005-09-01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王剑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开本 32开
影印版本 原版
页数 407
印刷时间 2005-09-01
包装 平装
出次 1
0.425
字数 330
出版商国别 CN
16
中图法分类号 D691.5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张 13.125
印次 1
正文语种
出地 北京
媒质 图书
146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210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是否套装 单册
我的足迹
您暂未有浏览记录~
站长统计